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百枯(Paraquat,PQ)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于2017年4至7月,选择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80只,将其中40只小鼠随机均分4组,每组10只。PQ组:以25% PQ溶液(60 mg/kg)灌胃染毒;PQ+NR组:等量灌胃染毒,且灌胃前1 h腹腔注射(300 mg/kg)的NR;Control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NR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且灌胃前腹腔注射等量的NR(300 mg/kg)。观察并记录PQ中毒小鼠一般状况,同时每半小时观察并记录,统计染毒后72 h的各组死亡数,计算各组小鼠生存曲线。将另40只小鼠同样方法进行造模和分组,PQ灌胃后24 h,麻醉必死,摘眼球留取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开胸取肺组织,测肺干湿重比(D/W)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病理变化并评分,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沉默调节蛋白1抗原(Sirt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ontrol组和NR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和行为正常;与Control组和NR组比较,PQ组小鼠一般状况差,精神萎靡、蜷缩、皮毛紊乱,活动、进食、大小便减少;与PQ组比较,PQ+NR组小鼠各症状均减轻。染毒后72 h的存活率:与PQ组(40%)比较,PQ+NR组(80%)存活率提高(P=0.029)。与Control组和NR组比较,PQ组小鼠D/W比值明显下降、光镜下肺病理学评分明显上升,TNF-α、IL-6、MPO水平明显上升,SOD水平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上升;Caspase-3活力明显上升(P<0.01)。Sirt1和Nrf2蛋白表达量(1.02±0.14、0.82±0.06)明显下降(P=0.004、0.023)。与PQ组比较,PQ+NR组D/W比值(0.10±0.10)明显上升,光镜下肺病理学评分(7.40±0.51)下降,TNF-α(33.00±0.65)pg/ml、IL-6(52.23±4.23)pg/ml、MPO(0.23±0.01)μg/ml水平明显下降,SOD(9.28±0.45)U/mgprot水平明显升高,MDA(0.78±0.02)mmol/mgprot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3(222.80±7.59)%活力明显降低,Sirt1和Nrf2蛋白表达量(1.62±0.16、1.06±0.04)明显升高(P=0.048、0.035)。结论PQ中毒可致小鼠急性肺损伤,而NR能抑制PQ中毒小鼠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对PQ中毒所致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Nrf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 标签: 烟酰胺核糖 百草枯 中毒 肺损伤 氧化应激损伤 炎症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敌快(DQ)混合百枯(PQ)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日至2022年3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5例百枯、敌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混合组、百枯组(PQ组)和敌快组(DQ组)。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器官功能不全,不同中毒剂量与预后的差异。根据混合组患者90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各指标差异。将各指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混合组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混合组31例,PQ组92例,DQ组22例。三组对比年龄、中毒量、器官功能不全个数、PSS评分和APACHE I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主要损伤器官为肠道、肾脏、肝脏、肺脏和神经系统,各器官损伤比例高于PQ组和DQ组。三组对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肌酐、AST、乳酸、PT和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中毒组口服<20 mL均存活,口服20 ~50 mL共8例,均死亡,口服51 ~100 mL共11例,死亡8例(72.7%),口服>100 mL共10人,死亡9人(90%)。混合中毒组中敌快浓度>5 000 ng/mL患者均死亡。31例混合中毒患者中有30例(96.78%)患者毒物检测敌快浓度明显高于百枯浓度。混合中毒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性别、年龄、中毒至入院时间、中毒剂量、淋巴细胞计数、Hb、BNU、CK、总胆红素、pH、PT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毒剂量、入院血浆PQ浓度、入院血浆DQ浓度、乳酸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敌快混合百枯中毒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损伤脏器为肠道、肾脏、肝脏、肺脏、神经系统。混合中毒相比PQ或DQ中毒具有更高的脏器损伤发生率,病情更加严重,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中毒剂量、入院血浆PQ浓度、入院血浆DQ浓度、乳酸为混合除草剂中毒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百草枯 敌草快 混合中毒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用香精香料安全性为重点,分析了沿用香精香料的安全性特点,对用香精香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用香精香料安全性质量控制的策略。

  • 标签: 烟用 香精 香料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梗预处理工艺是制梗丝段的关键工序,对改善梗丝的品质有较大作用,其主要的工艺任务是对梗进行浸泡、回潮、除杂,使浸泡后的梗充分吸收水分,满足梗加工工艺的要求。梗预处理工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压梗、切梗以及梗丝干燥的品质。我厂梗丝线梗预处理工序一次贮梗后梗含水率偏低,贮梗后水分在梗中渗透不充分,影响梗预处理效果。为充分挖掘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潜能,突出特色工艺技术,打造金叶制造标杆,本项目针对梗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

  • 标签: 烟梗 预处理 工艺
  • 简介:摘要1例81岁男性双足蓝趾综合征患者因左足趾剧烈疼痛,予右美托定0.2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以4 ml/h速度静脉泵入、1次/d。第3次静脉泵入右美托定约6 h时患者出现烦躁、谵妄;第5天因疼痛减轻,停用右美托定,停药后患者偶有谵妄。因入睡困难,停药第3天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定。次日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定2次,每次都在给药2~3 h出现明显的谵妄和烦躁。怀疑谵妄与右美托定有关,再次停用右美托定,换用曲马多和达唑仑治疗。停药第6天,患者意识转清,此后未再出现谵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谵妄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雪-大黄不同配伍比例对积雪有效成分羟基积雪苷和积雪苷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积雪单提液及积雪-大黄6种配伍比例混合提取液中羟基积雪苷和积雪苷含量。色谱条件: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2 mmol/L的β-环糊精溶液,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5 nm。结果与积雪单提液比较,积雪-大黄配伍对羟基积雪苷含量影响较大,羟基积雪苷溶出率随大黄比例增大而降低。积雪-大黄配伍对积雪苷含量影响较小。结论综合考虑积雪的临床应用及功效,积雪-大黄较佳配比为10∶1及15∶1。

  • 标签: 积雪草 大黄 中药配伍 羟基积雪草苷 积雪草苷 含量测定(中药)
  • 作者: 崔紫阳 刘朝 程安琪 秦瑞 肖丹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呼吸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研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事实,但是新型烟草制品特别是电子对健康的危害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自2019年不断有媒体报道因电子使用所导致的肺部损伤、甚至死亡的案例,更凸显出目前客观、全面的评估电子对健康危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此本文从电子流行情况,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因电子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及电子对青少年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呼吁尽快建立适于我国的电子研究、评价体系。

  • 标签: 电子烟 人体 健康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右美托定(DEX)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剂,除了在围术期应用外,还应用于门诊检查或治疗中。DEX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患者可进入类似自然睡眠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且易于唤醒;很少发生下颌松弛,无明显呼吸抑制。DEX的其他优势还在于其抗应激反应和潜在脏器保护作用,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小的特点。DEX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暂时性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DEX的另一特点是药效消失相对较慢,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嗜睡和体位性低血压。必须注意的是,DEX不能独立作为麻醉药在全麻术中担当主要的镇痛药和镇静药,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其作用有赖于合理的用法和用量,且作用并非是"全"或"无"的,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肾上腺素能α激动剂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定与依托酯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信阳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 1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0例。对照组应用依托酯麻醉,观察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定复合依托酯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时间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前与术中生命体征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8.55%,542/550)高于对照组(92.55%,509/55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评分低(P<0.05)。术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定与依托酯复合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时间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复合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麻醉效果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敌快(DQ)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急性DQ中毒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确诊的急性D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服毒途径、有无合并其他毒(药)物中毒、服毒量、服毒至本院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入院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住院时间、预后及服毒至死亡时间。结果2019、2020、2021年本院每年接诊首诉急性DQ中毒患者数分别为19、28、51例,其中12例经毒物检测确诊为百枯(PQ)中毒予以排除,最终纳入86例急性DQ中毒患者。其中口服DQ中毒80例,包括单纯DQ中毒70例(存活42例,死亡28例)和混合中毒10例(存活6例,死亡4例);肌内注射(肌注)DQ中毒1例,双眼接触DQ中毒1例,皮肤接触DQ中毒4例,最终6例均存活。经口服毒至本院就诊时间为0.5~96.0 h,平均(8.6±5.8)h;肌注中毒至本院就诊时间为3.0 h;皮肤接触中毒至本院就诊时间晚,平均66.1 h。经口单纯DQ中毒至死亡时间为12.0~108.0 h,经口混合DQ中毒至死亡时间为24.0~576.0 h。70例单纯口服DQ中毒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器官损伤,所有患者服毒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肾损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为显著,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急性口服DQ中毒可造成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与服毒量相关,严重者多在服毒后24 h内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顽固性循环衰竭,36 h内出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严重损伤,随后进展为多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 标签: 敌草快 中毒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病,是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居高不下,也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传统临床干预措施单一而局限。酰胺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酰胺可通过修复线粒体功能恢复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抑制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的激活、抑制促炎介质及抗氧化损伤等机制,在感染和脓毒症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脓毒症的发生机制及酰胺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发掘新的针对脓毒症的治疗方向和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烟酰胺 脓毒症 感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电子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7岁男性电子相关肺损伤的病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VEA)和四氢大麻酚(Δ9-THC)浓度,总结该病例诊断及成功治疗经验。以“Vaping-Associated Lung Injury”“vape”“e-cigarette”“electronic cigarette”“EVALI”“electronic nicotine device”“lung”“injury”“case”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20年7月前报道的EVALI病例文献,并结合文献对目前报道电子相关肺损伤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08例患者中,男149例(71.6%),女59例(28.4%),中位年龄27岁(17~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2例(1%),电子使用中位时间为90 d(2周~3年);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咯血,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痛或腹泻症状者亦多见。胸部CT最多见的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119例,57.2%);共70例患者完善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结果巨噬细胞比例为(49.5±29.8)%,肺泡灌洗液泡沫样巨噬细胞阳性者65例(92.9%),中性粒细胞比例为(34.7±28.7)%,淋巴细胞比例为(10.1±7.4)%,嗜酸细胞为(2.4±3.6)%;共计132例(63.5%)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162例(77.9%)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最小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40 mg,最大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500 mg,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计48例(23.1%),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共计10例(4.8%);202例(97.1%)患者治疗好转,6例(2.9%)死亡。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并加深对电子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该疾病并及时诊治。建议加强对电子的规范管理,避免电子相关肺损伤相似情况在我国发生。关于电子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标签: 电子烟 急性肺损伤 维生素E醋酸酯 电子烟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浆和尿液中百枯和敌快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磷酸盐缓冲液(pH=7)稀释,尿样用磷酸盐缓冲液(pH=7)直接稀释,稀释后的样品经Oasis WCX固相萃取柱萃取。以100 mmol/L甲酸铵+0.5%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HILIC色谱柱分离,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百枯内标法定量,敌快外标法定量。结果百枯和敌快同在10.0~12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4。百枯在血浆和尿液中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98 μg/L和1.00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100.2%~107.3%,相对标准偏差在1.6%~3.3%。敌快在血浆和尿液中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80 μg/L和2.77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3%~93.1%,相对标准偏差在1.8%~5.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能够对血浆和尿液中的百枯和敌快同时进行测定。

  • 标签: 百草枯 敌草快 液相色谱-质谱 血浆 尿液
  • 简介:摘要右美托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等作用。DEX适合于作为麻醉辅助用药,以及PICU的镇痛镇静,并有防治苏醒期躁动、抗术后寒战以及器官保护等作用。本文对DEX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浙江省中学生电子使用的流行水平及其不同性别、学校分布特点,判断电子的流行变化趋势,为青少年电子使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0所中学共7 663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电子尝试使用率、电子使用率等指标,依据浙江省中学生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中学生电子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分别为6.99%和1.45%,电子易感率为4.19%。其中男生电子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易感率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电子吸烟率(2.07%)高于城市(0.48%);职业高中学生的电子尝试使用率和电子易感率最高(13.53%、6.91%),初中学生烟草易感率最低(2.96%);父母有吸烟者的学生组,其电子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易感率相对更高(8.63%、2.19%、5.23%);“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学生组的电子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易感率最高(10.02%、2.54%、6.29%)。多因素分析发现,相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生尝试吸电子比例较低(0.57倍),初中生尝试吸电子比例更低(0.45倍);相对于“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的学生,“一周可支配零钱≤20元”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比例较低(0.49倍);男生、父/母吸烟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比例较高。结论浙江省青少年存在尝试使用电子和使用电子的现象,尤其在职业高中学生中。中学生电子的使用流行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亟需学校重视预防学生电子使用的健康教育,抵制电子信息的传播,减少青少年电子使用的易感人群。

  • 标签: 电子烟 中学生 现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