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大多数先天血管畸形(CVM)可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然而,影像学检查是明确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及随访所必需的手段。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鉴别血管瘤,确定CVM病灶的范围和类型、血流特性、局部血流构筑(包括供血动脉及引流血管),以及了解对局部和全身功能的影响。在不遗漏可能存在病灶的前提下,影像学检查前应作个体化选择,先考虑无创或微创检查,再考虑侵入性检查。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畸形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是由肾脏和泌尿道胚胎期发育缺陷所致的以先天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为临床特征、表型多样的一组疾病,是导致儿童期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CAKU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不少研究证实该病的发病与基因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异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利用适宜的影像学方法及一些新型的生物学标志物,能够对CAKUT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此外,CAKUT的产前筛查及干预对于预防和延缓CAKUT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儿童CAKUT的病因学研究、诊断及治疗进行阐述,旨在使医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儿童CAKUT。

  • 标签: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 病因 诊断 干预 儿童
  • 简介:摘要先天门-体分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门静脉畸形,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婴幼儿胆汁淤积、肝脏肿瘤、门静脉相关性脑病、肝肺综合征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等。早期识别与治疗可预防并逆转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门体分流 门静脉
  • 简介:摘要新生儿先天结核是指由母亲妊娠期结核分枝杆菌经胎盘和脐带垂直传播,或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吞入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常于新生儿晚期发病,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临床认识不足易误诊。现对新生儿先天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促进该病的临床规范化诊治。

  • 标签: 婴儿,新生 先天性结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in stenosis,CPVS)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到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合并其他CHD的58例CP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180个月,平均9.3个月;体重3~48 kg,平均6.5 kg。伴发简单CHD 43例,复杂CHD 15例。单支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 27例;大于等于两支PVS 31例;两侧PVS 13例。PVS处理方式为内膜切开切除(26例),扩大补片(23例),Sutureless技术(6例)和钝性扩张(3例)。剔除行钝性扩张1例,将术后随访的其余53例患儿按手术技术不同分为内膜切开切除组(26例)、狭窄补片扩大组(21例)及Sutureless技术组(6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组病死率和再狭窄率。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的13例患儿后,再次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上述指标。结果58例患儿术前PVS严重性评分为(4.5±2.7)分,范围在2~11.5分。早期(术后30 d内)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3.4%)。存活患儿除失访2例外,获随访(49.8±40.0)个月,范围在2~145个月。在此期间,有17例患儿出现再狭窄,其中11例死亡,无再手术病例。内膜切开切除组病死率为19.2%(5/26),再狭窄率为26.9%(7/26);狭窄补片扩大组病死率为23.8%(5/21),再狭窄率为38.1%(8/21);Sutureless技术组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各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2和0.97)。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 13例患儿后,内膜切开切除组(19例)病死率为5.3%(1/19),再狭窄率为15.8%(3/19);狭窄补片扩大组(16例)病死率为25.0%(4/16),再狭窄率为37.5%(6/16);Sutureless技术组(6例)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三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和0.17)。结论Sutureless技术用于治疗PVS合并其他CHD并没有优于常规技术。

  • 标签: 儿童 肺静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先天膈疝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膈疝患儿30例,采用超声和X线片对患儿左、右膈疝和疝内容物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证实其对儿童先天膈疝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手术结果表明,30例先天膈疝的患儿中,左侧疝26例,右侧疝4例;疝内容物为空腔器官者9例,空腔与实质器官合并者21例。先天膈疝患儿超声表现为上腹部膈肌回声中断,可见肺下界上移;经胸部背、侧腰部扫视隔离肺可见胸腔内与其他肺组织不相连的囊实混合回声区;经腹部扫视,空腔器官疝入则腹腔显示较空虚,实质性器官疝入,在正常位置不能显示器官结构。先天膈疝患儿X线片表现为膈上可见半圆形肿块影,心脏及气管向健侧移位,腹部较空虚密实。超声诊断先天膈疝患儿膈疝位置和疝内容物的判断准确率(100.00%和90.00%)显著高于X线片(93.33%和56.67%,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通过回声和图像结构对儿童先天膈疝的位置和疝内容物进行判断,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膈疝 超声 诊断价值 X线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先天幽门闭锁术后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病例。患儿表现为非胆汁性呕吐、上腹部膨隆,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充盈,十二指肠未见显影。术中见幽门实质性闭锁,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患儿术后5 d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术后25 d痊愈出院。

  • 标签: 幽门闭锁 婴儿,早产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CMT-SCST)在小儿先天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0~1岁CMT患儿89例,通过CMT-SCS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手段,对入组的不同CMT分型患儿进行患侧和健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大小或肌肉条纹回声异常区域范围的测量和综合的头面颈部活动功能评定,然后对确诊的患儿追踪随访其治疗过程,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每日1次,每次15 min)和姿势矫正(每日2次,每次5 min),随访至入组3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及CMT-SCST,收集数据并评估CMT-SCST在CMT中的诊断与预后应用价值。结果①治疗次数与CMT-SCST基线得分负相关(r=-0.4651);②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3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③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6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④性别、开始治疗的年龄、髋关节发育不良征象及共患全面性发育迟缓(GDD)与CMT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疾病6个月疗效评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比2013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儿科学部发布的CMT临床实践指南中的CMT严重程度分类系统(CMT-SCS),CMT-SCST能更敏感地提示疾病的预后。结论CMT-SCST可为CMT的定量诊断及量化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 标签: 先天性肌性斜颈 多变量分析 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先天中胚叶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的声像图与临床特征,探讨其与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的鉴别要点。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MN患者21例作为CMN组,另将同期同一年龄组确诊的51例WT患者作为WT组,回顾总结两组声像图特征、临床特点。分析两组间瘤灶大小、发生部位、回声特点及发病年龄间是否存在可供鉴别诊断的差异性,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具体诊断效能。结果除内部回声外(P=0.694),CMN组与WT组瘤灶大小、发生部位及发病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儿期CMN发病率高于WT(61.9%对3.9%,P<0.001),特异性96.1%。出生后CMN发病年龄明显早于WT(Z=-4.044,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临界值为112.5 d,敏感性87.5%,特异性93.9%。结论仅凭声像图鉴别CMN与WT存在困难,但综合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特别是发病年龄,可有效提高超声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检查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 肾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先天唇腭裂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胎儿及其家系成员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s)。结果CMA检测显示胎儿为男性,其染色体Xp11.22区域存在228 kb的DNA片段缺失,染色体9p21.1区域存在721 kb的DNA片段重复,两个CNVs均遗传自亲代。其中染色体Xp11.22区域的CNV为可疑致病性CNV,致病基因为PHF8,9p21.1区域的CNV为良性CNV。结论染色体Xp11.22区域DNA片段缺失可能为胎儿唇腭裂的原因。

  • 标签: 唇腭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微缺失微重复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期肾囊性病的产前遗传学诊断情况,探索先天囊性肾病产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先天囊性肾病的25例胎儿。经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标本,17例仅进行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查,其他8例同时进行了CMA检查及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其中6例CMA检查及染色体核型检查阴性结果孕妇接受了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结果25例胎儿中,CMA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ion,pCNV)4例,其中17q12染色体微缺失2例,10p15.1p14染色体微缺失1例,4q21.28q22.1染色体微缺失(含PKD2基因)1例,总体pCNV的检出率约为16.0%(4/25)。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进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的6例胎儿中,1例发现NPHS1基因c.1440+1 G>A剪切点杂合突变和c.925G>T无义杂合突变,诊断为芬兰型先天肾病综合征;1例发现PKD1基因c.6878C>T错义杂合突变,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4例未发现明确致病突变。结论CMA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为代表的二代测序技术是先天肾囊性疾病精确诊断的有效工具。遗传学诊断有助于明确病因,为部分先天肾囊性病患儿的预后评估、治疗和家庭遗传咨询等提供依据。

  • 标签: 肾疾病,囊性 微阵列分析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结核病是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结核病变,是一类较特殊、罕见的儿童结核病。先天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易误诊、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对先天结核病的报道和研究较少,许多医生对该病临床认识及诊疗经验不足。该文通过对先天结核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进行简要总结,并结合现有研究对先天结核病的快速病原学检测及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先天性结核病 新生儿 病原学 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外中耳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包括形态畸形和结构畸形。近年来随着专科整形理念的逐步完善、多学科诊疗的融合与发展,各种治疗技术不断完善,国内外相继发表相关诊疗共识。本文就先天外中耳畸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减少先天结构畸形所致残疾,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共同组织开展先天结构畸形救助项目,针对6大类72种先天结构畸形疾病(病种详情见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官网:www.csqx.org.cn),为项目地区18周岁以下(含)的贫困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保障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减少儿童残疾发生。该文解读了先天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政策,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精准扶贫、军民融合等方面展示了项目成果,指明了未来项目发展方向。项目实施3年来,有效地减轻了患病家庭就医负担,增强了贫困家庭幸福感和获得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促进了和谐小康社会构建。

  • 标签: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先天结核病是一种罕见、诊断困难且病死率高的严重结核病。本组3例确诊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7、20、7日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结核病变均在肺部,胸部CT可见结节影、实变及淋巴结肿大等,胃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检出抗酸杆菌,培养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且对利福平、异烟肼敏感,采用利福平、异烟肼二联抗结核治疗,疗程3~10个月,均临床痊愈,随访3年,3例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漏斗胸最佳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到2018年5月间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先天CHD合并漏斗胸患儿的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4.5±2.7)岁,年龄范围1~12.7岁,体重(14.5±5.2)kg ,体重范围7.5~27.5 kg。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4例,单纯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根据年龄及漏斗胸程度,分别接受游离提拉胸骨、自制胸骨抬举装置、NUSS钢板的治疗,CHD分别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或右腋下直切口)或经皮及经心导管封堵治疗。结果17例患儿均接受同期手术矫治,心内畸形矫治及漏斗胸均矫治成功,住院时间(13.2±4.8)d,住院时间范围为(8~25)d。有2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术后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及胸腔脏器损伤、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依据患儿的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方案予以同期矫治儿童CHD合并漏斗胸,可避免多次手术、麻醉的风险,安全有效。

  • 标签: 漏斗胸 心脏病,先天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评估新生儿特发性马蹄内翻足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改变。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就诊的新生儿马蹄内翻足患儿49例,其中21例(32足)为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28例(53足)为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选择同时期正常新生儿22例及以上两组单侧马蹄内翻足对侧正常足共57足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内踝舟骨距离、距骨软组织厚度、跟骰距离、胫跟角,对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及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评估71例142足,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在内侧面、外侧面、后侧面均存在骨关节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内侧面、外侧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侧面变化不明显(P>0.05)。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组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组比较内侧面和后侧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侧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马蹄内翻足各跗骨结构,量化特发性马蹄内翻足与姿势性马蹄内翻足的不同畸形改变。

  • 标签: 超声检查 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