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本源意义上看,乡村司法应为乡村人民法庭之司法。历经多年发展,乡村人民法庭目益现代化、规范化,法官办案方式亦由"马锡五审判方式"逐渐转向形式化的司法方式,但结果却近乎一种"两不是"的草率判决。这表明,我国乡村司法已陷入"内卷化"困境。囿于各自研究进路的限制,乡村司法既有的"法治论"和"治理论"均无法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这从根本上看,又是由法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的对立造成的,二者实际体现出的是价值与事实的紧张与对立。因此,欲走出困局,在乡村司法的研究中须将社会学视角与法学视角统一起来,加强两种进路的对话与合作。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理论予以建构,进而对乡村司法制度予以最低限度的改造。

  • 标签: 乡村司法 法治论 治理论 法治化治理
  • 简介:德国民法界在解释代理行为的本质时,一般采代表说,认为代理人发出意思表示,被代理人直接承受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本文的作者对此通说提出了批判,认为代理并非代理人之效力及于他人的行为,而是被代理人的自我行为,是被代理人借助于代理人的表示辅助行为从事的间接的自我行为。代理人仅仅是被代理人的表示媒介人。此外,作者进一步指出,《德国民法典》第166条第2款与第166条第1款之间,并非规则与例外关系。第166条包含了三条分属于不同调整范围的规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应重新调整。

  • 标签: 被代理人 意思表示 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 代理理论 代理制度
  • 简介:我国电信法中的互联互通诉权现存的突出问题是行政诉讼问题与合同问题。本文分析了电信法中互联互通的本质、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国际漫游合同的性质、间接代理以及事实契约等观点和理论,在充分阐述国内运营商与行政主管部门、用户与行政主管部门、用户与本网运营商以及用户与国外运营商之间的具体法律关系后,得出结论;运营商因电信法的互联互通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需分情况界定;用户在国际漫游通话质量出现瑕疵时,可以援引间接代理理,向国外运营商以及本网运营商行使"选择权",也可以在本网运营商怠为主张债务时,以代位权向国外运营商主张权利。

  • 标签: 电信法 互联互通 间接代理 代位权
  • 简介: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是信托公司的理论依据,由于信托公司是具有财产管理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公司,该理论对其治理既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很大挑战.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构造制度化、多方位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模式,即“信托监管推动下,股东主导、信托当事人和职工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 标签: 信托公司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模式 信托监管
  • 简介:建立在状态依存所有权基础上的相机治理理对经济学界早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其应用于公司法领域也有重要的价值。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制约机制和公众监控的缺乏使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实施相机治理的可行性。在相机治理机制下,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人可介入公司实行治理。其介入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制债转股、濒临破产时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债权人的义务以及债权人对公司重大业务的异议权。

  • 标签: 相机治理理论 股东 债权人 有限责任公司 介入权 债转股
  • 简介:<正>最近,我国刑法学界关于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改良还是实现重构的纷争,由于两位重量级刑法学家的表态,似乎要尘埃落定了:首先,陈兴良教授在2007年5月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刑事违法性’高级论坛"上提交了题为"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的论文,该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当中违法性的缺位问题加以检讨,最后结论性地指出:"本文的最后结论是直接采用大陆法系递进式的犯罪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展开刑法学中的违法性理

  • 标签: 犯罪构成理论 司法三段论 刑法学家 违法性 陈兴良教授 刑法学者
  • 简介:国家治理的现代性建构,其核心就是“良法善治”。选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的前提中的前提,要件中的要件。然而,“辽宁贿选案反”映出,贿选不仅冲击了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妨碍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而且在客观上也消解了国家治理的公信力,最终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造成根本性的破坏。为了有效规制贿选,应当推进制度建构,其中包括:选举过程中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法家的重刑主义惩治贿选,发展和完善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选举制度。

  • 标签: 法治 贿选 正当性 公信力 治理
  • 简介:民工王斌余杀人案经过二审,宁夏高院做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裁定。经过一个多月媒体沸沸扬扬的讨论,王斌余杀人案最终还是按照法律的逻辑走到了头。王斌余杀人案本来是一起普通的杀人案件,类似的杀人案件每天都会发生。为什么偏偏王斌余杀人案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仅仅在于王斌余民工的身份,更在于媒体的报道,对于王斌余杀人案引发的种种议论更是建立在这一报道基础之上的。问题在于:关于王斌余杀人案报道的事实与法院经庭审认定的事实存在差距,正是这一差距足以使判断发生逆转。

  • 标签: 中国 刑事诉讼 证据 王斌余
  • 简介: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学界把这种管理念概括为“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细节决定过程甚至决定结果”之类的箴言。我感到,政治法律的制度建设也莫不如此。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 法制建设 政治制度 律师制度 法律助理
  • 简介:传统民间借贷,出借方和借贷方之间往往具有特殊的人身关系,借钱给别人,需要注意哪些呢?

  • 标签: 资金 民间借贷 人身关系
  • 简介: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已给检察执法办案和执法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笔者拟通过总结参与系统推广应用的工作实践,探讨系统给检察执法管理念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系统科学的熵增原理作为理论支撑,立足于本地实际,阐述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推广应用对检察执法管理念更新的意义,提出“开放性管理”“流程化管理”“数理型管理”等检察执法管理念,倡导建立检察统计学,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检察管理学问。

  • 标签: 熵增原理 执法理念 独立价值 司法(检察)统计学
  • 简介:<正>第402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 标签: 我国合同法 货运代理人 民法典 委托人 英美法系 被代理人
  • 简介:<正>杨海坤教授是辛勤的学者,其虽已年过花甲,但强烈学术的使命感使其从未停止过对学术的追求。2008年岁末,其又与章志远教授合作推出了新著《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该著作语言平实,观点深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法治论的基本思想。全书共46万字,十章,体例科学,论证严密。绪论部分重申并升华了其主张的在实现

  • 标签: 法治论 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 行政法理论 章志远 法律控制
  • 简介:手印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身同一认定的问题.人身同一认定是通过现场手印与样本手印的一定数量细节特征认定同一来实现的.细节特征寻找的方法有很多,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方法是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就是在手印中找到一个明显的、特殊的、可靠的特征作为定位点,然后再以此定位点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寻找细节特征,找到一定数量的细节特征后,做出认定或否定的鉴定意见.由此可以看出,确定定位点在手印检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那么,究竟有哪些特征可以作为定位点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出如下讨论.

  • 标签: 指印 细节特征 定位点 寻找 鉴定
  • 简介:一、诉讼合理理念的涵义诉讼合理理念,即诉讼的合理性,亦称诉讼的妥当性,是司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理解诉讼合理理念并注意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司法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 标签: 诉讼 检察官 公诉 司法工作人员 司法理念 司法实践
  • 简介:残缺现场指印的鉴定有多少个相同点才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是多数鉴定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每枚指印在现场遗留情况不同,而使问题变得复杂。科学鉴定是,根据现场指印的不同部位分析现场指印与样本指印在相同的细节特征点中有无高质量特征点反映,然后再考虑特征点的数量,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残缺指印 细节特征特点 指印检验
  • 简介:德语世界关于农业法基础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特别法还是功能法的路径设想上。其区分和明确工作澄清了所涉及的规范的构成。农村区域法理论超越了传统农业法的领域,并部分居于农业法的概念之上(也包括功能性农业法概念)。它已经不仅仅关注农业经济,而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存在基础。一个摆脱了农业方面关系桎梏的且由此得到加强的农业法,必能在农村区域法内,与在其之下所包含的其他法律领域的合作和探讨中获得更高的意义。

  • 标签: 农业法 特别法理论 功能法理论 农村区域法理论
  • 简介:"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作为证据理论,在证明程度的确定性和证据裁判主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证据的特性、证明标准等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分歧."法律真实"理论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和法治的需要;我国的证据立法应当以"法律真实"理论为指导,确立以证据的合法性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 标签: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证据理论 证据立法 价值取向
  • 简介:传统诉权理论是罗马法诉权概念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法定诉讼”痕迹,对现代诉权理论产生深刘影响.本文在深入剖析现存诉权理论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诉权人权论观点:诉权是当事人发动诉讼的基本权能。诉权既不是一般的实体权利,也不是一般的程序权利,而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人权范畴。诉权是主动的,审判权是被动的;审判权对于诉权具有应答性;诉权与审判权相互制衡。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诉权理论 审判权 人权 诉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