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情境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教学与视域融合理论存在着较强的关联,从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理论维度出发,通过精心选取真实情境、精心设计真学问题、精心构筑真情课堂,是提高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 标签: 视域融合 情境教学 真实情境 真学问题 真情课堂
  • 简介: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间的区分向来为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之一,特别是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当场取得财物的情况下,如何对行为进行准确定性,直接关系到刑法适用的准确性。"两个当场"原则并非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决定因素,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犯罪时实施暴力的程度、对象、时间及行为人当场取得财物的原因等具体情形,切实贯彻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做到罚当其罪。当无法确定当场暴力程度能否达到使他人不能反抗的程度时,应根据"存疑有利被告"的原则,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 标签: 敲诈勒索罪 抢劫罪 两个当场 罚当其罪 存疑有利被告
  • 简介:法律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法律主题教学理念,尝试从知识情境的整合贯穿、深入挖掘的多维使用、规则至上的学科彰显及结构不良问题的开放策略四个方面对这个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主题教学 整合贯穿 多维使用 规则至上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从上世纪末90年代开始。“社区”伴随着基层社会生活的变迁、调整而出现,并在学者倡导与国家行动的建构中发展,形成为我国独特的“社区现象”(李友梅,2002:15)——不仅杂糅着各个主体的多种意图,也受行动者认知、反应以及实践情境的形塑(肖林,2011:185—208)。作为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层自治组织①的角色与作用、他们与国家和居民的关系、他们的行动逻辑与特点等等都是难以绕开的内容。因此,围绕基层自治组织的讨论在多维度展开。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困境越来越突出:居委会的自治角色如何实现?

  • 标签: “议行分设” 居委会 实践 认知 居民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