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的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的殖

  • 标签: 军事占领 下寮 民族解放 九六 老挝爱国战线 黎笋
  • 简介:金泳三今年2月宣誓就任韩国新总统,标志着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长达33年的军人统治的结束和文人政府执政的开始。金泳三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消除腐败、恢复经济和完善纲纪法规是新政府未来5年执政的主要目标,并将消除腐败、实行'廉政'作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上任头半年,他就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刀阔斧的反贪污腐败运动,令韩国各界震惊,也为世界舆论所关注。现简介如下:

  • 标签: 金泳三 文人政府 全斗焕 贪污腐败 就职演说 法务部
  • 简介:进入9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核心,西起北非摩洛哥,东到高加索和中亚穆斯林聚居的'新月'地带,重新泛起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浪潮,其势头咄咄逼人,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西方专家预言,它将取代共产主义成为与资本主义相对峙的政治力量,为90年代西方最大的威胁。

  • 标签: 原教旨主义 《古兰经》 伊斯兰革命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 国际社会
  • 简介:自1987年底以来,越南军队报刊陆续发表社论、文章,透露在越军各级党组织和全军机关、部队各单位中,正在开展一场“大运动”。越军理论刊物《人民军队》杂志1987年第12期发表的题为《民主—公平—公开我军的巨大精神动力》的社论,1988年第1期发表的题为《胜利开展军队中的一场大运动》的社论及越共中央军委副书记、越南国防部长黎德英在全军第三次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比较集中地透露了有关这场“大运

  • 标签: 黎德英 军队报刊 越共中央 领导集团 侵略扩张 部队生活
  • 简介:梵社是'近代印度之父'罗摩·摩罕·罗易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为宣扬其宗教主张和政治主张而创建的.它是罗易所领导的一个强大改革运动的最显著的产物,而这项改革明显是针对传统印度教自身的弊端,同时为了应对英国政府所施加的巨大压力而展开的.梵社运动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改变了印度社会的某些传统,革除了部分弊端,改造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 标签: 罗摩·摩罕·罗易 梵社 萨蒂 民族主义
  • 简介:真纳与巴基斯坦独立运动杨翠柏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次大陆人民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巴基斯坦新民族国家的创立,奋斗了42年。在这漫长而又繁忙的42年政治生涯中,真纳作出了许多贡献。他是20世纪前半叶次大陆最伟大的法学家之一、一位伟大的立宪主义者、一位杰出...

  • 标签: 巴基斯坦 国大党 穆斯林民族 印度教徒 印度次大陆 政治恐怖主义
  • 简介:本文介绍菲律宾1987年制定的现行宪法及其特点,比较菲律宾各届政府的“修宪”努力与修宪与反修宪阵营的对垒.研究菲律宾各届政府的“修宪”意图、“修宪”目标,并从菲律宾民主体制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视角剖析修宪与反修宪博弈的实质,探析修改宪法与政局动荡之间的内在联系,世纪之交菲美关系的变化对菲律宾修宪与反修宪运动的影响。

  • 标签: 菲律宾 修宪与反修宪 原因探析
  • 简介:<正>在东欧、苏联民族矛盾加剧和要求独立的浪潮冲击下,西欧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也变得突出了,特别在英国,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出现了新的势头。今年以来,那里要求地方自治、甚至完全独立的呼声甚高,已成为当前英国朝野关注的一件大事和梅杰新政府面临的新的挑战。一苏格兰地处英国北部,面积77080平方公里,约占英国总面积的31%,分为9个管辖区,人口510多万(占英国总人口的8.9%),基本上都是苏格兰族,多数人是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教徒。早在公元9世纪中叶,苏格兰人就建立了自己的王国。1707年

  • 标签: 苏格兰问题 民族独立运动 苏格兰人 英国 民族矛盾 民族党
  • 简介:老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始于1978年5月,迄今已有八个年头。在合作化过程中,曾于1979年至1980年间出现过一次大反复,使当时全国2,6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中的半数以上散了伙;经过调整和整顿,1984年至1985年间又有了发展。现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3,378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2.65%。从量上看,已接近要求在1985年底达到的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60%——65%的指标;但从质上看,生产成效较明显的农业社为数不多,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有待于整顿组织,充实力量和发挥作用。本文仅根据老挝报刊上的材料,对老挝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作些介绍。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老挝党就号召解放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1971年,在老挝全国解放区曾建立起约9,200多个团结生产组,对推动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抗美救国战争 集体生产 大农具 农业生产
  • 简介:围绕北宋熙丰变法运动,史学界历来争论很大,各有各的道理.要对这场运动有个客观的评价,就有必要纵横北宋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从宏观和长时段的角度来探讨这场运动的缘起和达到的效果,这样才可以撇开细节的争论而对这场运动有个总体的认识.

  • 标签: 北宋 熙丰变法运动 外交政策 商品经济
  • 简介: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面.冷战结束后,世界矛盾的发展演变刺激着'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本文试以'热那亚事件'为背景,对'反全球化运动'的起因、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

  • 标签: “热那亚事件” “反全球化运动” 思考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

  • 标签: 民族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 抗日团体 中国近代历史 两党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本文聚焦于20世纪初期的爪哇排华运动,考察了华人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印尼民族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这次排华骚乱是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对华人资本主义扩张的一种自发反应,近代爪哇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人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华人资本与印尼民族资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商业竞争是导致这次排华骚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在谴责与抨击印尼民族资产阶级针对华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野蛮排华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次排华骚乱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反省华人资本主义扩张进程中的商业道德,并思考在多元社会里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文化应如何与其根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族群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印尼排华骚乱 华人资本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 简介:对于2003年以来伊拉克的反美活动,国内外学术界最流行的分析方法有两种:“文化分析”和利益分析。前者把美伊之间的冲突归因为文明或文化对立;后者则把美国的石油和地缘政治利益诉求作为冲突的根源。本文从萨达姆的政治遗产着眼去理解和透视伊拉克当前的反美活动,认为其本质是萨达姆政权与美国之间长期政治对抗的一种延续,虽然国际伊斯兰力量特别是基地组织的卷入使伊拉克反美抵抗运动的内涵更加复杂,但它仍然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或宗教性的。

  • 标签: 伊拉克 萨达姆政权 反美抵抗运动 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