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规范实证主义者已经就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司法过程中的自由裁断问题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揭示,而现实主义法学者则就事实的不确定性与司法过程中的自由裁断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判断。但一方面二者的研究系分别且独立地从法律以及事实的不确定性角度进行;另一方面,他们关于司法过程中自由裁断的基本观点保留在或然性层面;再一方面,他们都没有关注到法官不仅仅面对法律或事实问题时需要自由裁断,对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逻辑关联的证成也是一种典型的自由裁断。可以说,司法的本质就在于在具有种种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通过自由裁断寻求最具有可接受性的确定性结论。

  • 标签: 司法 实践理性 自由裁断 不确定性 确定(性)
  • 简介:中世纪三大海法之一的康索拉海法,系地中海沿岸海事习惯的私人汇编,主题丰富、内容详实,包括裁判庭程序规定、海上善良习惯、私掠武装船只与军舰航行法令等三部分内容,全文三百三十四条,集程序法与实体法、公法与私法于一体,不仅对当时地中海国家的海事裁判具有实用价值,对后世海事立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康索拉度海法 海上善良习惯 托管船东 捕获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逐步完善,其中民商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需要全面了解民商法并合理运用的话,就需要深刻分析和把握其中的连带责任制度。但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进而限制着连带责任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应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是对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确定确定和处理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思路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为更好的发挥出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有效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民商法 连带责任 确定 处理思路
  • 简介:《民事诉讼法》第52条立足于当事人与诉讼标的的关系,将'诉讼标的之同一或同一种类'作为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的区分标准;而在司法实务中,法官却立足于'案件基本事实的查明'来判断多数人侵权纠纷审理的'分'与'合'。采纳何种理论分析工具,才足以化解立法标准与司法标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德国所采用的'合一确定判决的必要性'标准,与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务都无法形成有效对接,短期内无法成为我国共同诉讼类型的区分标准。而'诉讼标的'的内容范围,可以通过'案件事实'这一可浮动元素加以控制。因此从'案件事实'是'请求所涉及的整体性的生活历程'之含义界定出发,以'实体上责任关系是否具有整体性'来确定不同的多数人侵权纠纷类型下'同一案件事实'的外延范围,无疑是一种更为可行的共同诉讼类型的区分标准。而以此为前提,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必要共同诉讼一普通共同诉讼'两分法框架内再建构出一种新的共同诉讼类型——'准共同诉讼'非常必要。

  • 标签: 多数人侵权 共同诉讼 诉讼标的
  • 简介:2016年,四川省公证工作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执业为民、便民惠民"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公证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全面深化公证体制改革,狠抓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公证工作新的发展。我省公证机构208家,公证员860人,其他公证从业人员1442人,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102万余件,公证业务收费总额2.98亿余元,公证行业全年开展各项公益服务3.78万余件。

  • 标签: 公证工作 公证程序 公证法律服务 公益服务 统计数据分析 执行效力
  • 简介:构建和分析嫌疑人的社交网络结构有助于深入研究嫌疑人信息传播的规律,从而获取更多嫌疑人作案线索。现有的社交网络的相关设计多忽略数据属性,本文将数据属性引入相关中,并改进相关度数量值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手机实联系数据,通过数据属性与数据数量二维相结合来描述手机拥有人与手机中存在的联系人间的相关程度的模型,我们将其定义为二维相关模型。最后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嫌疑人社交网络。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的反映嫌疑人与联系人之间的相关程度,形象直观地呈现社交网络图,并能更有效的挖掘嫌疑人社交网络的隐含信息,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工作的展开。该研究为分析嫌疑人社交网络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相关度 数据挖掘 可视化 社交网络
  • 简介:当前,全国人大授权的50家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满两年并经全国人大批准试点期限延长一年.以福建省龙海法院为例,改革试点期间,不少案件在该法院法官尚且认定事实困难的背景下,陪审员要实现准确的事实认定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全程参与见证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工作中每一个步骤阶段,从中总结发现,无论是法官还是陪审员,对陪审员“事实审”的能力仍旧疑惑重重.那么一项成功的改革怎么样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成为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呢?要冲破改革的阵痛期,有效推动陪审员参与“事实审”,区分“法律审”,构建法官指引制度,将是一次有益且有必要的探索,这项制度的构建既符合当前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的需要,又有助于修复司法“民主”功能.因此,需要剖析法官指引制度的价值所在,厘清制度构建困境,以借鉴域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法官指引制度,从而推动陪审员有效履行“民主”功能,真正杜绝“陪而不审”“审而不议’’.

  • 标签: 陪审员 事实审 法官援引制度
  • 简介:各位专家、同志们:经过一天半紧张而高效的工作,我们顺利完成了2015年全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的结项验收,请允许我代表海南高院党组及董治良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的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总结讲话 课题 调研 法院 报告会 专家学者
  • 简介:在美国国内法学界的挫败与国民党当局外交关系危机的双向作用下,庞德满怀嫁接普通法于中国之雄心出任中国法律顾问。然将庞德改革作为孤立事件研究,无法准确把握庞德改革举措与其法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同构性,且对改革文本的解读或与庞德本意相悖。因为,庞德在美国法卓异、普通法技术中立、法律进化理论、共济会信仰等理念引导下,试图将其认为的法律发展之最后阶段——普通法——移植到中国,实现对中国法的重塑。为实现转舵普通法的目标,庞德对中国法律体系的诸多公开评价为策略性曲解。通过对其法学理论的梳理、改革举措的剖析,可知其改革并非在欧陆法系框架内的闪转腾挪,而是通过挹注法律重述、司法制度、法学教育等美国法之要素,使法律改革后的中国成为一个普通法色彩日臻浓厚而欧陆法余韵渐稀的法域。

  • 标签: 庞德 法律改革 普通法卓异 大陆法系 司法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