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神话传说是柬埔寨古代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反映高棉族对宗教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梳理线索、还原历史发展的原貌。然而,目前学界对高棉起源与建国传说的了解相对有限,尚待深入研究。笔者将通过对《柬埔寨王家编年史》的研究,发掘有关高棉起源与建国传说的新史料,并对传说中所蕴含的历史线索进行深入解读。

  • 标签: 高棉起源 传说 甜瓜国王 《柬埔寨王家编年史》
  • 简介: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在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当遵循运用这一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联系,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原则.建立再现国际关系整体、揭示其演变规律的范畴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特有的逻辑行程,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应以主权国家为逻辑起点;以国家(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对外行为的动因、国家之间关系的特征、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演变为逻辑中介;以对国际关系的运动发展以及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性说明为逻辑终点。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还必须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

  • 标签: 国际关系 科学理论体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起点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占婆,系公元十七世纪末以前,位于中南半岛东岸(现越南中部及南部部分地区)的一个古国。它有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历史。我国史籍,公元八世纪以前称为“林邑”;八世纪后改称“环王”;九世纪初至1693年它全部为越南所吞并则称“占城”。据《水经注》所载,占婆“东滨沧海,西际徐狼,南接扶南,北连九德。”是处于当时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上。因此,占婆不但海上贸易很活跃,而且也是中国与阿

  • 标签: 占婆 《水经注》 林邑 象林 《后汉书》 越南中部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也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我国总体外交的需要,中国社会各团体、政党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于1981年9月28日在北京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交流协会”),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目的,对外积极而广泛地开展民间交流与对话活动。

  • 标签: 中国社会 交流平台 国际社会 世界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20世纪80年代初
  • 简介:2014年9月中旬以来,也门北部的什叶派塞(Houthi)武装组织大举进攻也门首都萨那,并占领主要政府机构。在联合国特使斡旋下,塞武装组织和也门政府于9月21日签署停火协议,并同意立即停火。但是,随后塞武装组织大举进攻并占领也门南部,颇有夺取全国政权之势。

  • 标签: 武装组织 什叶派 也门 政府机构 停火协议 联合国
  • 简介:12月2日,黎巴嫩总统拉德发布总统令,授权经济学家、议员萨利姆·斯组建新一届内阁。12月4日斯政府组成,7日获议会批准。萨利姆·斯,1929年12月20日生于贝鲁特一个制药商家庭。1952年毕业于贝鲁特美国大学,后到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学习,196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担任贝鲁特美国

  • 标签: 黎巴嫩 贝鲁特 美国大学 阿拉伯 经济学家 政府组成
  • 简介:(一)60年代中期,随着柬埔寨共产党的成立和西哈努克的中立路线左摆,柬埔寨国内相继出现了一批介绍马列主义的著作,一些著名的革命知识分子试图把马列主义,特别是把毛泽东思想与柬埔寨实际相结合,写出了颇有社会影响的论著。其中胡荣于1964年

  • 标签: 柬埔寨问题 合作社运动 革命知识分子 波尔布特 西哈努克 社会影响
  • 简介:通过对印度建国后邦级区划变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邦级区划的频繁变动中存在两次重组浪潮。第一次重组浪潮以语言问题为依托,印度政府按主要语言将全国邦级区划从29个邦调整为14个邦、6个中央直辖区。第二次重组浪潮发生在印度东北部,是印度政府应对边疆民族问题的举措,这一地区的邦级区划从1个邦、2个中央直辖区调整为6个邦。这两次重组浪潮是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印度民族矛盾焦点的体现和中央一地方博弈的结果,也是我们考察印度社会政治发展的特殊视角。

  • 标签: 印度 邦级区划 重组 浪潮
  • 简介:越南作家阮春庆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公元14世纪末期越南陈朝从衰败走向灭亡的历史悲剧;外戚季犛以权谋和暴政推动改革,并逐渐扫清了篡立的障碍;作品在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和有陈一代中越关系的描叙中,体现出了浓重的中国情结.以历史基本事实为基础,借助想像和虚构创造的历史小说,并非历史的简单再现.

  • 标签: 越南 长篇历史小说 《胡季犛》 阮春庆 中国情结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