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电力通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标准化为手段提高电力通信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已成为促进行业规范管理、推进网络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电力系统通信标准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和电力标准体系架构研究,结合当前电力建设对通信标准的需求,提出基于电力通信业务流程的电力通信标准体系方案,并根据未来电力业务发展方向,提出电力通信标准重点研究方向和“十三五”工作建议。

  • 标签: 电力通信 存在问题标准体系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therapeutic hemapheresis)是指通过设置血细胞分离机相关程序,采集患者血液后,进行病理成分分离、去除或置换,同时对患者进行正常血液成分的回输和适当补充血液制剂或替代溶液,去除或减少血液中病理性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临床治疗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佳、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难治和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专家共识(第2版)》是在第1版《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专家共识》基础上,笔者通过2年临床实践进行修正、完善,进一步对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进行规范性术语定义而成。笔者拟从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适应证分类、技术方案、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相对禁忌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该技术的临床开展提供规范化指导,同时为临床医师在采用该技术治疗相关疾病过程中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成分去除法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适应证 不良反应 技术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检测基因变异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本文回顾和概述了美国医学遗传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导和规范NGS和NIPS临床应用的相关文件的发表和更新过程,这包括提出并更新专家共识性质的政策和立场声明,用于指导NGS技术的应用和变异解析,建立具有循证基础的实践资源以及标准指南来规范诊断和筛查,及时更新相应的文件和标准指南等。ACMG的这些文献对中国同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中美在人群致病基因变异频率、社会经济状况和医疗实践方面的差异,直接采用这些文件和标准指南可能不切实际。希望本文有助于基于中国人群体的遗传病数据,结合国内对NGS技术的应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规范的NGS和NIPS的指导文件和标准指南,为遗传病患者及亲属提供优质、高效而安全的临床服务。

  • 标签: 二代测序 全外显子组测序 无创产前筛查 政策和立场声明 实践资源 技术标准和指南
  • 简介:摘要根治性切除仍是可能治愈胃癌的主要手段。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方式,局部淋巴结受累及的风险随着胃壁的浸润深度而增加。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步骤。目前,远端胃癌D2根治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因此,在4K腹腔镜平台基础上,普及、推广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手术操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对提升广大胃癌外科医师的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诊断与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清扫 技术标准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由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pCNV)导致的基因组病是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遗传学病因。近年来,随着基于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的完善以及大样本数据的积累,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胎儿pCNV疾病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国内对此技术的规范应用亟需专业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本组专家就筛查的目标疾病和全流程临床规范应用细节达成技术共识,以期达到NIPS筛查pCNV疾病规范应用的目的。

  • 标签: 无创产前筛查 基因组病 致病性拷贝数变异 技术标准
  • 简介:摘要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方式仍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虽然近30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结肠癌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概念,淋巴结清扫范围存在争议,手术入路未统一。为此,笔者根据我国《结直肠癌4K腹腔镜手术操作标准专家共识(2020版)》、日本第9版《大肠癌处理规约》、日本2019版《大肠癌治疗指南》以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指南(2018版)》对中日4K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规范及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 标签: 结肠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清扫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外科治疗领域,腹腔镜胃癌手术指征也在不断扩展。基于CLASS-01的研究结果,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已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推荐手术方式之一。随着胃上部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比例逐渐上升。但是,由于肿瘤复发风险高和术后严重胃酸反流症状,近端胃切除术的手术指征越来越严格。考虑到腹腔镜的微创优势,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众所周知,淋巴结清扫是标准胃癌根治术的关键步骤,根据日本胃癌协会(JGCA)胃癌治疗指南,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近端胃切除术联合D1(第1、2、3a、4sa、4sb、7组淋巴结)或D1+(D1淋巴结+第8a、9、11p组淋巴结)淋巴结清扫。笔者就近端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进行阐述,并对腹腔镜近端胃癌淋巴结清扫技术标准进行解读。

  • 标签: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 淋巴结清扫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的技术难度高,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团队密切配合,根据根治标准,规范清扫淋巴结的范围,借助4K腹腔镜系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精准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儿童视觉筛查对于潜在眼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其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儿童视觉筛查的主要目标为屈光不正、斜视、弱视及其危险因素,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视力测试和仪器辅助的视觉检查(摄影验光仪、自动验光仪、小儿视觉扫描仪等)。直接视力测试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成本低廉,但对儿童年龄和配合度有要求。仪器检查覆盖受试者范围大,敏感性高,但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成本较高且易造成过度转诊。目前虽无统一的视觉筛查方案,但对各年龄儿童能进行的筛查项目、转诊标准和危险因素等有较为明确的共识。要做到儿童视觉筛查的普遍化、规范化,很多方面仍需努力和完善。(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23-130)

  • 标签: 儿童 视觉筛查
  • 简介:摘要标准物质是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而质谱技术作为一种临床检验新技术,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同样需要区分标准物质的不同作用,合理选择并应用于测量方法确认、校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从标准物质在临床质谱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标准物质在测量方法确认、校准物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 标签: 标准物质 临床质谱技术 应用
  • 作者: 谢静远 欧阳彦 陈靖 丁峰 顾乐怡 朱立峰 冯东雷 宋艳艳 俞章盛 任红 陈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肾脏病研究所,上海 20002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4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上海 200025,上海信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生物统计教研组,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标准数据集是实现IgAN临床信息结构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将有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临床信息的整合利用。为此,上海IgAN专家协作组编写了这部《IgA肾病标准数据集》。方法参考国内信息标准,结合相关领域内的指南、数据规范及专家共识,以电子病史档案为基础,将患者身份标识号作为系统主键进行信息收集。通过对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进行规范,确保管理系统在数据与信息交换、数据协同与共享上的标准化,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本标准数据集共包括607个数据元,8个模块,分为患者信息、病史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肾脏病理、药物治疗、随访。各模块又由子模块名称、数据元名称、英文名称、定义、值域、参考标准等组成。同时,质量控制体系被制定,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安全性等多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数据的高质量与安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gAN标准数据集,将有助于国内IgAN临床信息的结构化和标准化。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标准数据集 医学大数据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整合
  • 简介:摘要中医古籍分类方法标准化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通过历代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制定《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古籍分类的三级类目与入类原则,主要由基本大类、三级类目表、入类原则与示例及使用说明等部分组成。

  • 标签: 古籍专题(中医药) 分类标准 古籍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59±2.32)%,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1.14%、10.78%和10.39%;标准汤剂迷迭香酸平均含量为(18.99±9.74)mg/g;平均转移率为(60.58±7.87)%;3批配方颗粒含量分别为7.40、7.49、7.09 mg/g,转移率分别为52.06%、50.10%和50.40%。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标识出9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2个指纹峰分别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4、0.973和0.952。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一致,该方法可为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迷迭香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极其重要组成部门,要切实落实计量法、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发挥其质量监督作用。为了更好履行其监督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就必须要实现其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以大幅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本文就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进行讨论,希望能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信息化 标准化 质量技术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pRIFLE标准、KDIGO标准用于诊断小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准确性。方法连续回顾性选择8岁以内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375例,分别依据pRIFLE和KDIGO标准,诊断患儿术后AKI发生情况及其分级,对预后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等),比较不同AKI分级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两种不同标准诊断AKI时,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14 d)的危险因素。对采用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患儿,进一步采用pRIFLE标准确认,并对诊断为AKI和非AKI患儿的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标准诊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时,其发生率分别为56.8%(pRIFLE标准)和40.0%(KDIGO标准)。根据两种标准诊断的AKI均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非AKI(AKI 0级)患儿相比,AKI患儿预后各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的水平均升高(P<0.01)。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225例患儿中,根据pRIFLE标准诊断AKI 63例和非AKI 162例,而AKI和非AKI患儿的术后转归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的诊断,pRIFLE标准的灵敏度偏高,而KDIGO标准的准确性更优。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诊断 参考标准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法乐四联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三大质量指标的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8批不同产地的紫苏梗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8批紫苏梗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建立紫苏梗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计算二者特征图谱的相似度。结果紫苏梗标准汤剂出膏率为(7.16±1.9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5.52%、5.25%和5.34%;标准汤剂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平均总含量为(12.06±3.37)mg/g;3批配方颗粒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总含量分别为5.52、5.82、5.77 mg/g。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特征峰,指认出其中3个特征峰,分别为咖啡酸、N-阿魏酰真蛸胺、迷迭香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995、0.997。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相一致,该方法可为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紫苏梗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中医药信息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标准的研制是全球范围内促进中医药信息研究与应用协同发展的需要,对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13年来对中医药信息模型ISO标准的研制体会,从研制背景、研制平台、国际性及标准的分类研制情况几方面展开介绍与讨论,确定了中医药信息模型ISO标准独立于现代医学信息模型标准之外的必要性、在大科学平台上开展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及健康信息学专家参与标准研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国际协调及国内协调的要点,强调了兼顾整体布局和新领域开拓,以及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医药 国际标准 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