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澳大利亚外交及贸易部东亚研究局于1992年出版了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加纳特等撰写的《中国粮食问题研究报告》,对中国粮食供求走势、粮食贸易和粮食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述,现摘如下:一、中国粮食消费变化趋势1.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均食用粮消费量出现减少趋势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均收入明显提高,食用粮的消费量随之大幅度增长,年人均粮食消费从1978年的224.67公斤(毛粮)增长到1986年的290.43公斤(毛

  • 标签: 粮食消费 粮食问题研究 粮食贸易 粮食战略 粮食供求 工业用粮
  • 简介:在中越经济都迅速发展,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的情况下,中越经贸关系却发展相对滞后。本文认为两国经济即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竞争性,而互补性是主要的,中越经济之间的竞争性不是造成中越经贸关系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优势产品在越市场开拓不利、中国在越投资有待提高等经济原因,以及中越关系中的“反国际经济政治化”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我国推动中越经济关系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经贸关系 政治关系 中国 越南
  • 简介:2013年12月,安倍内阁出台日本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作为日本防卫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指导性文件,该“安保战略”全面规划了今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文件提出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的理念和目标,详尽分析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和日本面临的新安保环境,确定日本国家安全保障课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应对新安保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安保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但存在再调整的可能性。

  • 标签: 日本 安倍内阁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安保战略
  • 简介:长期以来伊斯兰世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肆渲染,伊斯兰教几乎成了暴力恐怖活动的代名词,这种状况阻碍了人们对伊斯兰教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日本讲谈社2000年12月出版了伊斯兰教问题专家宫田律的一书,全面分析、介绍了伊斯兰政治运动的产生、发展及现状,认为它将成为21世纪全球影响最大的力量.

  • 标签: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教势力》 政治运动 原教旨主义 经济体制
  • 简介:2003年是全球经济步履蹒跚的一年,在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英国经济却表现相对良好,保证了较平稳的发展,同时英国经济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变数。展望将来,随着世界经济大气候的改善和英国经济的自身调整,2004年英国经济增长有加速的趋势,前景有望乐观。

  • 标签: 2003年 英国经济 劳动力市场 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
  • 简介: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在阿拉伯剧变浪潮中平稳过关,促使学术界重新关注君主制在阿拉伯世界长期存续的现象。阿拉伯世界现有8个君主制国家虽然国情差异较大,但源于传统的政治合法性、地租型经济、以家族和部落为核心的政治联盟、外部力量支持是这些国家保持政权稳定的主要原因。阿拉伯君主制虽然具有合法性和生命力,仍将长期存在,但也面临诸如经济、民生问题,族际、教派冲突等挑战。阿拉伯君主制国家须通过改革,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现实。

  • 标签: 阿拉伯国家君主制 政治稳定
  • 简介:随着伊斯兰世界与美欧冲突的加剧、恐怖威胁的日益增大、中东巴以矛盾的尖锐,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文明冲突"、伊斯兰教教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伊斯兰教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 标签: 伊斯兰 国际政治 中东政治 巴基斯坦 国际关系
  • 简介:美国前国务卿、著名政论家基辛格的新著《外交》(1994年版)一书,是对各国力量的巡礼,也是对实力政治的研究。作者认为未来是多极世界,美国的军力在其中作用有限。日本与欧洲将作为经济大国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也将在21世纪达到同等水平。现将该书有关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对外关系的部分摘编如下。

  • 标签: 美国对外关系 国际体系 世界新秩序 基辛格 世界秩序 大西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