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自2011年以来,中东局势的剧变特别是“伊斯兰国”的兴起,吸引了数万名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奔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参与战事.随着“伊斯兰国”日渐溃败,此波规模空前的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转移和回流,将对国际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仅从这些人员个体性的角度,难以全面评估此类安全威胁.应在“伊斯兰国”全球战略布局、本土恐怖组织结合当地议题的发展与重组以及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活动网络的联结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三个层面的表现中,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风险.一是两地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规模庞大,而且大多成为“伊斯兰国”及其部分分支的主力,并在世界各地多次发动恐怖袭击;二是组织性较强,“伊斯兰国”的效忠组织及分支将成为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回流及恐怖活动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三是他们的转移和回流,不仅推动“圣战”萨拉菲主义等暴力极端主义的渗透,而且将提升俄罗斯及中亚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水平.所以,如何增强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的反恐能力及合作水平,施行针对回流的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改造政策,对于维护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 人员转移 人员回流 安全威胁 俄罗斯安全 中亚安全
  • 简介:<正>一九六二年八月,印度政府宣布,印苏两国政府已经达成协议,苏联将尽快向印度提供先进的苏制米格—21型歼击,并将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特许印度仿制这种飞机。到一九六六年六月,印度国防部宣布已选定米格—21φЛ型歼击进行仿制,历时20年的仿制过程由此开始。一、特许仿制的背景应该说,印苏两国政府于六十年代初达成特许仿制米格—21型歼击的协议并不是偶然

  • 标签: 印度政府 歼击机 超音速战斗机 仿制 六十年代 系列机
  • 简介:过去十年间,无人机数量和战场使用快速增加。自2004年以来,美国利用无人攻击在巴基斯坦境内定点清除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人员,在取得一定打击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巴基斯坦的无人机攻击不仅存在法律方面的问题,而且对南亚反恐局势产生了负面作用。本文试从国际法,着重是战争法的角度分析在巴无人机攻击的非法性及其影响。

  • 标签: 无人机 国际法 美国 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