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父亲开电动三轮车载客与他人争抢乘客,儿子到场后不由分说殴打他人获刑。近日,经河北省磁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葛某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今年2月,在磁县中盛广场门口,葛某父亲开着电动三轮车,与樊某的出租车在争抢乘客时发生争吵并相互推搡。后葛某父亲给葛某打电话说自己在中盛商场门口被打,嘴唇被打流血。葛某听到后,拿着一根橡胶棒来到现场,不问青红皂白,用橡胶棒朝樊某头部、肩部连续击打十几下。经鉴定,樊某的伤情属轻伤二级。后葛某到派出所投案自首。案发后,被告人葛某与樊某达成民事调解,取得樊某谅解,且有自首情节,磁县法院遂依法做出上述判决。

  • 标签: 父亲 乘客 儿子 故意伤害罪 提起公诉 有期徒刑
  • 简介:日前,安徽太和县一家酒店被评上四星级,县政府以1500万元进行奖励。7月27日,太和县商务局有关人员表示,奖励是按县政府文件执行的,这样做为了吸引投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此次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政府进行奖励只是兑现承诺,(7月29日《京华时报》)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县,却对一家四星级酒店进行重奖,

  • 标签: 四星级酒店 重奖 地方经济发展 政绩 《京华时报》 政府文件
  • 简介: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保留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然而,该规则自确立以来并没有迎来理论与实务的一致认可,学界和实务界纷纷提出了质疑。比较法上,各国的规则和适用尚存差异,但对民事诉讼中适用排除规则还是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法院适用证据排除的比例较低,而真正基于取证合法性问题对证据进行排除的案件更少。在部分适用排除的案件中,法院还考虑到证据采纳的其他要求,包括关联性、真实性问题,综合考察才对证据实施排除。在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下,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存在规范不完善、程序缺位、方法不可行等问题,对遏制违法证据收集的功能难以实现。为了纠正违法证据收集这一问题,应从降低违法取证的动机入手,因而保障合法证据收集的权利应当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 标签: 民事诉讼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违法收集证据
  • 简介:酸性磷酸酶是水解酶类的一种,常见于许多动植物组织中。酸性磷酸酶的培养基是一些复杂的正磷酶酯类(其中包括酚酞磷酸类),酸性磷酸酶由于这些酯类而使磷酸盐基分解。酸性磷酸酶的适宜pH在4.5—6.0范围内,适宜温度为37℃。现在已知的酸性

  • 标签: 酸性磷酸酶 适宜温度 水解酶类 酒石酸盐 动植物组织 淀粉凝胶电泳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女性成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高管的决策行为与治理特征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以高管性别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及机理为考察重点,基于沪深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年度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高管性别对企业创新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男性高管相比较,当CEO或CFO为女性时,企业R&D投资强度更低;同时,随着女性董事比例增加,企业R&D投资强度也明显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高管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受到其受教育程度、企业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等因素的调节影响。分析结论从高管性别视角拓展了对企业创新活动决定因素的理论认知,也对女性高管决策领域的相关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 标签: 女性高管 创新决策 R&D投资 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