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初步探索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言语流畅下降的脑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纳入20例MCI患者(MCI组)及16 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入组前分别采集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rs-fMRI)数据。采取ALFF分析方法,比较MCI组与健康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差异,并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观察ALFF变化的脑区与言语流畅测试量表的相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CI 组患者右侧岛叶/颞上回ALFF降低(高斯随机场校正,voxel P<0.005,cluster P<0.05)。未发现ALFF升高脑区。降低的ALFF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基础版的流畅测试有显著的正相关(rs=0.500,P=0.025)。结论MCI存在右侧岛叶/颞上回大脑活动降低,可能是患者言语流畅下降的原因。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言语流畅性下降 岛叶 颞上回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探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青少年在言语流畅任务中各个脑区氧合血红蛋白反应特征及差异。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纳入29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26名健康青少年(健康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并应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进行言语流畅任务,测量前额叶及两侧颞叶氧合血红蛋白相对浓度变化。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性别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言语流畅任务中,青少年抑郁组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及左侧颞叶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与健康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颞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9.179(-22.231,4.789)]明显低于健康组[12.754(-9.438,3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8.00,P<0.05)。青少年抑郁组右侧颞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无相关(r=0.092,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患者在进行言语流畅任务时右侧颞叶区功能低于健康青少年,为进一步研究抑郁情绪及部分认知灵敏损害与右侧颞叶功能的关系提供依据。

  • 标签: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 言语流畅性任务 青少年抑郁 认知功能 氧合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对其图片命名速度、图片命名正确率和音位流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2例。2组患者均进行语言训练和图片命名训练,观察组在图片命名训练的同时给予左侧背外侧前额叶tDC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假tDC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图片命名速度和正确率,以及音位流畅测试。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高频词的准确数和反应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高频词的反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低频词的反应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音位流畅为[7.50(4.50,8.75)]个,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tDCS,可以促进其大脑网络词汇检索的处理,加强患者的执行控制功能。

  • 标签: 经颅直流电 背外侧前额叶 失语症 音位流畅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TBS)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失语症疗效。方法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64例非流畅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tDCS联合cTB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刺激,假刺激部位、治疗模式、治疗时间都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均治疗1次/d,每周6次,连续5周。治疗前后均使用汉化版西方失语成套量表及功能独立量表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失语商(AQ)、操作商(PQ)和大脑皮质商(CQ)评分变化及功能独立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AQ、PQ、CQ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都有效,但治疗组治疗后的AQ、C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功能独立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改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cTBS刺激语言双模通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失语症 语言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和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患者前额叶激活特点。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脑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采集并比较69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和68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在言语流畅任务下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受试者前额叶激活的相关。结果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患者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区和眶额皮质区检测通道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而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单相抑郁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双相抑郁患者和单相抑郁患者在前额叶外侧区和眶额皮质的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和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的激活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存在差异。

  • 标签: 谱学,近红外线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以监视并控制地铁中所有设备,对于地铁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系统的可靠、可用、可维修、安全含义作出简要阐述,然后结合实例,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可靠、可用、可维修、安全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 可靠性 可用性 可维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正常卵巢体积的比值、卵巢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体积与复位前体积的比值。统计保守手术后患儿卵巢保留成功率、血栓发生率、再扭转发生率、腹疼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肿瘤恶变率。结果71例卵巢扭转患儿接受了保守手术治疗,年龄为(6.51±3.98)岁,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从发病开始到接受手术的时间为(43.91±17.37)h。本组患儿腹疼的发病时间和缺血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r=0.85,P<0.01)。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扭转卵巢复位术。所有复位卵巢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2例患儿出现一过发热,所有患儿腹疼的症状和体征术后均逐渐消失。所有复位的扭转卵巢随访过程中未发生再扭转。69例非恶性肿瘤卵巢扭转复位后,随访观察未发现恶变情况。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卵巢再扭转或者因保守手术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需要的非计划二次手术。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提示卵巢保留的成功率达98.60%。结论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保守手术挽救卵巢策略具有可行,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指南规范,术前需与家属充分沟通、解释病情,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标签: 卵巢扭转 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 卵巢扭转复位术 卵巢肿瘤剥除术
  • 简介:摘要28岁女性患者,低热,胸闷气促,胸背部剧烈疼痛10天。肺部CT检查示左侧包裹液气胸伴局部肺不张。胸部超声检查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020年6月行全麻下胸腔镜探查术,见左侧少许清亮胸腔积液,左下肺膈面一大小约6 cm×8cm肿物,凸向胸腔,包膜完整,蒂部与左下肺组织相连。切除肿物及部分左下肺组织,病理检查示孤立纤维肿瘤伴囊变。免疫组化检查示STAT6(+),CD99(部分+)。术后胸闷症状消失,恢复良好。胸腔内孤立纤维肿瘤可起源于胸膜或肺组织,多数病变为良性,诊断依赖于标本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完整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黏液肿瘤是一种囊、上皮肿瘤,罕见,每年每20万~100万人中发生1例,占肝脏囊肿约5%,几乎只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28~76岁,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我们报道2例肝脏黏液肿瘤,总结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2和64岁,均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囊结构,囊壁衬覆黏液上皮,呈单层柱状、立方或扁平状,上皮下为卵巢样间质,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与心血管疾病有许多共同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以及脂肪因子谱改变等。近年研究发现,NAFLD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又是NAFL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NAFLD及其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机制是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对NAFLD与冠心病的相关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冠心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是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疾病谱广泛,主要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差异巨大,与遗传、表观遗传、种族、性别、年龄、饮食、运动、饮酒、肠道微生态、并存疾病,以及激素和代谢状态等危险因素的异质有关。重视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异质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的分层管理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果。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代谢紊乱 酒精 肝硬化 自然史
  • 简介:摘要随着对压力损伤研究的深入,压力损伤相关疼痛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其定义尚不统一,且缺乏针对的评估工具。本研究系统检索了1995—2019年发表的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分析其概念,明确其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提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属性,同时对慢性伤口相关疼痛和伤口相关疼痛等相关概念进行澄清,并用典型病例阐明概念。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疼痛 概念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椎管内孤立纤维肿瘤2例。该2例患者分别因双下肢无力伴小便失禁2个月余和右下肢麻木半年就诊,MRI上表现为与椎管平行的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最终术后病理诊断为椎管内孤立纤维肿瘤。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椎管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胰腺囊肿瘤(PCN)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及恶性潜能的胰腺病变,在临床中经常被分为两类:黏液PCN,主要包括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和黏液肿瘤(MCN);另一类包括非黏液的浆液肿瘤(SCN)和其他罕见的囊瘤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逐年升高。而针对PCN患者最佳的监测、治疗、随访等策略,也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总结了黏液PCN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新进展,比较了相关PCN诊治指南间的异同,供临床决策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