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引进合适成年人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时间,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正式确立了合适成年人制度,之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也都先后颁布了相应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相关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这一制度确立后几年内,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合适成年人制度的适用都出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对这一话题进行初步讨论,探索我国合适成年人制度未来的走向问题。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制度 问题 对策
  • 简介:初识孙文静,你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个无论是名字、相貌,还是性格都十分文静的人,会是一个经常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检察官。五年前,来自四川乐山的她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九龙坡区检察院。带着“莎姐”这个标签,她已经工作了两年。

  • 标签: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阳光 大学毕业 九龙坡区 检察官 检察院
  • 简介: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制度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犯罪发生,保障其合法权益。这一制度在地区探索中存在诸多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合适成年人的角色,完善合适成年人库建设,明确参与的诉讼活动及程序,并利用社会帮教制度和合适的物质保障,确保该项制度的有效实施。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诉讼活动 社会帮教
  • 简介:在以核心家庭为主而形成的少子、老龄社会中,将老年人护理问题作为家庭内的问题来考虑,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监护正从家庭结构中解放出来。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从亲属关系转向他人关系,关于财产管理,有可能承担善管注意义务,并收取适当的报酬。社会需要建构包括任意监护和法定监护在内的、作为支援制度的广义上的成年监护制度。

  • 标签: 成人监护 财产管理 人身监护 社会福祉
  • 简介:刑事诉讼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指具备选任资格的人在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环节参与诉讼,并给予帮教,使犯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其理论基础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国家亲权理论、再社会化理论等。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角度,对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进行立法规制。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刑事诉讼 立法规制
  • 简介:"儿童利益最大化"已经被西方国家确认为处理未成年人事务的首要原则,然而因这一原则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引发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国家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涉及国家、家庭和未成年人的关系问题,家庭自治和国家干预始终是两个必须面对的议题,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涉到诸多因素。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不可避免地与父母利益、家庭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密切相连,而往往被忽视的是未成年人利益的独立性、未成年人自主的价值,这关涉到以权利作为保护手段的独特价值,不仅源于权利这一路径相对于义务路径的优越性,还在于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权利为分类对象也有助于理清不同情形下国家干预的范围及其方式。

  • 标签: 未成年人 利益 自由 权利 义务
  • 简介:意大利是深受罗马法家父权传统影响的国家,未成年子女一直处于弱势的法律地位。经过理论界若干年的讨论与酝酿,1975年意大利修订了民法典中关于家庭法的部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实现了有限平等化。承认父母子女的利益是各自独立的,而且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诸多的司法判决都认可子女的意愿优先。监护权的行使,受到公权力的监督,无论是剥夺父母的监护权,还是临时性的收养,在监护障碍消除之后,往往还是鼓励孩子回归其原来的家庭。在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上,司法积极介入家事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点对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中国家庭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未成年子女 意大利法 监护权 父权
  • 简介:法律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未成年人保障水平的提高更加离不开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完善。2015年8月30日,由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上海市社工协会青少年社会工作委员会等主办,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标签: 未成年人保护 法律体系 立法现状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青少年社会工作
  • 简介:大连市西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自成立以来,立足岗位职责,借助区情优势,探求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合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统一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一是彰显职能特色,参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管理。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方式方法。

  • 标签: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预防 犯罪预防体系 刑事检察 岗位职责 社会管理
  • 简介:2014年1月,某县某山村发生一起杀人移尸案。案发后24小时内即告破,犯罪嫌疑人赵地虎(男,14岁)被抓获,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其作案手段之残忍,过程之复杂,未成年人作案成人化的特征,及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中现场勘查与分析、现场重建、成功与不足之处等等,都给我们以很好的警示意义。

  • 标签: 未成年人 案件分析 杀人 作案手段 犯罪嫌疑人 现场勘查
  • 简介:调研表明,社会调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范围不广泛、社会调查主体多元而分散、专业性不强、社会调查的内容不尽一致、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多样等问题。建议通过倡导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拓展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范围;借助专业培训提升社会调查主体的专业能力;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框架,推进我国未成年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

  • 标签: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 主体 内容
  • 简介:构建良好的未成年人非监禁化司法制度体系,对于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价值取向与国际的通行做法是一致的,就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然而与法治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化司法制度。据了解,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本质原因大多为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而司法程序并不具有彻底解决此二类问题的功能。

  • 标签: 非监禁化 社会工作服务 暂缓判决 犯罪刑罚 不起诉决定 刑罚制度
  • 简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置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也使未成年人相关程序立法的相对独立性得以实现。然而作为现代少年刑事司法重要原则的分案处理制度,新刑诉法却所涉不多,如何分案缺乏一定操作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分案处理制度在各地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做法,也尚有不少实际问题未能解决。因此,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分案起诉制度进行全面探讨。

  • 标签: 未成年人 共同犯罪 程序分离 分案起诉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增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保证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落到实处,更加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人权益 检察机关 司法保护 印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2015年5月29日下午2点30分,平常这个时间,梧州市龙圩区第一实验小学是刚打上课铃。此时,该校的大礼堂早已被学生们挤坐得满满当当。同学们都竖起耳朵认真地聆听台上的讲课,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眼睛还时不时地瞄一下站在他们当中的检察官姐姐们手中的奖品……

  • 标签: 梧州市 人民检察院 检察工作 未成年人 纪实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