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明确规定了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然而,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却存在着船舶“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的争论,并由此导致了对同种事故的不同裁决。从文义解释、法律概念的生成及特征、立法技术等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明确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对统一船舶碰撞法律适用、维护司法法律权威有所裨益。

  • 标签: 船舶碰撞 直接碰撞 间接碰撞
  • 简介:关于唐律中的共犯当中是否包含教唆犯的问题,滋贺秀三与戴炎辉两位学者曾进行过一番论争,他们的观点均有值得商榷之处。事实上,古代共犯概念就应该以共同实行犯罪者为核心,然而并非所有犯罪的参与人都完整地实行了犯罪,而确实具有将这些人纳入法律规制的必要,因此为了构建这些行为的违法性,立法者将“谋”的概念纳入进来。立法者通过择出从刑事政策等角度需要扩张的罪名,为其逐个制定特别规定,以明文规定的方式限制“谋”的概念漫无边际地扩张。

  • 标签: 唐律 秦律 汉律 共犯
  • 简介:国际责任规则中国际组织概念的设定,应既能够涵盖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同时又能够符合国际责任规则的国际法性质。学术著作中关于国际组织的论述提供了界定国际组织概念可参考的因素,相关条约和《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中国际组织的涵义虽然明确但涵盖范围又过于狭窄。因此国际责任规则中的国际组织应界定为:国家间或国家与其他实体依条约或其他受国际法调整的文书而建立,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组织。

  • 标签: 国际组织 国际责任规则 国际人格
  • 简介:传统中国虽然有"法治"概念,却没有西方视法律为至尊,并以法律来约束权力的"法治"传统;不仅如此,传统中国社会一元性的权力结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还具有典型的"反法治"色彩。因此,只有以现代"公民社会"的多元性来打破帝制时代的一元性权力结构,并限制天人合一世界观在政治、法律领域的适用,使法律具有"自治性",才可能构建中国现代的法治理念。

  • 标签: 法治 一元性权力结构 天人合一
  • 简介:股权入股是指某一公司(前公司)的股东以其对该公司所享有的股权作为对另一公司(后公司)的出资并以该份出资作为后公司的注册资本而享有后公司股权的情形。股权入股问题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而产生的。同时,现行《公司法》对这一问题的空白规定也给了人们探讨和研究的余地。

  • 标签: 入股 股权人 公司股权 问题 注册资本 股东
  • 简介:近代中国刑法典中亲等、尊亲属、亲属范围等基本概念处于变化之中,故其在清末修律、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中,有着不同的界定标准。尤其是在各部近代刑法典中在颁布之前,针对刑法典中亲属相关条文争论不休。通过对刑法典中有关亲属概念的梳理,来反映亲属制度在中国刑法近代化中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并对近代刑法典中有关亲属条文的变迁进行简析。

  • 标签: 近代 刑法典 亲属
  • 简介:"土地征收"概念是宪政国出现才开始孕育的。近代中国学习西法,土地征收制度与概念被引入。然而,"土地征收"概念中国的产生与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清末先是使用"购地",学习日本法后,转而使用"收用土地",后直接改为"土地收用"。进入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还使用"土地收用",至南京政府时期改为"土地征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土地收用""土地征收"夹杂出现,并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又产生了"土地征用"一词。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与学理,比较"土地收用"、"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等概念,可知民国时期的"土地征收"概念经历了"古典时期"与"扩张时期"的演变与发展。这种变化也是民国政治制度与公法制度变迁的缩影。

  • 标签: 土地征收 土地收用 土地征用 民国
  • 简介:我国1993年和2005年的公司法均未对优先加以明确规定,但两法在内容上的根本差异使得2005年公司法在解释论上应作出肯定的结论。除了法律层次上未予明确,而留待国务院另行做出规定外,行政法规和规章层次的立法有大量的文件对优先予以肯定,尤其是新近的创业投资和征地拆迁中对优先的应用值得重视。在实践中,优先被应用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内部职工持股会、国有转优先以实现国有股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等领域,但在上市公司中的优先则较为少见。日本公司立法对优先规制较早,几次修订优先制度也日益合理化、灵活化,更能满足公司和投资者的需求,美国的优先实践也历经变迁,它们的立法经验和公司实践均值得我们参考和重视。

  • 标签: 优先股 公司法 实践 发行
  • 简介:在大陆法系民法典中耳熟能详的诚信条款一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关于诚信的一般条款只是掩盖了法官续造法律的真相,它只是在三权分立的前提下,维持立法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的表象.因此在未来的欧洲民法典中关于诚信的一般条款是不必要的,这反而对法官进行法律续造的裁判证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诚信 法律续造 民法典
  • 简介:员工持股计划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员工的转让与限制是关系员工持股的制度价值实现和持股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在员工转让及其转让限制方面的规定尚待重新梳理和完善。员工持股转让宜坚持附条件的允许员工持股转让,利用税收优惠抑制员工持有的短期效应,以长期持股为导向、以员工间接行使为原则设计员工持股制度。

  • 标签: 员工持股 转让 限制
  • 简介:首先对国际公约以及国内外立法中有关船舶碰撞概念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评述,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分歧与争议进行了归纳与比较,继而对船舶碰撞概念进行了解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船舶碰撞概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归纳与梳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在定义船舶碰撞概念时应扩大碰撞船舶的适用范围,理顺第165条与第170条之间逻辑关系的立法建议,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条文修改模式。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船舶碰撞 概念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型财产的产生,传统的财产概念把财产看成是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的总括性权利,既没有准确反映财产的内涵,也不能囊括现代社会的新型财产,新型财产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有必要树立一个既能反映财产的本质,又能适应新型财产不断出现的新财产概念。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的财产概念进行比较,找到财产的本质内涵,提出了新的财产概念

  • 标签: 财产 财产权 新财产
  • 简介:水权概念的厘清是水权制度建设与水权理论研究的前提,我国法学界对水权概念、水权客体以及水权性质等问题争议很大。水权兼具私权、公权双重属性,其客体为水体。取水权为用益物权,不同于水资源所有权与水所有权。目前,《物权法》所确定的取水权是水权最主要的形态。水权具有抽象化定义之前,枚举式的定义比较可取。

  • 标签: 水权 范畴 客体
  • 简介:犯罪结果概念辨析鲜铁可犯罪结果(亦称危害结果)是刑法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与犯罪行为、因果关系及犯罪未遂一系列问题密不可分。然而,犯罪结果的概念,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已经造成的...

  • 标签: 犯罪结果 抽象危险犯 危险结果 犯罪构成要件 非物质性 危险状态
  • 简介:文章分析了诚信和司法诚信的内涵,并就司法诚信与司法公信力、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司法职业道德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

  • 标签: 诚信 司法诚信 概念
  • 简介:我国无论是在学术还是立法上,"征收"、"征用"两个概念的使用都极为随意和混乱。这给学术研究与交流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而且也不符合法制内在整合性的要求。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用法进行认真的梳理、甄别,并予以规范。

  • 标签: 征收 征用 概念
  • 简介:出于对李成的信任,王大爷又分两次注资共93万元,几乎掏出了全部家底。不到5天,后续投入的资金也赔光了。微信偶遇热心'神',原以为可以一夜暴富,结果百万元血汗钱5天化为乌有,沈阳市民王大爷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近日,沈阳市公安局捣毁一个利用虚假期货交易平台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1.2亿元的巨额诈骗资金警示'王大爷'们: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 标签: 犯罪团伙 投资者 二元期权 沈阳市公安局
  • 简介:为了谋取暴利,自称“荐专家”的三名青年联手伪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及印章,以向股民提供股票投资咨询为名,编造虚假股票内幕信息,借机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公章、营业执照、全是假的;股票内幕消息、操盘手、全是子虚乌有。那么,这三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缘何能够轻松骗取了资深股民的信任?2010年2月下旬,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对这令人警醒的诈骗案件作出了判决,其中的内幕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 标签: 专家 骗局 演绎 团伙 营业执照 内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