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房肿瘤整形外科技术(oncoplastic surgery,OPS)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新技术。针对不同象限的肿瘤,均可通过容积移位或容积替代技术,在获得肿瘤安全性保障的同时,有效减少乳房畸形的发生,最大程度维持乳房的美观度。本文通过对乳房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全面介绍,能为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规范合理地开展这项技术提供指导和方向,最终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整形 乳腺癌 保乳手术
  • 简介:摘要合理应镇痛药控制术后疼痛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措施。国内外相关指南均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预防性镇痛、加强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管理等方法控制术后疼痛。但术后镇痛方式和/或镇痛药不合理应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患者对术后镇痛治疗的满意度不高。术前对患者进行镇痛方法和镇痛药使用相关知识教育、对临床相关科室医师加强术后疼痛治疗的继续教育、医院层面设立急性疼痛服务管理组,对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和合理应镇痛药、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镇痛 镇痛药
  • 简介:摘要伴随基因检测的普及,由于遗传性肌肉病均为罕见病,部分诊治医生中出现了“唯基因论”,在遗传性肌肉病的诊断中造成更多的误诊误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应该认识到基因检测存在的不足,重视临床特征对疾病的提示作用,选择正确临床路径,进而选择正确的基因检测方法,让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肌肉病诊断中发挥正确的作用。

  • 标签: 神经肌肉疾病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遗传学技术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临床雾化治疗中的常见困惑,邀请了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疗法过程中的20个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用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对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的部分专家以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大量临床文献为基础,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制定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共识,旨在规范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减少和预防复发。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外用药 病人教育 湿润剂 糖皮质激素类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护理应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该院妇科及肿瘤科收治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宫颈癌放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发泄情绪、保守、消极逃避等消极面对方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障碍消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有效地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消极应对方式,疏解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患者获取良好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整合式心理护理 宫颈癌 放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盲法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化护理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化指标水平、糖尿病管理水平、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用药、运动、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蛋白尿(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个性化护理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血糖控制、药物管理、遵医行为、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常规化护理组〔62.5%(25/40)〕(P<0.05),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常规化护理组〔32.5%(13/40)〕(P<0.05),护理满意度〔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化护理组〔77.5%(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化指标水平,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水平及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常规化护理 2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应于居家患者静脉置管中的成效。方法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待了行静脉留置治疗的居家患者66例,以数字表作为工具,对满足纳入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管的留置天数;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方案应用于静脉留置居家患者,能降低静脉留置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能延长静脉留置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 标签: "互联网+" 延续性护理 居家护理 静脉留置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和慢性心理应激是致残并影响人口健康的两种严重慢性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心理负担,生活质量下降,抑郁和焦虑症状频发。这些疾病之间存在潜在的共同致病因素、细胞机制和信号通路。考虑到这两种疾病患者基数庞大,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因此研究两者在发病机制上的联系,寻找对骨骼和心理健康都有利的治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并发骨质疏松症和心理健康障碍的高危患者。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抑郁症 焦虑症 联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指控干预对老年闭合性骨折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历书写规范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住院的老年闭合性骨折(年龄≥60岁)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61例和非干预组59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药学服务与质控管理干预;非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及常规书写病历。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效果、抗菌药物费用及两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与非干预组比较,干预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49.2%(30/61)]、无指征用药率[4.9%(3/61)]、选药不合理率[6.6%(4/61)]、用药时机不合理率[6.6%(4/61)]、不合理联合用药率[3.3%(2/61)]均低于非干预组[81.4%(48/59)、16.9%(10/59)、22.0%(13/59)、20.3%(12/59)、18.6%(1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13.65、4.49、5.91、4.93、7.33,P值分别为<0.001、0.034、0.015、0.026、0.007);干预组抗菌药物费用[(283.86±59.86)元]低于非干预组[(820.45±136.2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78,P<0.001)。干预组的术前知情告知类文书签署合格率[100%(61/61)],手术记录完成时限合格率[100%(61/61)]高于非干预组[84.7%(50/59)、79.7%(4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7.98、13.79;P值分别为0.005、<0.001)。术前手术替代治疗方案缺失率(0)、术后医患沟通缺失率(0)低于非干预组[11.9%(7/59)、10.2%(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5.68、4.56,P值分别为0.017、0.033)。结论实施综合质控干预模式减少了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规范了住院病历书写;对老年闭合性骨折患者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病历书写规范有较大的意义。

  • 标签: 老年闭合性骨折 Ⅰ类切口 病历书写 抗菌药物使用 药师干预 综合质控员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实施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2~72(50.17±6.15)岁;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3~71(50.23±6.10)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连续性校正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28、8.779、8.187,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4.34±4.32)分、(45.22±4.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22±4.45)分、(53.67±4.56)分(t=7.686、9.158,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相比较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095,P=0.014);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699、5.368、5.608、4.996,均P<0.05)。结论对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后,不仅能加快其康复进度,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降低,还能改善其心境状态,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医护一体化 心境状态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于规范携带胰岛素泵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36例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为试验对象,根据等距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86±1.13)岁]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68例[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75±1.24)岁]采用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儿血糖、体质量、年龄、性别、身高等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护理后血糖水平、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评分、负面情绪以及各项遵医行为,统计各类胰岛素泵负性事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餐后2 h血糖(6.58±1.39)mmol/L、空腹血糖(5.18±0.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2±0.27)%、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39±2.21)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16±3.37)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1、3个月CBI评分(47.36±3.12)分、(42.86±3.3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正确更换部位97.06%(66/68)、每日检查注射部位98.53%(67/68)、每日血糖监测100.00%(68/68)、随身携带备用药品或工具92.65%(63/68)、妥善保存97.06%(66/68),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胰岛素泵负性事件4.41%(3/6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秉持循证护理,能够规范长期携带胰岛素泵的使用,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糖尿病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6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状况调查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和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暴力事件、共情能力预测护士心理应激反应的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79份。结果临床护士1年内遭受过医院暴力的总发生率为58.1%(162/279)。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的临床护士心理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应激反应总分与近1年暴力事件总数、语言伤害次数和威胁次数均有相关性(P<0.05);躯体冲突严重程度、想象、威胁次数与心理应激反应呈正相关(P<0.01),女性出现应激反应更多(P<0.01)。观点采择与心理应激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遭受医院暴力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女性更易发生,共情能力则系针对该反应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护士 心理应激反应 医院暴力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规范儿科护士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临床一线护士,观察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士对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的依从性、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及尿标本耗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循证实践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由0.00%提高至63.16%,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由41.30%提高至76.10%,尿标本耗时由82 min缩短至22.5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规范儿科护士的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提高尿液标本采集成功率,可为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工作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科护士 尿液标本采集 循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4R危机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应急中的效果体现。方法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抽取的65例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危机管理,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发热门诊就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4R危机管理干预。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5.15±5.16)岁;观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45.09±5.05)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诊室环境、温馨提示、护患沟通评分分别为(3.35±1.10)分、(3.64±1.48)分、(3.27±1.14)分、(3.21±1.05)分,均高于对照组[(2.79±1.24)分、(2.95±1.00)分、(2.68±1.05)分、(2.82±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5%(4/65),低于对照组[20.0%(1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P=0.019)。观察组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药物管理、特色护理评分分别为(80.21±6.80)分、(77.62±2.53)分、(92.62±2.83)分、(88.62±5.93)分,均高于对照组[(77.80±3.51)分、(76.21±3.12)分、(91.03±3.42)分、(86.33±4.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采取4R危机管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各个科室借鉴推广。

  • 标签: 4R危机管理 发热门诊 护理应急 效果体现
  • 作者: 王立 孟令丙 徐鸿轩 陈玉辉 尹家文 王倩雯 刘德平 龚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100730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100730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CPS)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NC)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20只雄性ApoE-/-小鼠均予以高脂饮食,随机分为AS组和AS+CPS组。AS+CPS组小鼠通过12周的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方案构建CPS模型。检测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血管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斑块形态。采集小鼠粪便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分析α和β多样性。结果与NC组和AS组小鼠比较,AS+CPS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旷场实验反应箱中心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此外,AS+CPS组小鼠AS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管腔狭窄严重(P<0.01)。AS组和AS+CP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物种组成也发生改变。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AS形成及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丰度下降,有害菌丰度增加,且CPS可促进AS病变并加重肠道菌群紊乱。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慢性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对炎症性肠病(IBD),尤其克罗恩病复杂肛瘘的临床治疗结果令人振奋。目前MSCs的临床前研究备受关注,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高MSCs的疗效。其中,通过使用细胞因子、药物、改变培养基等方法在体外预先处理MSCs以增强其疗效的策略——预处理MSCs的策略已经在包括IBD在内的众多疾病中被证实有效。本文主要就这一策略在IBD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间充质干细胞 预处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对学龄儿童体检效率、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10月接诊的80例学龄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体检采血,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儿童体检效率、心理应激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首次穿刺成功率、配合率、体检效率、儿童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学龄儿童体检时应用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体检效率,减少儿童心理应激。

  • 标签: 标识定位法 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大多数医生在他们职业生涯中都将会出现一些继发的创伤应激。Abi Rimmer整理了以下几位专家提供的建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