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自被休谟提出以来,既有自然主义谬误与逻辑实证主义之阐发,又有事实与价值融合之挑战。菲尼斯直面事实与价值二分法造成的自然法认识论难题,提出基本善不证自明,试图解决该难题,同时辅以类比论证、辩证论证、归谬法等间接方法对基本善进行论证。然而,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菲尼斯赞同'是'中有'应当'建构其中,没有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但他在构建自然法理论之际,切断形而上学,以基本善为第一原则,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最终,菲尼斯设定的自然法第一原则难逃事实与价值的纠缠,徘徊在二者之间。

  • 标签: 自然法认识论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不证自明 菲尼斯 基本善
  • 简介:社会事实如何产生规范性是法律实证主义在社会命题框架下的重要设问.对它的回答需要克服“休谟法则”的挑战。为此,研究者分别用习惯理论、规则的实践理论、协同惯习、分担的合作行为等多种递进方案,对从事实到规范性的生成过程予以论证。这些论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奥斯丁的习惯理论,另一类是哈特之后的各种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后一类论证起点近似于塞尔所说的“制度事实”,相关得失也可以与塞尔对“休谟法则”的证明互相参照。哈特之后的这些方案既完成了对奥斯丁单薄习惯理论的超越,也有可能抑制习惯理论在法律实证主义中的发展。

  • 标签: 社会命题 休谟法则 习惯
  • 简介:欧洲的孤儿作品问题解决方案仅针对公共文化机构,且有公共借阅权、著作权集体管理延伸、著作权补偿金等配套制度,因此欧盟《孤儿作品指令》之通过相对顺利;而美国的孤儿作品方案尝试解决商业性使用中"找不到权利人"洽谈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欲设立一种类似强制许可的制度以限制权利人可依法获得的救济,这一方案触动了版权法根基,故其《孤儿作品法案》一直处于讨论状态。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增加了关于孤儿作品问题的规定,这一思路类似美国方案而相对粗略,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需要进一步论证。

  • 标签: 孤儿作品 公共文化机构 商业性使用
  • 简介:可以说,有贸易就有争端,有争端就应有争端的解决途径。WTO根据CATT近50年的实践,通过了《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谅解》),建立了其独立、完整的争端解决机制。WFO争端解决机制,虽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基础上形成的,但应该说在每个方面都对GATT争端解决机制有所发展,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其主要特点是:

  • 标签: WTO争端解决机制 WTO GATT 贸易 CATT 谅解
  • 简介:侦查辨认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司法人员组织的对与犯罪有关的人、物品、文件、尸体或者场所进行辨识的活动。辨认笔录是其呈现的证据形式。实践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包括:侦查辨认准备不适当、违反辨认规则、辨认笔录的制作存在瑕疵、对是否应当组织辨认把握不准确等。建议从构建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侦捕、侦诉、诉审关系出发,建构辨认规程、辨认笔录审查机制、辨认配套制度等制度,加强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权等权利和其他辨认参与人权利保障方,以期缓解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辨认制度。

  • 标签: 侦查辨认 辨认规则 双盲辨认 个别辨认 混杂辨认
  • 简介:<正>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实施而体现出来。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的适用和遵守。只有正确地适用法律,严格地遵守法律,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否则,非但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反而损害了法律的威严,贻害无穷。

  • 标签: 法律实施 法律规范 社会生活 执法队伍 执法不严 有法不依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学生工作将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大学生政治信仰和责任感问题;二是大学生价值利益主体多元化问题;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四是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几条解决对策;第一,强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 标签: 学生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
  • 简介: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以及休息休假权等肆意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询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扭转我国劳动基准实施困境的对策.

  • 标签: 劳动基准 问题 对策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颁布实施,为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但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这部法律在全社会的实施存在着障碍。针对城乡之间的差异,分析农村在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村中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环经济促进法 农村 差异
  • 简介:在建工程因为具有重大交换价值与变现可能性,用于抵押作为资金融通担保的重要方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建工程抵押权实现中会出现多个权利主体实现权利的冲突,而规制在建工程抵押权实现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存在缺失,因此各权利主体的利益如何实现,成为了学术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文章对担保物权之间优先效力所体现的价值和利益的平衡进行探讨,并研究与之相对应的登记制度的完善,期待在建工程以交换价值发挥为基础的融资担保机制能高效顺畅的安全运作,以利促进社会发展。

  • 标签: 在建工程 权利冲突 利益平衡 登记程序
  • 简介:《公司法》修订后,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获得强行法上的依据。公司社会责任承担之实际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救济的有效性。然而,当前公司社会责任的含义模糊不清,法官负担过于繁重使其对不确定的规则缺乏解释热情,而且,商业裁判素养的缺乏,也使得法官无法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弹性极强的案件作出裁断。目前亟需搭建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框架,避免公司社会责任沦为“企业办社会”、“政府摊派企业”之“正当性”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由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各行会或商会组织根据本行业实际情况,颁布《公司社会责任规范指引》,以利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时妥为考量;最高人民法院亦可在《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发布一批事涉公司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为下级法院提供事理上的逻辑支撑。

  • 标签: 公司社会责任 裁判困境 完善思路
  • 简介:保险诈骗共同犯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问题丛生。在很多案件中,无身份者往往对于制造保险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对有身份者和无身份者分别定罪,则会导致身份、作用的相互渗透性在定罪量刑过程中被忽略。《刑法》第198条第4款仅是提示性规定,并非对共同犯罪一般规定的修改。这一认识维护了刑法体系性、协调性,且不影响其他金融诈骗犯罪的共同犯罪的判断,更避免了司法者在罪名判断上陷于困惑。“对结果之原因的支配”理论把握了身份犯的实质,有益于解决正犯中的判断认定问题。在保险诈骗犯罪中,无身份者如果仅仅实施了“虚构事实”的行为,则只能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帮助犯。

  • 标签: 保险诈骗 共犯 身份 提示性规定
  • 简介:实践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权利影响最大的强制措施的超量适用、无变更适用乃至超期羁押、变相羁押,原因在于未将相关强制措施的期限与办案期限作合理届分。本文着重从如何协调强制措施与办案期限的矛盾冲突,正确合理使用强制措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强制措施与办案期限的主要矛盾,并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

  • 标签: 强制措施期限 办案期限 矛盾 解决
  • 简介:文化多样性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价值目标。但在贸易自由化浪潮中,文化多样性不断受到冲击。现行WTO法律体系无力在国际文化贸易中为文化多样性提供有效保护,《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由于自身缺陷也无法解决国际文化贸易中文化多样性保护法律依据缺失的问题。文化权利作为文化多样性的授权规范与法律主张基础,可以为文化多样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文化多样性 文化权利 贸易自由化 WTO
  • 简介:《京都议定书》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帮助缔约方完成他们的义务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减排承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三种机制之一,其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完整性。本文是对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一个反应,文章评估了国际层面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后2012时代清洁发展机制可能的转变,特别是对清洁发展机制改善的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有效性 转型
  • 简介:关于军队实施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中央军委法制局张建田中南政法学院金桦楚新的《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不仅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军的司法制度建设和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年多来的军事审...

  • 标签: 新刑事诉讼法 军队律师 军事刑事诉讼 司法机关 军事检察 军事司法
  • 简介:从是否涉入国家理性的视角来看,传统的社会纠纷解决模式可以化约为纠纷解决的国家理性模式和纠纷解决的民间理性模式两类。民间理性是相对国家理性而言的,其不仅不是粗俗落后的纠纷解决手段,相反,在当今中国民间社会,纠纷解决的民间理性方式具有特殊的合理性。在民间理性范畴内,传统民间法的内容得以扩大,民间理性为社会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提供更多的方式和依据。

  • 标签: 民间理性 国家理性 民间法 国家法 纠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