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实践证明,社会调查报告对于建构科学化、专业化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具有重要意义,从地方试点到基本法确立,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不仅体现于其具有完整的证据属性,而且已具备良性的实践场域.而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实证分析可知,社会调查报告在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调查主体不明,调查内容不一且质量不高,审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要全面发挥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调查主体需分工负责、权责明晰,调查内容需全面、科学和专业,审查程序需类型确定、程序规范,并将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范围由特别程序拓展至普通程序,使其成为整个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切入点.

  • 标签: 社会调查报告 证据效力 证据属性 品格证据 审查程序
  • 简介:欧盟于2017年12月20日通过了反倾销调查新规则修正条例,这次修改皆在强调中国市场存在着企业融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政府干预的市场扭曲现象,进而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a款(ii)项到期后,仍然不认可中国符合欧盟要求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现拟通过WTO相关案例的分析对该新规则进行合规性研究,指出欧盟反倾销调查新规则使得已失效的“替代国”做法死灰复燃。面对欧盟贸易救济法律工具重整的新局面,中国应该冷静看待此次修改可能产生的影响,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时刻警惕非市场经济的其他替代方法,并在应诉中要求企业准确把握公认会计原则的使用规则。

  • 标签: 欧盟反倾销调查新规则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a款(ii)项 WTO规则一致性
  • 简介: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诉讼中有重要的地位,受“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等问题的困扰,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参与行政审判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根源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存在着陪审员的角色定位不清晰、现有机制不完整、法官的“合议庭依赖”社会各界对陪审员要求迥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民陪审员制度设立目的出发,准确定位角色,并对人民陪审员在诉讼中的作用分阶段进行设计,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 标签: 人民陪审员 行政审判 实效性 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