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高原部队缺氧现象,为更好的满足部队战斗要求,对军用车载制氧设备进行性能优化和检测,有效的提升制氧效率,从而满足当前高原部队对氧气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分子变压吸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试验装置、试验方式、结果分析三个方面,对分子变压吸附制氧的应用实践进行解析,并结合变压吸附制氧机结构分析结果,探究分子变压吸附制氧发展方向。通过在本文的探究下,可以给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分子筛 变压吸附制氧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同一批次4A分子干燥剂连续使用后,能达到预期灭菌除湿效果的有效次数。方法分别对无菌隔离器的手套系统(包括手套、封圈、套袖)以及实验舱和传递舱进行完整性测试。采用同一批次4A分子干燥剂连续灭菌除湿3次,通过对过氧化氢气体浓度、分布状态和灭菌效果,以及隔离器内部环境微生物(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检测,验证过氧化氢对隔离器的灭菌效果;通过对4A分子干燥剂使用前后称重和观察舱内起雾现象,确定4A分子达到灭菌除湿效果的有效次数。结果共对8个手套系统进行完整性测试,手套在60 s内的压降差值均<60 Pa;实验舱和传递舱的完整性测试结果表明,小时体积泄漏率为0.04%,每次测量环境温度波动均<0.5 ℃。过氧化氢指示卡显示,舱内过氧化氢达到灭菌浓度且分布均匀。经生物指示剂检测,过氧化氢能杀灭106以上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隔离器内部环境微生物检测结果如下,沉降菌为每4小时0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浮游菌为0 CFU/m3、表面微生物为0 CFU/碟。同一批次4A分子干燥剂使用前的重量为3.000 5 kg,第1、第2和第3次使用后的重量分别为3.185 0、3.340 5和3.451 5 kg。当同一批次干燥剂连续使用至第3次时,隔离器舱内出现起雾现象。结论同一批次4A分子干燥剂可连续使用3次,并达到预期的灭菌除湿效果。

  • 标签: 吸湿剂 无菌隔离器 灭菌 除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sARRAY技术在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二阶段分子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两种查方法下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检出率、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单独通过串联质技术对181 459例新生儿进行瓜氨酸(citrulline,Cit)浓度检测;通过串联质技术对33 156例新生儿检测瓜氨酸浓度,把瓜氨酸浓度截断值大于90百分位(Cit>20 μmol/L),且小于99.5百分位(Cit<43 μmol/L)2 506例进一步应用MassARRAY技术进行二阶段SLC25A13基因查,并对阳性患儿进行系统治疗随访。结果确诊的4例患儿均来自同一地区,单独串联质谱方法确诊2例,串联质谱方法结合MassARRAY技术确诊2例。4例患者中3例检出SLC25A1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只检测出一个SLC25A13基因突变;2 506例检出36例携带者,携带率1/70。单独通过串联质技术查检出率1/90 729,二阶段分子查检出率1/1 253。结论淄博市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总体发病率较高,MassARRAY技术可以提高串联质谱技术查产生假阴性聚集性地区的检出率,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好。

  • 标签: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 MassARRAY技术 瓜氨酸 SLC25A13基因筛查 假阴性
  • 简介:摘要膜蛋白是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合的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为了解膜蛋白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设计新的药物靶点,膜蛋白的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膜蛋白疏水性较强,在膜裂解过程中容易形成沉淀,复杂的纯化工艺会导致膜蛋白回收率较低,并且膜蛋白本身在天然宿主中低表达。因此,选择不仅能高效提取膜蛋白,还能保持膜蛋白分子天然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纯化方法十分重要。此文主要对膜蛋白的提取、去污剂的选择、膜蛋白的纯化、去污剂的去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膜蛋白 去污剂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在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早期胃癌查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利用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胃癌危险度评分,向中、高危体检人员发送查告知书,对愿意行胃镜检查的体检人员进行胃镜检查。分析胃镜检查结果。结果2019年1—4月,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在南京医科大学上海松江临床医学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共5 357例,新型胃癌查评分为中危者576例、高危者164例,其中131例(17.70%,131/740)在该院行进一步胃镜检查,包括中危组91例(91/131,69.47%)、高危组40例(40/131,30.53%)。行胃镜检查后,发现胃癌4例,食管癌1例,均为早期癌。中危组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91,2.20%),早期食管癌1例(1/91,1.10%);高危体检人员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40,5.00%)。高危组的肿瘤检出率(5.00%)大于中危组(3.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危险分层,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筛查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全球范围内肝癌查指南进行系统梳理,并根据权威机构的癌症查指南制订框架,对肝癌查制订现状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为后续制订肝癌查的循证指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网站,2019年1月3日前发布的肝癌查指南。根据预先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双人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对肝癌查指南基本信息、查推荐意见、证据来源等情况进行汇总描述和总结。结果目前国内外均无独立的肝癌查指南,只有17部肝癌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中简要提到肝癌查推荐意见。各国肝癌CPG仅推荐对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查;大部分肝癌CPG推荐查间隔为6个月;欧美最新指南均推荐使用超声进行查,而亚洲则推荐使用US和甲胎蛋白联合使用。目前肝癌CPG主要基于查人群患肝癌风险、查工具准确性、查成本等要素推荐相应查策略,尚未综合考虑查有效性、安全性等关键要素。结论目前尚无独立的肝癌查指南,仅在肝癌CPG中描述了查推荐意见。目前指南仅推荐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查,查间隔为6个月;欧美和亚洲指南推荐的肝癌查措施有所差异。建议相关机构参考国际公认的其他癌症查指南制订的理论框架,考虑肝癌查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要素的特殊性,制订专用的肝癌查循证指南。

  • 标签: 肝癌 筛查 指南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采用国产填料纯化四价流感疫苗病毒的生产工艺。方法分别使用进口填料Sepharose 4FF和国产填料Seplife 4FF,对多价流感疫苗进行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液进行单向免疫扩散检测、ELISA、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综合评估分离纯化效果。结果在50 cm/h流速时,Seplife 4FF对血凝素的回收率高于Sepharose 4FF,卵清蛋白的去除率相当,4个型别流感病毒的卵清蛋白去除率和血凝素回收率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91.5%~94.6%和92.4%~100.8%,两种填料纯化的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用国产填料高效纯化流感病毒的方法。

  • 标签: 疫苗,四价流感病毒 纯化方法,分子筛层析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在胃癌查及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9月因胃部不适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442例。内镜检查前患者根据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分为3组:低危组(0~11分)、中危组(12~16分)和高危组(17~23分),分析3组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检出情况。根据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范围和程度,按照慢性胃炎分级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及慢性胃炎肠化分级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将患者分为相应的0~Ⅳ级5组,比较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与OLGA、OLGIM系统在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联系。结果442例患者根据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分组,低危组211例,中危组207例,高危组24例;按OLGA分组,0级241例,Ⅰ级105例,Ⅱ级58例,Ⅲ级27例,Ⅳ级11例;按OLGIM分组,0级224例,Ⅰ级113例,Ⅱ级61例,Ⅲ级31例,Ⅳ级13例。胃蛋白酶原Ⅰ水平(F=2.844,P=0.027)和胃蛋白酶原比值(F=5.435,P=0.001)在OLGA分级标准下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Ⅲ级和Ⅳ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01)。胃蛋白酶原比值在OLGIM分级标准下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7,P=0.008),其中Ⅳ级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均<0.001)。Gamma系数检验及Kendall′s tau-b检验显示OLGA、OLGIM系统与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一致性(P<0.001)。结论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有助于胃癌查,同时与OLGA、OLGIM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可应用于我国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

  • 标签: 胃肿瘤 胃炎,萎缩性 风险评估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太地区结直肠肿瘤查(APCS)评分系统在结直肠肿瘤查中的优化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2至12月和2018年3至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肿瘤伺机性查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病例在行结肠镜检查前行APCS评分(低危0~1分,中危2~3分,高危4~7分)、BMI测量、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血浆甲基化Septin9基因(mSEPT9)检测,以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以上方法在结直肠肿瘤查中的效能,确定优化APCS评分系统查效能的策略。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查对象494例,其中结直肠息肉133例,包括结直肠腺瘤86例(非进展期腺瘤82例,进展期腺瘤4例)和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47例。APCS评分高危查人群结直肠腺瘤检出率(33.3%,33/99)分别是中危(16.5%,39/237)、低危(8.9%,14/158)人群的2.02和3.7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Bonferroni校正法,P均<0.016);BMI>23.9 kg/m2查人群中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高于BMI≤23.9 kg/m2人群[22.2%(59/266)比11.8%(27/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6,P=0.003);而血浆mSEPT9表达阳性查人群中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与血浆mSEPT9表达阴性人群比较[22.4%(15/67)比17.3%(47/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3,P=0.378)。在同时行BMI测量、FOBT和血浆mSEPT9检测的158例中低危(APCS评分≤3分)人群中,BMI>23.9 kg/m2者结直肠腺瘤再次检出率高于BMI≤23.9 kg/m2者[17.8%(16/90)比5.9%(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P=0.030);BMI>23.9 kg/m2且FOBT阳性者结直肠腺瘤再次检出率高于BMI≤23.9 kg/m2且FOBT阴性者[28.1%(9/32)比8.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2,P=0.027);FOBT和血浆mSEPT9表达均阳性者结直肠腺瘤再次检出率高于两者均阴性者[5/14比12.9%(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45)。结论APCS评分系统应用于结直肠肿瘤序贯查时,优化选择BMI替代或联合FOBT可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查效能,在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人体质量指数 亚太结直肠肿瘤筛查 甲基化SEPT9 粪便隐血试验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查住院患者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检出率,并分析CRE菌株分子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集2019年3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内科(移植病房)213例住院患者的粪便、直肠拭子或肛周拭子标本,应用含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麦康凯平板法查CRE菌株,并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选取重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血清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质粒携带特征。以菌株KPN FJ723042序列作为参考,对所有菌株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共检出CRE菌株23株,检出率为10.8%(23/213);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15株(65.2%),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各3株(13.0%),弗氏柠檬酸杆菌2株(8.7%)。单核苷酸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15株CRKP有2组主要克隆型,均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流行。15株CRKP均属于ST11-K64型,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型(β-lactamas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2,blaKPC-2)基因;12株CRKP携带毒力基因黏液表型调控基因2型(regulator of mucoid phenotype gene A2, rmpA2)、iucABCD。结论住院患者中肠道定植CRE的检出率较高,以ST11-K64型CRKP为主,CRKP菌株兼具多重耐药性和毒力特征,有医院传播风险。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主动筛查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肝癌系统治疗的首选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已有数种抗肝癌靶向药物问世。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肝癌全身治疗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先后有纳武单克隆抗体和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获批二线治疗索拉非尼经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但是,晚期肝癌单药物治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已有数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方式显示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肝癌领域几种分子靶向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胃癌评分系统在早期胃癌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完善胃镜检查,比较三组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最终纳入1 513例,其中低危组893例(59.02%),中危组469例(31.00%),高危组151例(9.98%)。共检出44例胃癌,其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31%(20/1513),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0.34%(3/893)、2.13%(10/469)、4.64%(7/151),中危组、高危组早期胃癌检出率高于低危组(P=0.001、0.001),但中危组与高危组早期胃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查人群中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就诊人群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早期胃癌 评分系统
  • 作者: 闫颖 常乐 罗文新 刘珺懿 郭飞 王露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61102,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假病毒对三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血液查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为SARS-CoV-2核酸血液查的试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包含SARS-CoV-2基因组片段的假病毒。使用A、B、C三个单位的SARS-CoV-2核酸血液系统进行RNA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计算其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特异度和精密度。结果A、B、C三个单位N区段的单检LoD分别为3.46、8.73、23.87 copies/mL,混检LoD分别为13.65、78.92、159.14 copies/mL。ORF1ab区段的单检LoD分别为6.32、12.22、24.05 copies/mL,混检LoD分别为26.94、67.97、94.80 copies/mL。各试剂检测SARS-CoV-2阴性血浆的特异度均为100%,检测2LoD和较高浓度假病毒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A公司的SARS-CoV-2核酸血系统灵敏度最高。三种试剂均有良好的特异度和精密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检测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氯甲烷抽提冻融细胞沉淀内腺病毒颗粒的效果,建立一种提高氯化铯垫层超速离心纯化腺病毒产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感染腺病毒的HEK293细胞,反复冻融3次,离心后分别收获细胞冻融后上清及细胞残渣,使用三氯甲烷抽提细胞残渣内病毒颗粒,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腺病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评价三氯甲烷抽提腺病毒的效果,通过分光光度计法及测定病毒感染滴度分析获得纯化腺病毒产量及活性。结果三氯甲烷可促进冻融细胞残渣内病毒颗粒释放,增加约34%病毒产量,且三氯甲烷抽提获得的腺病毒形态完整、活性良好。结论建立了一种通过三氯甲烷抽提细胞残渣增加腺病毒超速离心纯化产量的方法,为提高腺病毒纯化效率提供参考,以期满足科研需求。

  • 标签: 腺病毒 三氯甲烷 氯化铯 超速离心 纯化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由活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在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识别、炎症反应等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生物流体中,但由于其粒径小、内含物丰度低,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外泌体成为后续研究成败的关键。虽然外泌体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日趋发展,但仍未达到成熟水平。本文就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外泌体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外泌体 分离 离心 沉淀 超滤
  • 简介:摘要在过去十几年中,关于气体分子的知识有了显著而迅速的增长。气体吸入作为疾病治疗的新手段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大量的研究证明,氢分子对多种疾病均有保护作用,如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消化系统的脂肪肝、肝癌、胰腺炎、小肠疾病,其他系统的糖尿病、脓毒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目前临床试验众多,本综述就氢分子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方便读者清晰简明地理解氢分子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氢分子 呼吸系统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 标签: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 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联合胃泌素-17(gastrin-17,G-17)(新ABC法)在胃癌及癌前病变查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胃部不适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576例。其中男275例、女301例,年龄40~72(52±10)岁,内镜检查前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抗体、PGⅠ/PGⅡ的比值(PGR)及G-17检测结果,按照血清学新ABC法和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各自将人群分成低危、中危、高危三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检出情况,评价两种不同方法在胃癌及癌前病变查中的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以及Gamma系数检验分析模型。结果576例患者中,根据血清学新ABC法,低危组382例,中危组170例,高危组24例。三组胃癌检出情况分别为低危组1例(0.3%),中危组8例(4.7%),高危组3例(12.5%)。萎缩性胃炎检出情况分别为低危组89例(23.3%),中危组94例(55.3%),高危组18例(75.0%)。根据新型胃癌查评分系统,低危组336例,中危组205例,高危组35例。其中胃癌检出情况分别为低危组1例(0.3%),中危组6例(2.9%),高危组5例(14.3%)。萎缩性胃炎检出情况分别为低危组41例(12.2%),中危组134例(65.4%),高危组26例(74.3%)。两种方法中,胃癌检出率均随着分组等级的升高逐渐上升(χ²=22.509, P<0.01;χ²=24.156, P<0.01);萎缩性胃炎,新查评分系统在低危组中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新ABC法(χ²=14.844, P<0.01),但在中危组中检出率更高(χ²=3.955, P=0.047)。最后,Gamma系数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分组等级与胃镜病理、胃黏膜萎缩程度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胃癌及癌前病变查,而其中新评分系统在胃癌查及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方面中可能具有更高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胃炎, 萎缩性 胃蛋白酶原类 危险性评估
  • 简介:摘要小干扰RNA(siRNA)具有沉默互补的目标信使RNA(mRNA)从而抑制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因其高效性及特异性,siRNA具有作为基因药物的巨大潜力,但其在体内易受到血管屏障、内涵体及RNA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发挥药效。因此,设计高效的能够负载siRNA的纳米载体以使其富集至靶标是目前siRNA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实现siRNA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干扰RNA 高分子聚合物 纳米载体 药物递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基于深层卷积神经网络(DCNN)全自动近视性黄斑病变(MMD)查及其严重程度评估系统。方法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6 068张眼底图像构建训练集,并选取公开的眼底图像数据集构建测试集。对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及扩增、MMD病变等级标注、数据清洗。构建全自动MMD系统,该系统由两级网络结构组成,第一级网络结构用于识别MMD是否存在,第二级网络结构用于判断MMD病变的严重等级。比较VGG-16、ResNet50、Inception-v3和Densenet这4种常用的DCNN方法在MMD查及严重程度识别任务中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精确率、F1值、曲线下面积(AUC)、Kappa系数性能。结果Densenet网络模型在MMD查任务中表现最优,其敏感度、特异性、精确率、F1值和AUC分别为0.898、0.918、0.919、0.908和0.962。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MMD严重程度识别任务中表现最优,其敏感度、特异性、精确率、F1值和AUC分别为0.839、0.952、0.952、0.892和0.965。可视化结果显示,本研究所采用的网络结构模型可自动学习MMD严重等级判断的临床特征,准确识别弥漫性和局灶性脉络膜萎缩区域。结论基于DCNN的眼底图像MMD查方法可自动化提取MMD的有效特征,并准确进行MMD查及其严重等级判断,可有效辅助临床。

  • 标签: 近视性黄斑病变 深层卷积神经网络 筛查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