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移动通信技术是在现代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通信手段,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了移动通信传输技术,接着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几点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对策,以期增强数据传输质量。

  • 标签: 移动通信 传输技术 维护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油气生产企业数字化建设推进,各类现场仪表采集的实时通过网络上传。本文基于4G无线网络进行生产数据传输的结构设计,并围绕4G无线网络传输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 标签: 4G网络 生产数据 稳定性 数据安全
  • 简介: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逐渐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最终将向无人化方向发展,观测数据也从基础数据采集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地面气象测报数据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如何确保地面气象测报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防止因系统故障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数据遗失,地面气象测报数据的备份工作就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湖北地面观测业务需求,利用GoodSync软件来实现气象数据异地异机的实时同步备份,在地面观测业务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备份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确保观测业务正常运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患者数据实时质量控制(PBRTQC)是一种使用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以实时、连续监测检测过程分析性能的质量控制方法。2020年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PBRTQC工作组建议将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国内临床实验室对PBRTQC的认知、研究与应用尚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PBRTQC的研究进展、运算类型、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行标指南建议、PBRTQC程序建立、性能验证、实施原则、应用现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PBRTQC在国内临床实验室的认知、接受、借鉴和广泛应用。

  • 标签: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 标签: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数据实时质量控制(PBRTQC)方法在实验室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比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5台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中患者白细胞计数及每日新鲜静脉血比对结果,首先应用PBRTQC专业智能软件系统进行参数设置、程序建立及性能验证,选择白细胞计数低浓度(2.5~4.5)×109/L、中浓度(6.0~8.0)×109/L、高浓度(12.0~14.0)×109/L为3个比对浓度范围,分别利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WMA)和中位数法对白细胞计数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并将EWMA和每日新鲜血比对法所得设备间偏差进行比较分析。以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白细胞可比性验证要求允许偏差±7.50%作为白细胞计数仪器间比对相对偏差标准。结果(1)在统计周期共纳入38 313个样本结果,基于本室白细胞计数患者数据建立的EWMA质控法,出现预警结果70个,预警率为0.183‰,误差检出概率为100%,假失控概率为0,EWMA质控效能符合质量目标。(2)以高浓度为例,5台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可比性监测中,每周比对及每月比对时EWMA与中位数法结果符合率为100%(46/46),每日比对中,EWMA可以保持比较稳定的监测效能。(3)在所选自然月中,EWMA法与新鲜血比对法一致率为95.24%(20/21)。结论PBRTQC法可作为室内质控的补充,对实验室内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设备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以降低质量风险和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基于患者样本的实时质量控制方法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 实验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MRI观察不同表面电荷Fe3O4纳米颗粒在血管外膜传输通路中的传输行为。材料与方法6~7周龄SD大鼠12只,分为电中性组、正电荷组和负电荷组,每组4只,以下肢太溪穴为注射位点,分别于注射前后用MRI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3组大鼠的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分析注射后其信号降低的体素点数目、位移和速度的变化来显示传输行为。结果经普鲁士蓝染色病理切片验证。结果注射后,电中性组、正电荷组和负电荷组的磁共振图像中均出现明显信号降低的区域;其中信号降低的体积随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3组信号降低区域增加的速度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3组之间信号降低区域增加的速度明显不同(P<0.05 ),其中,负电荷组的平均速度明显低于电中性组(P<0.01)和正电荷组(P<0.05);3组信号降低区域的累计位移随时间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药物组间与观测时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时间的延长,电中性组(P<0.01)和正电荷组(P<0.05)的累计位移长于负电荷组。普鲁士蓝染色证实Fe3O4纳米颗粒在血管外膜传输通路中传输。结论正电荷和电中性的纳米颗粒在血管外膜传输通路中的传输速度高于负电荷,研究血管外膜传输通路作为给药途径时应考虑表面电荷的影响。

  • 标签: 血管外膜 表面电荷 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病毒检测在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病毒性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实时检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的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污染小等优点。此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和病毒型别的鉴定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核酸载量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电解铝系列电流的不断增大,供电整流设备的运行电流也不断增加,一旦发生事故将对电解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整流设备的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直是一个难题,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厂通过在供电整流系统安装无线测温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电解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铝电解 整流器 汇流母线 铜铝过渡 无线测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时减压方案的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Haldane理论[1],确定适合实时安全减压方案计算的假定时间单位、理论组织分类、氮过饱和安全系数及其选取方法,建立实时安全减压方案的计算方法;通过112只羊次,28个加压方案观察动物出舱后的行为学改变并检测多普勒气泡音。结果出舱后动物均未出现行为学异常,多普勒血流气泡音检测均为零级。结论理论计算得到的减压方案安全可靠。

  • 标签: 假定时间单位 氮过饱和安全系数 安全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绍兴第二医院通过实施病例实时监测,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准确识别与评估医院感染能力,避免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方法通过实施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建立组织框架,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发挥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医院感染及时性。结果2017年、2018年、2019年医院同期新发感染率从2.23%下降至1.31%;例次感染率从2.34%下降至1.37%;感染漏报率从13.82%下降至5.52%。全院ICU“三管”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从干预前的8.99%下降至干预后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P<0.05);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从干预前的5.95%下降至干预后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14%下降至干预后的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41%下降至干预后的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96%下降至干预后的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腰椎内固定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63%下降至干预后的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全院多重耐药感染率从干预前的6.83%下降至干预后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01)。标本送检率干预前(87.49%)和干预后(8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实时监测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实现精确诊断和实时干预、反馈与沟通。结论前瞻性主动监测,即实时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监测数据动态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 标签: 交叉感染 自动数据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 临床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烟草烘烤过程的参数控制对于烟叶的最终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对烤烟过程中的温度等参数指标进行有效地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的保证烤烟过程的科学控制,从而提升烟叶的质量。本文对实时测量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从软件、硬件及最终的标定实验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可以为相关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烤烟 温度 实时测量 控制
  • 简介:摘要主要讨论了光传输设备故障与维护的相关问题,以求为光传输设备综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先从光分路器故障、光发射机故障等入手,讨论光传输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再针对故障现象,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最后,结合上网元控制软件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建立软件控制系统,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光传输设备工作质量。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光传输设备故障处理与设备日常维护中,需要正确认识到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相关措施具有良好得到应用价值。

  • 标签: 光传输设备 故障分析 维护
  • 简介:摘要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是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以确保疫苗安全的必要措施,包括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其中,主动监测能够全面、持续的收集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并验证疫苗安全性信号,已经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主动监测可通过纵向链接多源电子医疗数据库开展分析,数据的快速传输与定期更新,使得接近实时的发现疫苗安全性信号成为可能,这种主动、及时、快速识别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准实时主动监测方法逐渐在国际上兴起。本文通过梳理既往文献,对目前疫苗准实时主动监测的发展现状与方法学原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疫苗安全性的准实时主动监测提供借鉴。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主动监测 准实时 序贯概率比检验
  • 简介:摘要现如今,MVB即多功能车辆总线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级通信网络,这已成为新一代列车通信网的发展趋势。应用MVB就必须满足轨道车辆对数据传输提出的实时性要求。MVB网络的端到端传输延迟主要分为报文分组在缓存器内的平均等待延迟、发送报文分组延迟、介质传播延迟等。而影响发送报文分组延迟的主要因素是报文分组的平均等待延迟受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约束;主设备消息事件请求帧的到达过程服从泊松分布,影响消息数据报文延迟的重要因素是多消息事件并发引发的事件仲裁延迟。根据多次仿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MVB网络的过程数据具有报文分组传输时间确定、报文分组长度对网络延迟影响小等实时特性,但消息数据的报文延迟受网络负载的影响较大。运用排队理论分析主从轮询方式下过程数据的延迟与MVB的轮询周期、通信速率的关系;分析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取代以往的国外经验值来配置网络,而且配置指标更符合实际运行的要求,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设备的测试分析中。

  • 标签: MVB网络 实时性 延迟 性能仿真 车辆总线
  •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广度与数量的爆炸性增长给数据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新时期的数据科学家,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数据科学,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的认识加深将有效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给企业赢取竞争优势。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科学 数据驱动决策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信息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有线广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对有线电视广播的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重点探讨了农村广播电视的共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

  • 标签: 农村广播电视 共揽传输 广播
  • 简介: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对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症大数据的智能算法及应用,探讨重症医学临床实时预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价值。利用人工智能对医疗工作中危重症大量数据集的学习、计算和分析来模拟人类思维,对重症医学临床产生的大量监测治疗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工作中危重症预警的应用必要性、可行性、相关性、数据学习、应用架构等,推动医疗工作中危重症实时预警在临床医学的率先应用。医疗工作中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整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实时预警、精准、科学的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更有效地降低危重症诊疗过程中危及生命的不确定性问题,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人工智能技术与重症医学大数据的完美结合,能为医疗工作中危重症实时预警在临床医学的率先应用提供有利的保障。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工作 医疗大数据 重症医学 危重症预警
  • 简介:摘要病历质量是医院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时监控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病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作者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对电子病历进行实时质控。质控内容包括病历撰写的时效性、完整性,内容的一致性、逻辑性,错别字甄别与病历内涵质量控制等。实践后显示病历缺陷率显著下降、质控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 标签: 信息管理 人工智能 电子病历 病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