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成簇癫痫发作是癫痫患者尤其是耐药性癫痫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现象,与患者平常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类型等不同,其发作后精神障碍、癫痫持续状态和病死率较一般癫痫发作高,严重影响癫痫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成簇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尚不明确。本文以“seizure cluster”“acute repitetive seizures”及“成簇癫痫发作”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9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关于成簇发作的定义、患病率、危险因素、癫痫灶定位、潜在机制及目前的治疗意见等做一综述,以期医护人员更清晰地认识及科学地处理成簇癫痫发作,降低成簇癫痫发作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成簇癫痫发作 急性反复性癫痫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
  • 作者: 徐光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乐山614800
  • 简介: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胃部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胃部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节制、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胃作为我们人体内最为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关卡。一旦由于相关原因造成胃部疾病的发生,就会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胃部不适、胃痛、嗳气、恶心、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因此需要重视胃部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了解有关胃部疾病的健康知识。本文主要讲解慢性胃炎的基础知识,以及慢性胃炎发作以后应该如何进行缓解,以下是详细内容。

  • 标签: 慢性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作期的脑电、心率特征及临床特点对婴幼儿屏气发作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确诊屏气发作的14例婴幼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儿脑电图检查中共监测到16次屏气发作,3次为轻度(不伴意识丧失),发作期脑电为慢-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3.3±5.8) s和(16.7±5.8) s。13次为重度(伴意识丧失),意识恢复时间为(16.7±12.3) s,12次发作期脑电为慢-平-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6.4±8.5) s、(8.0±5.1) s和(84.6±46.6) s;第2个慢波期一般为前头部突出广泛性低频段δ慢波节律开始,持续(6.7±1.5) s后演变为弥漫性慢波活动。16次屏气发作中患儿口唇发绀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短暂心动过缓7次出现在第2个慢波期,4次出现在第1个慢波期,2次出现在平期。结论婴幼儿轻度屏气发作脑电模式为慢-慢模式,重度多为慢-平-慢模式;第1个慢波期慢波常快速演变,意识丧失多出现在平期,意识恢复时间与平期长短密切相关;重度第2个慢波期多为额极突出广泛性低频δ节律开始,屏气发作常伴短暂心动过缓。

  • 标签: 屏气发作 发作期脑电图 心动过缓 婴幼儿
  • 作者: 秦晓筱 杨华俊 王越 刘丽萍 王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70;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100069
  • 简介:摘要连续脑电图监测是一种可实时监测重症患者脑功能变化和亚临床癫痫发作情况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重症病房中。在所有监测到的异常脑电图波形中,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不属于明确的发作期或发作间期波形但同样存在可能的发作性特征及癫痫发作的风险,其中单侧放电、频率大于2 Hz及叠加其他波形成分的异常波形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风险更高。然而,目前针对该异常脑电现象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尤其在临床治疗流程上尚无指南可循。文中将全面、系统地梳理此类波形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高风险特征,为临床及时干预、提早应对并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重症监护病房 发作期‑发作间期连续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目前在临床部分患者中观察到其发作具有节律性,但在具体形式及机制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文中综述了关于偏头痛生物节律(昼夜节律与季节节律)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发作节律时间分布、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产生节律性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掌握偏头痛患者发作规律、寻找个性化预防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偏头痛 昼夜节律 季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发作后状态(PIS)是指癫痫发作停止到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的异常状态,包括认知、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和精神行为等异常,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临床医生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将从PIS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以及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癫痫 发作后状态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脑影像、血管超声、神经电生理、血液指标等临床标记物,探讨癫痫后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癫痫监测诊疗中心的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20例癫痫发作后头痛患者为试验组,20例癫痫发作后不伴头痛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癫痫发作间期、癫痫发作停止后试验组患者头痛开始5 min内及对照组在癫痫发作停止后5 min内的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谷氨酸水平,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化,视频脑电图(VEEG),头部磁共振(MRI)。采用t检验比较癫痫发作间期和癫痫发作后5-HT、NO、谷氨酸和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脑电异常放电比例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比例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癫痫发作后血清NO含量均升高,2组升高值比较[(46.37±18.17)μmol/L vs (19.83±5.7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t=12.157,P=0.034)。试验组脑电图异常放电部位顶枕部放电比例高于对照组(55.0% vs 25.0%),弥散性放电比例低于对照组(25.0% vs 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50、5.103,P=0.043、0.025)。而2组间血清5-HT含量、谷氨酸含量、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出现DWI高信号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递质NO的升高、顶枕部放电以及癫痫发作引起的局灶性损伤可能与癫痫发作后头痛有关。

  • 标签: 癫痫发作后头痛 5-羟色胺 一氧化氮 谷氨酸 经颅多普勒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预测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12月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15例,包括95例PSS患者,220例未发生PSS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的侧别、影像学特征、既往史以及癫痫发作的时间和类型等临床特征信息。使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梗死范围,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根据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Ⅲ,ECASS Ⅲ)分类系统将脑梗死的出血转化进行分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SPECTS评分[5(4,7)分]低于对照组[7(5,8)分],而房颤、出血转化、层状坏死(laminar necrosis,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比例(分别占31.6% 、45.3%、24.2%、26.3%)均较对照组高(分别占20.9%、28.2%、9.1%、16.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ASPECTS评分(OR=0.658,95%CI=0.556~0.778,P<0.001)、出血转化(OR=2.307,95%CI=1.311~4.059,P=0.004,),以及LN(OR=2.530,95%CI=1.250~5.123,P=0.010)和含铁血黄素沉积(OR=2.308,95%CI=1.201~4.436,P=0.012)是PSS的影响因素。在本组病例中,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占42.1%(40/95),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均占12.6%(12/95),全面性发作占32.6%(31/95)。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24.6个月,观察组出院时和最后一次随访时MRS评分[3(2,4)分,2(1,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分,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并发PSS可影响患者预后,并且梗死范围大、出血转化,存在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均可作为预测PSS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层状坏死 含铁血黄素沉积 预测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癫痫发作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科学的处理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对于脑卒中预后至关重要。关于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然有限,本文论述有关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和脑卒中后癫痫的诊疗现状。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过量服用三七粉导致躁狂发作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长时间过量服用三七粉与躁狂发作的内在联系及可能机制。三七粉所致躁狂发作容易误诊误治,去除发病因素后效果良好,临床医师需加强发病因素的甄别。

  • 标签: 躁狂发作 三七粉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1例61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医嘱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每早口服1次,患者误按3次/d服用。服药第6天,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呈癫痫样发作。脑电图检查示中度异常。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癫痫发作的原因考虑与超频次服用盐酸帕罗西汀有关。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0.25 g、2次/d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脑电图恢复正常。

  • 标签: 帕罗西汀 用药错误 癫痫发作
  • 作者: 沈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充市中心医院CT.MRI室,四川南充 637000
  • 简介: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时时刻刻都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其耗氧量约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5%。携带氧气的血液一旦输送不及时,大脑就会出现缺氧“罢工”。在生活中也存在这样一种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脑暂时性缺血将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往往需要MRI诊断才能有效识别。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MRI诊断
  • 作者: 周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18期
  • 机构: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卫生院,四川 遂宁629109
  • 简介:痛风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因人体内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尿素增加或尿酸未能良好排泄而提高血液中的尿酸,最终因尿酸盐结晶大量堆积而在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内持续发作,例如,急性关节与软组织炎症、慢性关节炎等。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尿酸在细胞外液呈超饱和状态,从而让晶体大量沉积而形成的异源性疾病。

  • 标签: 痛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类远程诊断项目的异同,为我国远程诊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证据。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分别选取由政府、紧密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公司主导的4种远程诊断项目,通过对政府、医院和公司负责人的半结构式访谈,从组织体系、工作条件和运行效果3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问题。结果共访谈了18人,发现不同类型项目的主导者,项目内部的连接机制、连接效力,参与方和时效性各不相同。政府及紧密型医联体类型的参与方多为本地机构,连接效力强,诊断医师来源明确且规模有限,工作量相对较大;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类型的参与方较为广泛,连接效力相对较弱,应答时间较长。结论不同类型的远程诊断项目,均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医师人力不足状况,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诊断 案例分析 医联体
  • 简介:摘要癫痫是最常见和高致残性的慢性神经疾病之一,约70%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抗癫痫发作药物充分控制癫痫发作,而余下20%~30%的癫痫患者具有抗药性,抗药性癫痫又称难治性癫痫,通常需要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联合治疗。合理的抗癫痫发作药物联合治疗可降低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甚至实现癫痫无发作。文中对抗癫痫发作药物联合治疗的一般原则、耐受性和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中的组合和协同作用、非离子类抗癫痫药在难治性癫痫中联合治疗的应用进行总结,提高临床医师对难治性癫痫抗癫痫发作药物联合治疗的认识。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发作药物 难治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