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作者: 吴朝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宜宾市珙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500
  • 简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在施行剖宫产过程中,麻醉师必须对孕产妇进行麻醉。

  • 标签: 剖宫产;麻醉
  • 简介:摘要随着年龄的增加,痴呆患者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这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在一些高收入的国家,人们发现经过年龄调整后的痴呆症发病率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或许能降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为了优化痴呆预防策略,在本项基于英国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作者评估了虚弱、健康生活方式和多基因风险评分与入院记录和死亡登记数据中记录的全因痴呆事件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最终纳入196 123名60岁以上的研究对象,在2006—2010年开始对受试者进行基线评估,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分别在2017年3月、2016年10月和2016年2月结束随访。为了评估虚弱和痴呆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作者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估计虚弱指数与痴呆症发病率之间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确定虚弱的差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基因风险评估的交互作用和亚组分析来评估虚弱是否能调节多基因性痴呆风险的表达,并且还考虑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协变量。结果显示,高度虚弱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HR(95%CI)值为3.68(3.11~4.35),与遗传风险无关。虚弱介导了健康生活方式与痴呆风险之间44%的关系,间接效应HR(95%CI)值为0.95(0.95~0.96)。高遗传风险和高虚弱的受试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是低遗传风险和低虚弱受试者的5.8倍,HR(95%CI)值为5.81(4.01~8.42)。较高的遗传风险对低虚弱者的影响最大,HR(95%CI)值为1.31(1.22~1.40),但对高度虚弱的患者没有影响,HR(95%CI)值为1.09(0.92~1.28)。虚弱与痴呆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并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诱发痴呆症。

  • 标签:
  • 作者: 杨晓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壁山区中医院,重庆402760
  • 简介:无痛消化内镜技术是通过应用舒芬太尼、异丙酚、咪达唑仑等多种药物,无痛消化内镜技术可以有效抑制中枢神经体系的反应,提升疼痛阈值,使病人在健康愉悦的自然环境下,轻松完成胃肠镜检查,从而达到无痛、健康、舒服的诊断效果。使用无痛消化内镜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耐受度,减少诊断流程中所受的伤害,改善病人的舒适度,但是由于镇痛药物本身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再加上操作过程中受病人自身因素和护理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无痛消化内镜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了减少无痛消化内镜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应该加强对其风险的评估,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无痛消化内镜;风险评估;护理
  • 作者: 杨建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武定县妇幼保健院,云南 武定651600
  • 简介: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以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风险预防措施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各组50例。结果:计算观察组出错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即4%和6%,满意度计算后为96%;计算对照组出错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即16%和20%,满意度计算后为80%,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时进行风险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产科;常见风险;预防;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方法:研究以设定范围2021年12月-2023年1月展开,纳入观察对象46例儿科静脉输液患者入组,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被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n=23),一组被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23),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输液治疗期间感染、局部血肿、静脉炎、回血致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需予以患者风险护理管理,以有效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因素;对策
  • 作者: 冯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情况,酌情讨论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回顾二零二零年一月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期间入住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的七百五十九名患者的护理记录。然后分析和总结所有护理风险案例的实施分布,讨论触发因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结果:共分析七百五十九例患者,其中六十八例存在护理风险,可能的护理风险为百分之八点九六。重大风险事件包括用药错误、送错分析样品、患者跌倒等。其中跌倒占百分之三十八点四五,风险发生概率最高。结论:分析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认为主要是由于患者跌倒所致的,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通过干预日常护理行为,向患者传递自我保护的重要哦行,共同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风险事件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 作者: 吴永红,周艳,蒋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镇江212000
  • 简介:目的:探析腹部肿瘤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腹部肿瘤内科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因素,并给予预防对策,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腹部肿瘤患者在护理流程中的分享实施分析,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建议在临床进行分析以及推广。

  • 标签: 腹部肿瘤;护理风险因素;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行外固定支架患者(n=300)的资料,以术后病例记录中是否发生针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赋值法构建风险预测等级分级。结果300例骨外固定支架患者中,发生针孔感染者103例(34.33%),未发生感染者197例(65.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OR=4.726(糖尿病、肺部感染之一)、17.053(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之二)]、术后白蛋白水平[OR=0.082(<25 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OR=3.715(>90~120 g/L)、9.720(>60~90 g/L)、7.338(30~60 g/L)]、术中出血量[OR=2.196(200~400 ml)、OR=3.256(>400 ml)]及消毒液类别[OR=3.897(氯己定)、3.625(碘伏+氯己定)]是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出模型≥7分为高风险组,5~6分为较高风险组,4分为中风险组,3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为较低风险组。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骨科外固定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外固定感染风险提供参考,尽早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骨科 外固定器 针孔感染 等级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近年来,家庭护理行业日益兴起,政府部门和护理人员自身对家庭护理的安全均十分重视。目前国家及地方尚未出台相应的文件,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就单独或隔离作业、交通、人体工程学、生物、物理、社会心理6类家庭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职业损伤,并从人、机、物、环等方面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家庭护理人员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及防范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家庭护理 职业危害 风险
  • 简介: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排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为对照组,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40例为观察组,给予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投诉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风险及护理管理对策之后其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风险及护理管理对策之后其投诉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护理消化内科患者,通过分析常见的护理风险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能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的投诉率,提高综合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 作者: 陈娜 李晶宇 崔琳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生殖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其所带来的孕期和产后母婴并发症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提示辅助生殖后代单卵双胎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这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甚至对子代远期健康都存在深远影响。本文对有关辅助生殖子代单卵双胎发生率和诱导排卵、卵子及胚胎操作、体外培养等因素对单卵双胎发生率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深入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减少单卵双胎的发生提供潜在干预靶点。

  • 标签: 双胎,单卵 生殖技术,辅助 受精,体外 囊胚移植 内细胞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构建肺功能异常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于2021年4月,选取2020年常州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中涉及粉尘的47家企业的4 255名工人,采用logistic回归对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年龄(OR=1.03,95%CI=1.02~1.05,P<0.001)、体检类别(OR=4.52,95%CI=1.69~12.10,P=0.003)、粉尘类别[与煤尘比较,水泥粉尘(OR=3.45,95%CI=1.45~8.18,P=0.005);矽尘(OR=2.25,95%CI=1.01~5.03,P=0.049)]、血压(OR=1.63,95%CI=1.22~2.18,P=0.001)、红细胞(OR=1.94,95%CI=1.08~3.48,P=0.027)、肌酐(OR=0.08,95%CI=0.05~0.12,P<0.001)、日接触时间(OR=1.06,95%CI=1.01~1.12,P=0.034)以及总尘浓度(OR=1.29,95%CI=1.08~1.54,P=0.005)是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风险预测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阈值概率超过0.05时进行肺功能异常干预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对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进行风险预测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粉尘 肺功能 影响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89~0.901,Z=12.40,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骨科患者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认知障碍 痴呆 自理能力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的出现有效阻止了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的进展,改善了预后,推动了风湿性疾病治疗格局的革新。但该类药物也具有诱发感染、恶性肿瘤和药物免疫原性等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类DMARD上述潜在风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国内相关研究和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抗风湿药 生物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作者: 董菊,买雯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伽师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新疆喀什地区844300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医学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 2022年12月的48例老年医学科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均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医学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安全风险、护理操作风险,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明显,能预防护理风险,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医学科;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 作者: 王菊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江油62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精神科;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疟疾输入风险提供参考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初步建立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国内18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展开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打分,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系数,筛选指标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权威系数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13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最终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2%(13/18)和100%(13/13)。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2和0.25,均具有显著性。指标体系重要性评分、可操作性评分、熟悉程度评分和判断依据评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分别为0.938、0.945、0.983、和0.962。各二级指标条目下归一化权重值居第1位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境外感染风险中的入境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0.048 1)、虫媒特征中的当地媒介能量(0.019 8)、自然因素特征中的当地海拔(0.028 5)、外部暴露风险中的来源国抗疟药物可及性(0.034 2)、境内传播风险中的当地与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关系(0.050 1)和内部防控能力中的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0.044 6)。结论所构建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其输入后再传播、巩固疟疾消除成果提供参考工具。

  • 标签: 输入性疟疾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淮安第一医院食管外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 509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两层,每层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人群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测试集人群用于验证预测模型。结果1 509例患者中男1 067例(70.71%),女442例(20.29%);年龄41~91岁,平均(68.76±7.15)岁。术后新发房颤247例(16.4%),未新发房颤1 262例(83.6%)。训练集1 039例(68.9%),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肺部感染、使用有创呼吸机、胸腔积液需要额外引流是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训练集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737~0.812,P<0.001),提示模型预测区分能力较高。校正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P=0.796,提示模型预测能力的一致性好。测试集470例(31.1%),将上述预测模型带入测试集人群中,结果显示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95%CI:0.719~0.826,P<0.001),提示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人群中仍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结论年龄、性别、BMI、肺部感染、使用有创呼吸机、胸腔积液需要额外引流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及时预测、预防和管理术后房颤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新发房颤 预测模型
  • 作者: 王美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上海市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200231
  • 简介:目的:针对建立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系统的意义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系统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组使用最新建立的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与营养风险评估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评估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系统,可根据系统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有效减少营养不良发生率,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系统
  • 作者: 刘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2-15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22期
  • 机构: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通226001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50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方式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模式,探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16.00%,(P<0.05)。结论:通过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切是一种有效方法且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院内感染;风险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