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夫妻个人债务并不限于以夫妻一方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现行法对此并未明确区分,相关规定散见于婚姻法体系中,因此需对认定标准进行概括并解释适用。对个人债务认定的规则,有两套标准可并行适用:法定标准是未用于共同生活、约定+知道、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及四种具体规定;实务标准是无举债合意且未享有该债务带来的利益,对担保、分居等个别情形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个人债务清偿的特殊性,夫妻对债务承担责任的性质应为多数人之债而非局限于连带之债;囿于婚姻家庭领域身份特征显著,亦不适用于合伙的规制路径。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使第三人与非举债配偶的利益中达到相对平衡。

  • 标签: 个人债务 共同生活 知道 举证责任 清偿
  • 简介:律师同志:前不久,我老伴突发脑溢血去世。我和子女在整理老伴的遗物时发现有一张10万元的存单,于是我们拿着身份证以及老伴的存单、死亡证明到银行支取存款,银行却以手续不全拒绝付款。请问,我们该如何支取这笔存款

  • 标签: 存款人 继承人 脑溢血 身份证 存单 银行
  • 简介: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年内对1998年年底以前乡村两级的各种债务、债权和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其结果虽然没有公布,但是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推算:中国的乡镇将近5万个,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余万元,共计2200亿元左右.如果将村级组织的债务一并考虑,债务总额肯定要翻一番.农村税费改革前,乡村可以通过节支、收欠、增收来偿还债务,税费改革期间,各地利用改革契机,还采取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方法消赤减债,如通过资产资源拍卖、压息换据、债务置换等方式偿还了一部分债务.但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些传统的偿债方式大多失效或者功能削弱,如何化解剩下的债务就成了乡村两级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难题.

  • 标签: 农村税费改革 乡村债务清偿 中国 农村财务管理 农民负担
  • 简介:金融领域的公开竞争,使以前不那么招人青睐的存款倍受欢迎。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力揽存款,将其视为生命,大家在不放松居民储蓄存款的同时,还越来越注重企业存款的工作。但是,近年来,就全国范围而言,在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存款却呈负速增长状态。如何看待这种状态,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亟待探讨的问题。

  • 标签: 企业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 理论工作者 公开竞争 金融领域 高速增长
  • 简介:一梁老太今年已79岁高龄,家住郑州市新华一厂家属院。梁老太的老伴去世早,她一直和独生子相依为命。儿子身体有病,一直没有婚娶。2012年6月,儿子因病去世,留下6个存折总计2万多元。

  • 标签: 唤醒 存款 郑州市 独生子 去世 儿子
  • 简介:银行存款的权利属性定位是理论问题,更是法律实践问题,应当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和群众心理确定。本文主张将银行存款定位为物权更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银行存款账户看做物权价值化的表现形式,将银行存款利息看做用益物权的表现形式,将银行存款优先权看做法定担保物权的表现形式。存款人的银行存款所有权具有明显观念化的特征,更多地表现为观念上对存款账户的所有。

  • 标签: 银行存款 物权 债权
  • 简介: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更有甚者,倘若银行的存款是“无主存款”,也就是存款人死亡后没了亲人,那么这笔存款又该属于谁?难道永远留在银行“休眠”不成?调查表明,对于此类“无主存款”,我国目前尚属法律空白……

  • 标签: 存款人 去世 银行 调查表 取款 行规
  • 简介:在整个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都呈现下滑态势,很多老百姓开始尝试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但随后发现,换成美元后放在银行里利息极低(活期利息只有0.05%,几乎等于没有),相较人民币存款而言等于白白损失了利息。那么,怎样让手里的美元也能“钱生钱”?我们该何处安放自己的美元?

  • 标签: 美元汇率 钱生钱 产品收益 美元计价 定期存款利率 预期收益率
  • 简介: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

  • 标签: 存款 去世 唤醒 银行 密码 取款
  • 简介:问:我丈夫在1年前的车祸中死亡,其随身携带的银行卡等也一起丢失,好在我平时比较细心,记下了丈夫银行卡的账号。现在儿子上高中,家中经济很紧张,我想把丈夫银行卡中的钱取出来。我去银行咨询了,银行方面答复说要公证之类的,我没太听明白。请问,我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才可以领取丈夫账户中的存款

  • 标签: 存款 账户 妻子 银行卡 丈夫 经济
  • 简介:因深陷赌博泥潭,身为信用社代办员却挪用村民存款肆意挥霍,使信用代办完全无任何信用可言。近日,山西省夏县公安局破获了这起特大诈骗案。9月4日,夏县裴介镇元村村民郑某报案称,自己在本村信用社代办员梁某所取高达10万余元的数张存单,没想到却被信用社告知为假存单,且其极有可能m具不止此数,有多名群众已经知道此事,事态极有可能扩大。

  • 标签: 信用社 代办员 存款 诈骗案 公安局 山西省
  • 简介: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监管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最终需要建立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实现存款人利益之保护。为此,需要设置一个隶属于央行的存保机构,将外资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国有商业银行纳入投保体系,设定5%-6‰的基准保险费率,采用事前为主的保险基金设置。

  • 标签: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改革 显性
  • 简介:编辑同志:我的父亲十年前去世后,母亲一直与我在一起生活,后母亲也于2017年1月去世。我跟弟弟在一起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发现母亲以我的名义存了一笔钱,存单是我的名字。

  • 标签: 母亲 赠与行为 名义 存款 子女 去世
  • 简介:编辑同志:母亲去世后,我们在整理衣物时发现子女们平时给她的钱她都存在了银行,合计一张五万元的存折。请问,我们现在该如何支取这些存款

  • 标签: 银行存款 去世 老人 母亲
  • 简介:为分析适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理不法集资行为带来的饱受争议且与合法的民间融资界限不明这一系列问题,进而提高公安、司法机关人员处理非法集资活动的能力,采用实证、归纳总结、历史文献等研究方法展开当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的各种问题,拟定用不披露向公众借款信息罪取而代之,详细具体地描述了不披露向公众借款信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这一举措不仅将非法集资行为与我国合法的民间借贷分开,而且有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案件,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借贷 不披露向公众借款信息
  • 简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不包括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本罪主观故意的认定应当根据客观行为的表现进行考量。根据刑法条文规定,本罪的成立必须扰乱金融秩序。构成本罪不以行为人向公众宣传、介绍为必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应累计计算。实施数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并不构成数罪。犯本罪的单位和本单位的人员不构成共犯。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犯罪主体 犯罪故意 客观方面 共同犯罪
  • 简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报道,2005年底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41050亿元,创改革以来历史新高.城乡居民存款持续增长已是常态,但呈现加速趋势值得重视.在90年代中国储蓄存款还是以每年1万亿元的速度增长,进入2002年后每年以2万亿元的速度递增,在三年时间内从86910.7亿元上升2005年的141050亿元.存款快速增加反映了中国利率政策单边效应的性质,尤其是反映了我国深层次金融结构的比例失调,需要加大金融结构调整力度,对高额储蓄存款予以分流.

  • 标签: 居民储蓄存款 利率政策 结构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结构 持续增长
  • 简介:股票发行对银行储蓄存款的冲击与金融对策李奉彬,杨荣贤目前,股票发行对银行储蓄存款冲击很大,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此,本文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目前股票发行对银行储蓄存款冲击的成因发行股票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筹资渠道,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计划改...

  • 标签: 股票发行 银行储蓄存款 金融体制 筹资渠道 借差行 资产负债管理
  • 简介: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无论是出于放贷等货币、资本经营的目的,还是出于自己生产、经营的目的,均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公众"是指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所涉及的相关刑民交叉问题,应当区分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存款 公众 刑民交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