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向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地区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下的绿色通道(green referral channel,GRC)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救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GRC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同期年龄、性别、所属地区、医保类型等基本情况相近且通过常规就诊渠道至该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并获得GRC组的满意度情况。结果GRC组心功能Ⅲ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合并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以及介入治疗的比例均显著大于常规组(均P<0.05),总时间、等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14.16(9.62,25.61)比34.39(28.51,49.68)h、2.13(0.83,6.64)比24.58(20.27,27.68)h](Z=8.465、9.172,均P<0.001),住院费用、手术治疗费及材料费均显著高于常规组[24 755(11 559,56 521)比14 700(9 375,29 534)元、6 013(2 096,8 256)比2 562(2 044,6 154)元及12 093(1 267,35 689)比1 329(826,16 125)元](Z=2.814、2.917、3.353,均P<0.05),诊断费显著低于常规组[4 878(3 628,6 847)比5 719(4 228,7 639)元](Z=2.323,P<0.05)。GRC组患者对于流程、就诊时间、就诊体验的满意率均超过90%。结论基于远程医疗的双向服务在冠心病患者的及救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远程医疗 转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转及非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行激光光凝术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并诊断为ROP患儿790例,其中行激光光凝术治疗的患儿370例。本院出生患儿51例[男38例,女13例,胎龄(29.5±2.2)周],患儿319例[男211例,女108例,胎龄(28.9±2.3)周]。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诊断时胎龄及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分区及分期。治疗6个月后眼底检查提示解剖学治愈为治疗成功。结果两组患儿行激光光凝术后,总治愈率为77.0%(285/370)。本院出生组患儿及组患儿术后治愈率分别为94.1%(48/51)、74.3%(237/31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中,3期疾病明显更常见,甚至一部分患儿为4期病变;而在本院出生组患儿中,主要为2期病变,且无一例发展为4期病变。结论患儿中,ROP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接受治疗时,患儿ROP更严重,患儿治疗延迟所致。

  • 标签: 激光光凝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预后 早期诊断
  • 作者: 吴欣蕙 段瑞祥 梁桂花 侯文潭 程国鹏 杨兵全 姜玉峰 李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代谢病院区糖尿病足防治中心),济南 25006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南京 210009,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创面修复烧伤整形科,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DF)作为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截肢率及死亡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延迟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DF患者高截肢率及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国际糖尿病足部护理小组和D-foot国际团队的学者开发出一套DF快速路径并根据各国立法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进行实施,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快速路径,加之患者及部分基层卫生保健人员对DF仍有认识误区,导致部分地区的DF患者仍无法得到及时、标准的诊疗。因此,完善一套完整的快速路径,实现基层与综合医院的DF防治联动模式需求越来越迫切。

  • 标签: 糖尿病足 流行病学 快速转诊路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内不同临床时机由基层医院至三级医疗中心的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的母儿结局,探讨时机对延缓早发子痫前期、减少SPE及其严重并发症发生和改善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并治疗后终止妊娠的159例SPE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时的临床阶段分为发生SPE严重并发症后转38例(SPE-C组)、诊断SPE后转72例(a-SPE组)、诊断子痫前期后转15例(a-PE组)以及发现PE预警因素后转34例(Warn-s组)。再根据“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五色系风险分类将159例孕妇进行五色系分组,红色(高风险)及橙色(较高风险)为要求至三级医院诊疗(红橙组,113例),黄色(一般风险)可在三级以下医院诊疗(黄色组,46例)。分析比较不同时机的母儿结局及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临床阶段分组:159例孕妇中,临床阶段越晚,SPE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至终止妊娠间隔越短。SPE-C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至终止妊娠间隔显著短于其他3组(P均<0.05)。Warn-s组的孕周早于其他3组(P均<0.05),SPE发生孕周、妊娠终止孕周、SPE严重并发症发生孕周均在妊娠34周以后,显著晚于a-SPE组及SPE-C组(P均<0.05);并且孕34周前SPE发生率、孕34周前SPE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孕34周前妊娠终止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率、NICU入住时长、孕28周前妊娠放弃率均显著低于a-SPE组和SPE-C组;活婴出院率为100%,显著高于a-SPE组和SPE-C组(P均<0.05)。a-PE组的SPE发生孕周和妊娠终止孕周也显著晚于a-SPE组及SPE-C组(P均<0.05);孕34周前SPE发生率、孕34周前妊娠终止率、NICU入住率、NICU入住时长显著低于a-SPE组及SPE-C组(P均<0.05)。(2)五色系风险分组:按照妊娠风险五色系分类要求,黄色组不在范围内,但实际后最终发生SPE。黄色组的SPE发生孕周、严重并发症发生孕周、妊娠终止孕周均晚于红橙组(P均<0.05),其孕34周前SPE发生率、SPE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孕34周前SPE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孕34周前妊娠终止率均低于红橙组,NICU入住率、NICU入住时长、孕28周前妊娠放弃率均少于红橙组,活婴出院率高于红橙组(P均<0.05)。(3)黄色组临床时机分析:159例孕妇中有46例(28.9%,46/159)可能排除在范围外,属于五色系黄色风险分类,其中有6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4例在Warn-s组,2例在a-PE组;17例(37.0%,17/46)在孕34周前终止妊娠,其中12例在Warn-s组,5例在a-PE组;23例(50.0%,23/46)在孕34周前发生SPE,其中17例在Warn-s组,6例在a-PE组。(4)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子痫前期预警因素后转是延缓SPE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发现子痫前期预警因素后转以及诊断子痫前期后转均为延缓SPE发生和减少早发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系统中不同时机是影响母儿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发现子痫前期预警因素或诊断子痫前期后及时可以减少早发子痫前期,可以延缓SPE发生时间及减少SPE严重并发症;子痫前期临床发展衍变复杂,时机以临床具体情形为主优于模式化的限定性

  • 标签: 先兆子痫 病人转诊 时间 妊娠结局 医院,县 医院,区
  • 简介:摘要难治性产后出血可导致产妇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根据分娩方式、出血特点、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同的非保守止血方案(填塞术、手术治疗、介入甚至子宫切除等)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术者选择较熟练的止血方法会获得良好效果;正确的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准确抉择时有效处置,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挽救产妇生命。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治疗 转诊
  • 简介:摘要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的重要举措。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分级诊疗的重要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其作用是实现上下联动,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联体服务的重要抓手。为了解决"联不通"的问题,医联体需要一套完整的、互联互通的医院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建立区域性的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一体化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针对分级诊疗的"十六字方针",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系统,纳入S2B2C模式理念,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不可篡改和分布式记账的特性,实现了与下级医院的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信息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医联体管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 标签: 医疗联合体 分级诊疗 区块链 诊疗模式 转诊系统
  • 简介:摘要Michael Thompson及其同事认为,需要更精确的风险分层以确保及时诊断肠癌,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现和治疗潜在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已成为我国消除丙型肝炎的重要策略。目前,我国医院内开展抗-HCV筛查率较高,但是丙型肝炎的漏率高,就诊率低。在医院内建立和实施丙型肝炎筛查和路径,通过医院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率、率和治疗率。现就近年来医院内丙型肝炎筛查和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炎,丙型 筛查 诊断 治疗 临床路径
  • 作者: 郑跃杰 张丹霞 李永柏 黄芳 刘刚 张玉彩 蔡春虹 郭明秋 关安贵 王永刚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6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广东 深圳 518038,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广东 深圳 518020,儿科主任医生集团(深圳),广东 深圳 518038,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 深圳 518109,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布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1,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大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2,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澳子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8,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简介:摘要针对特殊状况,包括免疫功能低下儿童预防接种制定的指南或共识更适合于儿科专科医师。我国的儿童预防接种主要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或儿童保健医师承担,他们需要掌握儿童预防接种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的筛查知识,把特殊儿童到专科医生。为此深圳市医防融合儿科学项目组组织专家,在参考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美国免疫接种实践咨询委员会疫苗预防接种规范,及国际免疫接种联盟接种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为一线接种人员制定了20个相关问题建议。

  • 标签: 儿童 疫苗 预防接种 禁忌证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一三级医疗中心终止妊娠的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的临床特点,探讨在三级系统内防控和延缓SPE及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行性及提升的关键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北京市三级医疗中心之一)住院治疗并终止妊娠的217例SPE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基层医疗机构(外院组)与三级医疗中心规律产前检查(本院组)的SPE孕妇的临床特点、发病风险因素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时机对临床特点和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1)临床特点:217例SPE孕妇中,外院组84例,本院组133例。外院组SPE孕妇与本院组比较,中位临床诊断孕周[分别为31.5周(28.1~34.6周)、35.6周(33.3~37.2周);Z=-6.547,P<0.01]、终止妊娠孕周[分别为32.3周(29.5~35.1周)和36.3周(34.4~37.5周);Z=-6.554,P<0.01]、严重并发症出现孕周[分别为30.6周(26.4~32.7周)和34.9周(32.7~36.5周);Z=-4.040,P<0.01]均显著提早,孕产妇ICU入住率[分别为10.7%(9/84)、3.8%(5/133);χ²=4.126,P=0.042]、新生儿ICU入住率[分别为72.9%(51/70)、54.7%(70/128);χ²=6.286,P=0.012]均显著升高,活产率显著低于本院组[分别为83.3%(70/84)、96.2%(128/133);χ²=10.736,P=0.001]。(2)风险因素分析:外院组中肥胖、高龄或子痫前期史者 SPE临床诊断孕周和终止妊娠孕周均明显早于本院组(P均<0.05);存在慢性高血压者,外院组孕妇严重并发症出现孕周明显早于本院组(P<0.05);无明确发病风险因素者,外院组SPE的临床诊断孕周、终止妊娠孕周、严重并发症出现孕周均显著早于本院组(P<0.05)。(3)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外院组和本院组严重并发症的前3位均为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分别为20.2%(17/84)、7.5%(10/133)]、HELLP综合征[分别为7.1%(6/84)、8.3%(11/133)]、胎盘早剥[分别8.3%(7/84)、7.5%(10/133)],外院组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本院组(χ²=7.645,P=0.006)。(4)时机:时机分为严重并发症出现后转(8.3%,7/84)、临床发病后转(67.9%,57/84)、出现预警信息后转(14.3%,12/84)和发现发病风险因素后转(9.5%,8/84)。时机越早,从临床诊断至严重并发症出现的间隔时间、至终止妊娠的间隔时间、至严重并发症出现的间隔时间越长(P均<0.05),新生儿ICU入住率越低,活产率越高;出现严重并发症后转的孕产妇ICU入住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机者(P<0.05)。结论SPE可以发生在各级医院;三级医疗中心虽可延缓SPE的发病时间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控意识;基层医疗机构应早期识别SPE的发生风险并及时,此是改善母儿结局及充分发挥系统作用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先兆子痫 病人转诊 产前检查 三级护理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300 U/L临床疑为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转至小儿外科收治的GGT<300 U/L临床疑为胆道闭锁的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的诊断结果分为胆道闭锁组和胆汁淤积性肝炎组;其中确诊胆道闭锁33例(胆道闭锁组),39.29%(33/84),胆汁淤积性肝炎51例(胆汁淤积性肝炎组),60.71%(51/84)。分析两组患儿在肝功能、胆固醇、血乳酸、血氨、血常规和肝脏病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胆道闭锁组就诊日龄及手术日龄显著高于胆汁淤积性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组G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值显著高于胆汁淤积性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和TB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15和0.72;GGT、TBA值两项指标联合分析,AUC为0.739,诊断价值均为中等,所得阈值灵敏性及特异性均不高。胆道闭锁组肝纤维化的比例显著高于胆汁淤积性肝炎组,其中21.21%(7/33)的胆道闭锁患儿存在肝硬化,所有胆汁淤积性肝炎组的患儿无肝硬化,胆道闭锁组肝纤维化程度与就诊日龄、GGT呈正相关(R=0.503,F=6.321,P=0.001)。胆道闭锁肝组织胆栓形成和胆管增生均显著高于胆汁淤积性肝炎(P<0.05)。结论GGT<300 U/L的疑似胆道闭锁的患儿,建议早期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剖腹探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胆道闭锁 肝炎 胆汁淤积 谷氨酰转肽酶
  • 简介:摘要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气"乃温热病邪侵入营分后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气、营、"入营""透热气"等概念的讨论与阐释,以说明"入营犹可透热气"的内涵和临床意义,着重辨析了邪入营分4种途径与"透热气"的关系、清营汤等方剂对"透热气"法的体现及其具体运用等问题,并借叶天士医案对以上问题加以说明,以期深入阐释"入营犹可透热气"内涵。

  • 标签: 气机 气分证 营分证 透热转气 气一元论 叶天士 温病
  • 简介:摘要舌是中医特色诊断方法之一,但其发展始终受到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的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算法时代的到来,中医舌现代化研究逐渐成为科研热点。本文通过对舌现代化研究文献及相关专利进行梳理,对舌研究及相关仪器研发应用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舌相关研究,重视制定相关国际标准;舌采集与分析技术不断发展;舌仪器也逐渐丰富,目前应用场合扩展至家庭自用,但仍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等方面,涉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病例分型及健康管理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应加强多区域研究中心间的交流,促进不同领域人才间的沟通,不断弥补不足、促进舌研究的发展。

  • 标签: 舌诊 中医药现代化 舌诊仪 研究进展 综述
  • 作者: 廖星美 赵思如 戴文聪 樊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暨感染内科,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暨感染内科,广州 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致死病因,肝细胞癌(HCC)是其主要类型。诊断HCC时的疾病分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治疗的疗效。由于我国尚未在肝癌高危人群中普及肝癌早筛工作,且受限于当前肝癌早手段,我国肝癌早率不足30%。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渐兴起,在HCC的发生机制、早期预防和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新进展,同时发掘出众多具有优良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血清代谢物指标,弥补了传统血清学指标的不足,助力HCC的早筛早。现总结近5年HCC血清代谢组学标志物研究,探讨代谢组学在HCC的早期预测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癌 代谢组学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31I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40 IU/ml)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TgAb阴时间与临床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及131I治疗前TgAb阳性的12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1例,年龄11~74(42.1±11.5)岁。将患者按末次随访时的治疗反应分为疗效满意组和疗效不满意组。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2组间年龄、性别、原发灶最大径、肿瘤是否多灶、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术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TgAb水平(术前及首次131I治疗前)、首次131I治疗后(1、6、12个月)TgAb水平的下降率、TgAb阴时间、131I治疗总剂量、肿瘤分期、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首次131I治疗前复发危险分层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患者临床归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临床归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疗效满意组患者共109例,疗效不满意组患者共17例。2组间首次131I治疗后12个月TgAb水平下降率[89.84%(82.81%,94.70%)对83.01%(74.99%,91.08%),Z=-2.168,P=0.030]、TgAb阴时间[(25.06±17.96)个月对(45.41±22.11)个月,t=-4.206,P<0.001]、131I治疗总剂量[3 700(3 700,3 700) MBq对5 550(3 700,10 545) MBq,Z=-4.38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Ab阴时间(OR=1.036,P=0.034)及131I治疗总剂量(OR=1.033,P=0.001)为预测临床归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TgAb阴时间临界值为31.5个月(曲线下面积为0.766,95%CI:0.650~0.881,P<0.001)时,其预测临床归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8.00%和70.60%。结论对于131I治疗前TgAb阳性的DTC患者,其TgAb阴时间和131I治疗总剂量是预测患者临床归的独立危险因素。TgAb在首次131I治疗后31.5个月内转阴的患者更易获得满意疗效,且疗效满意组患者所需的131I治疗总剂量比疗效不满意组更低。

  • 标签: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近距离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Leriche综合征是腹主动脉末段至髂动脉段,因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引起纤维斑块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锁导致远端血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告一例69岁男性患者曾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行保守治疗5年无效。再次就诊MRI显示腰椎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外科排除血管病变。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认为症状与血管病变相关性较小,建议再次骨科就诊,以排除腰椎病变。经仔细查阅腰椎MRI后发现L2椎体水平以下腹主动脉腔内信号强度不均匀性增加,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示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硬化,并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腔狭窄及闭塞,诊断为Leriche综合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