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受检者在阅读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RSVP)与其他不同类型视标进行实时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测量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33例,年龄15~28(22.1±4.8)岁,等效球镜度(SE)为(-3.81±1.67)D。试验视标分为以下4类:RSVP、随机字符RSVP、马耳他视标和文本窗。每组视标试验时间为5 min,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红外验光仪进行实时的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的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受检者阅读或者注视不同视标时调节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试验初期10 s内与5 min内平均调节反应值的差异。结果:5 min试验显示,与RSVP、随机字符RSVP和文本窗比较,马耳他视标调节反应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6;t=2.57,P=0.011;t=3.85,P<0.001);注视马耳他视标时,调节变异度大于阅读RSVP和文本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1;t=2.93,P=0.04)。调节微波动能量分析显示,与RSVP相比,注视马耳他视标时低频区能量明显增高(t=30.32,P<0.001);与RSVP相比,阅读文本窗时中频及高频区能量明显增高(t=32.41,P<0.001;t=38.26,P<0.001)。RSVP、随机字符RSVP及马耳他视标在最初10 s的调节反应均高于5 min内调节反应的均值(t=2.30,P=0.028;t=2.45,P=0.020;t=3.71,P=0.001)。结论:阅读或注视不同类型的视标时,人眼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存在差异。阅读或注视持续一段时间后,调节反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初的测量结果无法完全代表持续阅读或者注视时的调节反应。

  • 标签: 视标 阅读 扫视 调节反应 调节微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erre Robin序列征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2例Pierre Robin序列征胎儿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收集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12例Pierre Robin序列征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均表现为小下颌、不完全腭裂、舌后坠,其中单纯Pierre Robin序列征4例,合并其他畸形8例。漏诊1例,为单纯Pierre Robin序列征。结论Pierre Robin序列征在产前具有特征性声像表现,经颜面矢状切面和经口裂腭斜冠状切面扫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Pierre Robin序列征 小下颌 腭裂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胎儿Pierre Robin序列征(PRS),由胎儿MRI诊断并在引产或生后得以证实。PRS在胎儿MRI上表现为小下颌、舌根后坠、气道变窄及腭裂。MRI诊断PRS有较高的敏感性,可诊断胎儿PRS伴随的结构畸形,给予围生期咨询提供一定指导建议。

  • 标签: 胎儿 Pierre Robin序列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小耳畸形的治疗现状是,针对耳廓大部分或者完全缺失的Ⅲ、Ⅳ型小耳畸形患者,治疗方法相对统一——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再造术,且随着技术进步,效果逐渐提升;而针对残耳较大的Ⅰ、Ⅱ型,选择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尚缺乏依据;佩戴矫治器的非手术疗法在小耳畸形治疗中有望发挥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该文基于作者团队的临床实践并结合文献资料,提出了小耳畸形序列化的治疗体系,以期对该病的治疗有所助益。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耳畸形 耳廓再造 序列治疗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云南省师宗县蠓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7月采集自云南省师宗县的74批3 705只蠓虫进行检测,然后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ALIGN进行序列比对和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采集74批蠓虫样品中3批标本(SZC33、SZC42和SZ625C8-2)扩增出600 bp左右大小电泳条带;经过对以上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ZC33和SZ625C8-2样本获得西藏环状病毒序列,而SZC42样品测序失败;对SZC42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挑取5个克隆进行测序,5个克隆均获得一段长为58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序列,经BLASTx比对发现这5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美国蚊虫中发现的星状病毒样病毒(culex bastrovirus-like virus, CAVL)的非结构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蠓虫(SZC42)样本检测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美国蚊虫中检测到的CAVL(NC_040647)、巴西污水中检测到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AV)(MF042208)以及越南蝙蝠检测到的AV(NC_032426)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但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云南省蠓虫中发现的SZC42病毒序列为星状病毒序列

  • 标签: 蠓虫 星状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 MRI使用单次屏气快速场回波平面回波成像(TFE-EPI)序列行非增强冠状动脉MRA(CMRA)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10月前瞻性入组2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单次屏气TFE-EPI序列和自由呼吸快速场回波(TFE)序列非增强CMRA。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采集时间。使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分析评价两组不同部位血管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伪影及变形、血管锐利度。评价血管包括主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支近段。结果单次屏气TFE-EPI序列的采集时间[(16.3±2.2)s]比自由呼吸TFE序列[(466.9±101.3)s]缩短了9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9,P<0.01)。两者各部位血管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中段CNR明显优于TFE序列(Z=2.65,P=0.008)。在图像伪影及变形的比较中,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中段优于TFE序列(Z=2.00,P=0.046)。在血管锐利度的比较中,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近段和中段优于TFE序列(Z=3.88,P<0.001;Z=3.42,P=0.001)。结论单次屏气TFE-EPI序列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大幅缩短采集时间,在非增强CMRA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与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脂肪抑制(FS)-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比较,探讨多采集可变共振成像组合-层面选择技术(MAVRIC-SL)反转恢复(IR)序列图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中植入金属固定物的患者术后复查中减少金属伪影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至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7例行ACLR金属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FSE序列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扫描。选取伪影最大层面,勾画ROI,记录植入物的伪影面积,记录伪影影响层数,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同时对图像的伪影程度(门型钉伪影程度及其对周围结构诊断的影响)、可测量性(门型钉上缘与移植物胫骨入口下缘距离的可测量性)及其他伪影程度(扫描范围内,除门型钉外是否存在影响结构观察的其他金属伪影)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 M检验比较定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图像间伪影面积、伪影层数和S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成对比较结果显示MAVRIC-SL IR图像的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和层数均小于、SNR高于FS-T2WI和PDWI(校正后P均<0.05)。FS-T2WI、PDWI和MAVRIC-SL IR序列图像间3项内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成对比较结果显示MAVRIC-SL IR序列的伪影程度评分低于、可测量性和其他伪影程度评分高于FS-T2WI和PDWI(校正后P均<0.05)。结论在有金属植入物的ACLR患者术后MRI中,MAVRIC-SL IR序列可有效减少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辅助常规FSE序列FS-T2WI和PDWI进行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去金属伪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的3D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与常规2D-FLAIR序列对脑白质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40例同时行头部CS 3D-FLAIR序列和2D-FLAIR序列扫描的脑白质病患者。客观分析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并由2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图像整体质量和脑白质病灶个数进行评估。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S技术可以将3D-FLAIR序列的采集时间缩短到与2D-FLAIR序列相当。CS 3D-FLAIR序列和2D-FLAIR序列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P=0.24;Z=-1.92,P=0.14)。CS 3D-FLAIR序列的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和显示脑白质病灶个数显著优于2D-FLAIR序列(Z=-3.99,P<0.001;Z=-3.75,P=0.006)。CS 3D-FLAIR序列对第四脑室层面的搏动伪影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扫描时长相当的情况下,CS 3D-FLAIR序列图像整体质量好,可抑制搏动伪影,比2D-FLAIR序列更利于脑白质病变的检出,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压缩感知 脑白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蚊虫样本中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丰富四川省西南部地区虫媒病毒的活动规律和病毒遗传特征的研究数据。方法2018年6月对采集自西昌市3个村不同猪圈环境中的三带喙库蚊提取核酸,使用云南环状病毒属、版纳病毒属、西藏环状病毒属(S7、S10)、黄病毒属、甲病毒属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对阳性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9 012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对采集到的三带喙库蚊分88批次进行扩增,分别检测出2株乙型脑炎病毒(JEV)、7株版纳病毒(BAV)、7株西藏环状病毒(TIBOV)和1株云南环状病毒(YOUV),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7株新检测病毒株均与云南分离株遗传关系接近,2株JEV位于GⅠ-b进化支;7株BAV为A2进化分支;7株TIBOV中,6株位于同一进化支;1株TOUV与云南分离株在同一进化支。结论西昌市的三带喙库蚊中存在携带JEV、BAV、YOUV及TIBOV等病毒的可能,其中JEV为GⅠ-b型病毒,BAV为A2型,为西昌市虫媒病毒的检测及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虫媒病毒 分子诊断检测技术 遗传 库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EPI-DWI)和梯度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gradient and spin echo DWI,GRASE-DWI)在颅脑MRI中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临床怀疑为脑梗死的患者。扫描序列为T2WI-TSE、T1WI-TSE、单次激发EPI-DWI和GRASE-DWI。两位神经放射学医师采用双盲法,运用5分法分别评估EPI-DWI和GRASE-DWI图像。评价指标包括图像清晰度、变形和磁化率伪影。对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比较两种DWI图像的ADC、T1WI-TSE与两种DWI的融合图像的不匹配距离、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使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4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33例诊断为为脑梗死。GRASE-DWI的变形和磁敏感伪影均小于EPI-DWI (P<0.05),两种DWI图像清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Kappa=0.67、0.61、0.69、0.71),GRASE-DWI的SNR和CNR均低于EPI-DWI (P<0.05),SIR无显著性差异(P=0.08),GRASE-DWI的正常脑组织和梗死区的ADC值均高于EPI-DWI (P<0.05)。GRASE-DWI与EPI-DWI的错位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RASE-DWI可以通过减少敏感伪影和变形,显著提高DWI图像质量。

  • 标签: 扩散加权成像 梯度自旋回波 平面回波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技术 卒中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不典型,从无症状到发热、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均可发生。快速、准确的新生儿肠道病毒检测对于临床诊治非常重要。本文对新生儿肠道病毒核酸序列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婴儿,新生 肠道病毒 核酸
  • 作者: 王成玲 王嘉正 刘志国 徐帅 朱雄 李欢 王晓霞 邱小彤 魏孔娇 范仕弘 韩李超 李振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心实验室 572000,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 8500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 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 标签: 纹带棒状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管家基因 序列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参数后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motion-sensitized driven-equilibrium, MSDE)序列对颅内血管壁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65名受检者采用优化前、后MSDE序列进行头颅MR扫描,主观评估优化前后整体图像质量和主要颅内动脉节段的管腔管壁成像质量,并客观测量脑白质、脑灰质、脑脊液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比较优化前后两组图像的差异。结果参数优化后MSDE序列扫描时间由4 min 4 s缩短至2 min 29 s。优化后脑白质、脑灰质和脑脊液的SNR及CNR值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图像质量、右侧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右侧颈内动脉C1段、双侧颈内动脉C4段、双侧大脑后动脉P2段的管腔管壁优化后图像质量优于优化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数优化后的MSDE序列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提升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内血管壁,满足诊断要求。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运动敏感驱动平衡 参数优化 颅内血管壁 黑血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不存在电离辐射,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检查,但人体存在一些T2值超短的物质,如骨皮质、肌腱、韧带、肺组织等,使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无法对这类组织进行成像。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hort echo time,MRI-UTE)序列的应用使短T2组织成像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MRI-UTE序列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短T2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前列腺图像质量,以选择最优化的前列腺MR弥散成像扫描方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10月前列腺MRI检查的60例患者,均行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根据Likert评分分别对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图像的清晰度、图像失真和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另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技术人员分别手动勾画60例患者的前列腺轮廓,并计算出该区域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图像清晰度、失真和伪影的主观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ZOOMit DWI序列的清晰度最好,失真最小,伪影最少。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SNR (b=50)、SNR (b=1400)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序列的CNR (b=50)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左右径、前后径/左右径比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OOMit DWI序列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可以作为前列腺MRI弥散成像的首选序列

  • 标签: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序列 失真 信噪比
  • 简介:摘要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随访,其产生的多个观测值之间相互关联,常导致时依性混杂,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一般不满足传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应用条件。序列条件平均模型(SCMM)是一种可以处理时依性混杂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对SCMM的基本原理、步骤及特点进行概括。

  • 标签: 序列条件平均模型 时依性协变量 倾向评分 广义估计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价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对儿童大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名临床症状提示大脑静脉血栓或已被诊断大脑静脉血栓的儿童病例,25名儿童均在3.0 T磁共振仪上扫描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和三维磁共振增强静脉血管成像序列(3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CE-MRV),其中10名儿童还扫描了颅脑常规MRI和相位对比法三维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3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MRV)序列。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医生独立双盲阅读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图像进行大脑静脉血栓诊断,诊断参考标准基于最后的临床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3D Brainview T1W序列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将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获得的最终诊断结果与参考标准对比,分别计算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 CI。结果3D Brainview T1W序列具有非常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0.95);3D Brainview T1W序列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1%/99.6%和91.4%/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D Brainview T1W可直接观察血栓,提供的血栓细节及诊断信息更多。结论3D Brainview T1W能够直接观察到血栓,在儿童大脑静脉血栓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静脉窦血栓 大脑静脉血栓 卒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与敏感度编码技术的3D mDixon序列以及3D Vane序列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 MR对23名健康志愿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分别采用自由呼吸3D Vane、屏气3D mDixon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与3D mDixon Compressed SENSE (CS,压缩感知)序列进行上腹部MR扫描,按照上述技术分为A、B、C组。由2名观测者分别对肝脏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并在肝门水平肝脏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及其相应层面同一相位方向的右侧竖脊肌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三组图像肝脏及竖脊肌的信号值(signal,SI)、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值,分别计算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分别使用Wilcoxon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对三组肝脏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SNR、CNR及三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观测者对A、B、C三组图像的客观测量数据与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和ICC值均大于0.75)。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0.56、4.7±0.56、4.7±0.56。B、C组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的SNR、CNR分别为8.03±3.08、29.25±7.08、29.25±7.08、8.03±3.08;15.75±5.37、43.89±10.30、40.27±12.49、11.37±5.42;16.95±5.48、46.55±10.47、46.56±10.48、16.95±5.48。B、C组图像肝右叶前、后段的SNR、CNR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图像肝左叶内、外段SNR、CNR也均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图像肝右叶前、后段、肝左叶内外段的质量评分及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Vane的扫描时间为111 s;相对于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扫描时间缩短约15.3% (15.1 s与13.1 s)。结论相对于自由呼吸3D Vane序列,屏气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与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提高图像质量,并且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而CS技术可以进一步缩短扫描时间(减少约15.3 %),对于难以坚持屏气15 s以上的患者的肝脏扫描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3D mDixon 压缩感知 肝脏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向来就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正确的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然而由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非常繁杂,偶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标本缺失、张冠李戴、蜡块内混入其他组织等病理技术上的差错。法医物证中的个体识别除了广泛用于灾难事故、交通事故和失踪人口的身份认定、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同一认定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如医源性的病理切片、蜡块的同一认定,肿瘤组织来源的确认,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供体与受体的基因型比对等。该文就其中心鉴定的3个案例做一分析,并谈谈如何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图谱甄别正确的组织病理标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期行下颌骨牵引成形术的皮罗序列征患儿的病例特点,为围术期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确诊为皮罗序列征的新生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需要的呼吸支持种类,分为3组:有创辅助通气组、无创辅助通气组、氧疗/体位疗法组。根据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情况,分为联合镇静镇痛组(枸橼酸芬太尼联用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和单用镇静组(单用咪达唑仑)。结果共收治31例患儿,其中接受下颌骨牵引成形术22例,手术年龄为(22.09±8.42) d。术前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组11例,无创辅助通气组5例,氧疗/体位疗法组6例,3组比较,严重气道梗阻比例(81.8%比60.0%比0)、喂养困难比例(100.0%比80.0%比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喉软化率(63.6%比20.0%比33.3%)、术前体质量增长不良率(81.8%比80.0%比66.7%)、术后上机时间[(7.5±3.4) d比(7.2±5.3) d比(6.9±4.1) d]和住院时间[(36.3±9.3) d比(34.1±0.3) d比(33.8±7.5)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联合镇静镇痛组9例,单用镇静组13例,联合镇静镇痛组与单用镇静组比较,脱管率低(0比15.4%),住院时间短[(32.3±5.2) d比(39.8±7.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上机时间[(7.4±3.9) d比(7.6±4.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道梗阻缓解率为100%。结论皮罗序列征患儿在新生儿期行下颌骨牵引成形术效果良好,严重气道梗阻患儿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较轻度梗阻患儿无需延长,术后镇静镇痛管理可降低脱管率。

  • 标签: 皮罗序列征 下颌骨牵引成形术 围术期 婴儿,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