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美国已从本身违法原则发展到合理原则,欧盟则采用禁止加豁免的模式。我国应以借鉴欧盟模式为宜,尽快颁布《纵向垄断协议指南》,从而弥补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纵向垄断协议规定的不足。

  • 标签: 本身违法原则 合理原则 禁止加豁免 完善
  • 简介:纵向课题可以定性为行政合同,也可以定性为行政给付。对于纵向课题来说,不论是从纵向课题的性质、公正对待研究人员的劳动还是当前政策所产生的效果来看,政府都应该改变政策思路,将纵向课题定性为行政合同,为研究人员支付劳动报酬。研究人员的劳动报酬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最好的方法是在课题经费中直接体现。

  • 标签: 纵向课题 行政合同 研究人员劳务报酬
  • 简介:纵向兼并的反垄断控制一般都是十分谨慎的,必须考虑某项具体兼并所可能带来的正负两面的效应。纵向兼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是不容易判断的,它需要执法官员和法官具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学基础。在纵向兼并案件的审理中,需要考量以下几方面:产品市场、地理市场、对竞争的可能影响。

  • 标签: 纵向兼并 反托拉斯 鞋业 布朗 美国 反垄断控制
  • 简介:纵向垄断协议当事人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的原告资格之所以成为问题,根本缘由在于其内部包含着当事人过错与维护公共利益这一对'私'价值与'公'价值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现有诉权否定论、有限诉权论和德国法层面的完全诉权并没有真正化解这对矛盾,它们各自不同程度上使用'非黑即白'的选择模式反倒使这对矛盾更具对抗性。以功能为标准,在对审理反垄断损害赔偿之诉的程序进行阶段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构建,成为化解矛盾,解决纵向垄断协议当事人原告资格问题的新尝试。

  • 标签: 当事人过错 公共利益 纵向垄断协议当事人 原告资格
  • 简介:斯比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惯例集》的传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广为流行。《斯比海法》原名为《哥得兰海法》,首先成文于1505年,由位于哥本哈根的GodfreyofGemen出版社出版。本译文选自《海事黑皮书》第四卷所收录的TheLawsofWisbuy,《斯比海法》的英文译本首先收录在1705年的AGeneralTreatiseoftheDominionoftheSeaandthecompleteofSeaLaws(《海权与海法大全通论》)。《哥得兰海法》,原文共66条,译成英文后共70条。据北欧学者研究,《斯比海法》并不全部源自哥得兰,而是分别源自波罗的海地区(前14条,第7条除外)、佛兰芒或者加斯科涅(第15条至第39条)、荷兰(第40条至第66条)。xxvii-xxviii就内容而言,《斯比海法》涵盖船长、船员、船东之间的权利义务、海难救助、船舶租用、船舶抵押、船舶碰撞、共同海损、船舶优先权等。《斯比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海法》的内容,对于调整15世纪北欧的海上贸易起到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被美国海事判决所援引。

  • 标签: 维斯比 海法 海难救助 引航员 英文译本 海上贸易
  • 简介:<正>目次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意义二、对纵向地域及客户限制协议之经济效益分析三、试论对一项纵向地域及客户限制协议之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四、试论中国法对纵向地域及客户限制协议的规制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意义(一)纵向地域及客户限制协议之定义作为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纵向地域及客户限制协议一般是指供货商在供货协议中,对销售商转售该商品时的地域或对象之范围进行限制的协议行为。这主要表现为生产商对销售商的限制,

  • 标签: 客户限制 限制竞争行为 特许经营 市场支配地位 竞争法 联邦最高法院
  • 简介: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保障农民依法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制度设计。中国的宪政建设不能忽视农村基层民主宪政,没有农村基层民主宪政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民主宪政化,村民自治自身具有丰富的宪政内涵和宪政价值。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应当突破传统思维视角和研究进路,从宪政的角度对村民自治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揭示村民自治的宪政价值。

  • 标签: 村民自治 宪政 思考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基层政治新秩序在我国农村诞生,从此村民自治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热点。20余年过去了,关于村民自治的学术探讨愈来愈细化、理论化。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村民自治之正当性、制度保障及其动力源泉等主题一直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著述并不多见。①村民自治已载人宪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上述主题研讨的忽视与其在我国政制架构中的地位颇不相称。

  • 标签: 村民自治 20世纪80年代 宪政 政治制度 学术界 动力源泉
  • 简介:以文化的功能论视角来分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会发现非宗教与非国家意识、司法伦理的人性情理因素以及静的法律秩序等本土文化根源促进了刑事和解在个人利益(减少刑事处罚和增加赔偿数额)与社会影响(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其他公民权利)这一矛盾中寻求平衡,该制度成功之关键在于中国人的情理伦理及本身所具有的个人与社会的两面性。为此,实践中,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应通过受害方、加害人利益伦理的诉求和真实意思的表达、司法机关的职权因素与主导意识以及国家或者社会的伦理需求与价值评判三个阶段来实现。

  • 标签: 刑事和解 价值基础 文化理念
  • 简介: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国际法的基本矛盾,即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统一.在这对矛盾发展过程中,国际法的三结构依次呈现:国际秩序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国际人权的生发;国际人权潜伏的危机激发国际法向自由个性阶段演进.文章最后论证了国际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契合的可能.

  • 标签: 国际法 基本矛盾 国际秩序 国际人权 自由个性
  • 简介:我国社会进入高速转型期后,纵向府际关系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态势。从现状分析和改革研究的角度来看,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纵向府际关系调整和发展的趋势。规范化要求树立法律在纵向府际关系调整中的权威,以主要依靠法律调整的模式取代主要依靠政策调整的模式;民主化要求肯定地方的正当利益,建立地方诉求表达机制和地方政府间平等公开的竞争机制;科学化要求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完善地方政府层级设置和行政区划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确保纵向府际关系在法治轨道内健康运行。

  • 标签: 纵向府际关系 法治化 调查报告
  • 简介:目次一、共识匮乏与争议案件二、'寻求共识'与'诉诸强制'的二元命题——以冲突的社会控制为分析线索(一)爱斯基摩人的例子(二)伊富高人的例子(三)基奥瓦人的例子(四)切依因纳人的例子(五)阿散蒂人的例子(六)小结三、何种共识?何者之共识?——裁判可接受性命题在当代中国之展开(一)裁判可接受性命题的公众之(二)裁判可接受性命题的当事人之四、共识何以可能:方向及路径五、余论

  • 标签: 冲突 社会控制 公共决策 权力 交往视角
  • 简介:2010年10月,法国巴黎刑事法庭对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SA,以下简称"法兴银行")交易员"热罗姆·科尔(JérmeKerviel,1977-)作出了有罪宣判,认定他"滥用信任"、"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和"侵入信息数据系统"三项罪名成立,判处5年监禁、缓刑2年,并赔偿法兴银行49亿欧元的损失,终生不得再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2008年,法兴银行爆出丑闻,

  • 标签: 法国兴业银行 简评 2010年 2008年 刑事法庭 法国巴黎
  • 简介:'德文、数学和历史的高中毕业成绩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法学研究的天分'。尔纳·豪恩在其三次担任哥廷根大学法学院院长期间在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如是说道。毫无疑问,他自己便具有这一天分,并对历史尤为感兴趣,这促使他最终选择了从事法学研究。

  • 标签: 维尔纳 法学院 哥廷根大学 经济学 研究领域
  • 简介:在《法学家茶座》第二辑的第83页有这样一句话:“……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的托克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他对法律家(lawer)这个阶层对社会的功能做过很好的分析。”这其中有一处小错误:托克尔并不是美国人,

  • 标签: 托克维尔 美国人 政治思想家 法国 政治理论 民主制度
  • 简介:目次一、案件基本情况(一)事实概要(二)判决要旨二、本案评释(一)对纵向垄断协议诉讼资格的讨论(二)转售价格维持的法律性质及证明责任分配三、结语2012年5月宣判的"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诉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案"〔1〕是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以来,法院审理的首例纵向垄断协议民

  • 标签: 纵向垄断 诉权 证明责任
  • 简介:法治是民主政体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法律化了的民主政治。而现代民主政治就是政党政治。因此,一个国家法治理想的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政党体制,或者说其法治建设就是这个国家形成与法治社会相一致的合格的、合理的政党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使政党的活动民主化和法治化,它不仅要求执政党领导人民建构一套科学的法律体系,而且要求使政党的活动纳入法律的轨道。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国家的建设就是政党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建设。所以,我们应从政党的角度来思考法治国家建设问题,并把"以法治党"作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 标签: 法治国家 以法治党
  • 简介:采用将头部不同断面进行三重建及可视化构成其三图像的方法,进行个体识别同一性认定的方法,可以提高法医临床学中个体识别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识别个体.但是在效果上,由于三重建技术还不够成熟,重建结果有时不理想.相信重建技术较大提高后,用这种方法一定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进行个体识别.

  • 标签: 三维重建 可视化技术 个体识别
  • 简介:去年暑期,我应邀在德国汉堡大学访问。8月初,我从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例行发给的半月快讯上,最先获悉赵田先生逝世的消息;回国后得知先生病故的详情。我实在不能相信先生已远行。我与先生认识不过6载有余,也许是学术兴致相近,居然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如今,先生已逝,情谊永存,令人难以忘怀。

  • 标签: 先生 WTO事务咨询中心 汉堡 病故
  • 简介:3D人脸图像数据库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动画绘图设计、医学等很多领域。在法庭科学领域,采集三人脸图像并建立数据库,可进行人像特征分类、统计人像特征的分布以及训练人像模型,这些分析是人像比对和识别的基础。与传统的二数据库相比,三(3D)人脸图像库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例如,三人脸图像的空间结构和形状包含多视角轮廓。3D人脸图像采集方法包含多视角几何信息的方法、结构光的方法和3D扫描仪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不同的采集设备和环境。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几个有代表性的3D人脸图像数据库,例如MPI实验室的MPI和BJUT的BJUT-3D,但这些库在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尚有不足。本文首先回顾了MPI、BJUT-3D数据库和它们的采集环境,然后对建立中国人的高精度3D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探索研究。用彩色手持三扫描仪(ArtecSpider)采集了1100个3D人脸图像,这些图像包含彩色纹理和深度信息(几何形状和点云),每个人脸图像的几何形状的采样点数目超过2000万,三角面片数目超过4000万。与BJUT-3D人脸数据库在人脸形状、分辨率和纹理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采集的人脸图像有更高的精度,在嘴巴、鼻子、眼睛等方面比其他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显示了更多的细节。建立的数据库将会支持在3D人像识别和算法评估方面的进一步工作。

  • 标签: 三维人脸图像库 人脸数据采集 人脸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