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白光内镜联合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评估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浅表胃癌患者资料,将术前白光内镜及EUS资料完整,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内镜医师对白光内镜判读结果的自信与否,将患者分为白光内镜确定组(47例)和白光内镜不确定组(37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及EUS对浅表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白光内镜和EUS判断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3.8%(62/84)和81.0%(6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白光内镜确定组白光内镜判断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93.6%(44/47),高于白光内镜不确定组的48.7%(18/37)(χ2=21.656,P<0.001)。84例患者中20例(23.8%)被白光内镜高估浸润深度,其中8例(40.0%)经EUS修正诊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表面不规则(OR=5.076,95%CI:1.628~15.821,P=0.005)、病变边缘显著隆起(OR=3.831,95%CI:1.238~11.857,P=0.020)和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OR=6.887,95%CI:1.882~25.204,P=0.004)是影响读图医师信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浅表胃癌,白光内镜确定病变浸润深度者,白光内镜诊断准确率高;白光内镜不确定浸润深度者,联合EUS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肿瘤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肿瘤分期 内镜超声检查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LED由于具有效率高、节能好、可调光等优势,逐渐成为照明市场的主要产品。然而,大功率LED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有效地散发热量,必须使用高效率的LED散热鳍片。由此,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LED散热鳍片,该鳍片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环保可靠的特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黏膜下浸润的特征表现,通过联合白光内镜及窄带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E-NBI)检查提高EGC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术前怀疑EGC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灶特征及术后病理等信息,分析EGC黏膜下浸润的特征、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GC浸润深度的模型。结果195例患者(207处病灶)纳入研究。207例病灶以2∶1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38处)及测试组(69处)。在建模组,病灶位于胃上1/3(OR=12.949,95%CI:2.148~78.070,P=0.005),胃中1/3(OR=7.534,95%CI:1.044~54.360,P=0.045),病灶长径>2 cm(OR=6.828,95%CI:1.657~28.136,P=0.008)及存在扩张血管(OR=6.856,95%CI:1.577~29.805,P=0.010)是病灶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浸润深度预测评分系统(DPSS)(病灶位于胃上1/3、病灶位于胃中1/3、病灶长径>2 cm、存在扩张血管各为5分、4分、4分、4分)。在建模组及测试组,DPSS预测病灶黏膜下浸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95%CI:0.809~0.960)及0.799(95%CI:0.684~0.914)。界值为8分时,建模组及测试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3.3%、71.4%,特异度分别为76.2%、74.5%。结论联合普通白光内镜及ME-NBI建立的DPSS可以较好地预测EGC浸润深度。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肿瘤浸润 预测模型 窄带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白光胃镜下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判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2019年8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同时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和白光胃镜检查的1 339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运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HP感染组(422例)和未感染组(917例)间22项胃镜下黏膜表现指标的检出率差异,然后差异性指标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预测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黏液、消化道溃疡、鸡皮样黏膜、增生性息肉、黄色素瘤、萎缩、肠化和凹陷性糜烂多见于感染组(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P<0.001,OR=75.974,95%CI:32.551~177.327)、点状发红(P=0.002,OR=3.360,95%CI:1.536~7.349)、黏膜肿胀(P<0.001,OR=3.150,95%CI:1.654~5.996)均为提示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黏液、消化道溃疡、凹陷性糜烂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且P<0.05,其中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三项指标对应的判断敏感度分别为0.735、0.512和0.445,特异度分别为0.992、0.983和0.9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78、0.931和0.8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0.814和0.792。结论通过白光胃镜观察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可较为准确地判断HP感染情况,其中内镜下表现为弥漫性发红、点状出血、黏膜肿胀的临床价值更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 京都胃炎分类 黏膜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LED舰用手术灯的光学设计效果。方法采用光学模拟软件lighttools,开展了全内反射(TIR)透镜的优化设计,以及舰用手术灯的照明特性分析,并对舰艇手术室照明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TIR透镜能够高效收集LED光线,收集率可达78%。经过二次光学设计,LED灯珠的光斑中心照度可以达到9.1 klx,单灯为42.5 klx,照明系统为200.0 klx。舰用手术灯的光斑直径为238 mm,光斑分布均匀。结论基于TIR透镜的新型LED舰用手术灯的照明指标能够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 标签: 新型LED 舰用手术灯 光学设计 中心照度 光斑直径
  • 简介:摘要LED路灯翅片散热技术实用、可靠,是目前LED路灯散热的主要技术方式1。本文以30W型LED路灯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变量情况下,基于ANSYS仿真,分析基板厚度、翅片厚度、高度、间距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

  • 标签: LED路灯 翅片散热器 ANSYS 仿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白光内镜、超声内镜、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E-NBI)评估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探讨术前评估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病理证实为早期贲门癌的135例患者的内镜检查图像,将黏膜内癌和黏膜下浅层(SM1)浸润癌归为黏膜内-SM1癌,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与黏膜下深层浸润癌进行比较,评估白光内镜、超声内镜、ME-NBI和三者联合判断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2为一致性差,0.2~0.4为一致性一般,>0.4~0.6为一致性中等,>0.6~0.8为一致性较高,>0.8~1.0为接近一致。结果73例早期贲门癌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47例为黏膜内-SM1癌,26例为黏膜下深层浸润癌。术前白光内镜、超声内镜、ME-NBI和三者联合判断早期贲门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分别为79.5%(58/73)、72.6%(53/73)、65.7%(48/73)和87.7%(64/73)。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白光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40,P<0.01),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346,P=0.002),ME-NBI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差(Kappa值=0.175,P=0.108),而三者联合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24,P<0.01)。结论与单一检查方法相比,白光内镜、超声内镜和ME-NBI三者联合评估早期贲门癌的浸润深度更准确。

  • 标签: 早期贲门癌 浸润深度 白光内镜 超声内镜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
  • 简介: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在不断地加剧,根据这一现状,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政策及措施。LED照明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有效改善当前市政路灯节能减排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对此,本文就当前主流的LED照明型式与LED节能照明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展开分析,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LED节能照明技术在市政路灯中的运用。

  • 标签: LED 节能照明 市政路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LED照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LED芯片基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热量,则会加速LED照明系统内电气元件的老化,导致减少照明系统的使用时间。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应用于LED照明系统的热能收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降低LED芯片基板在运行时的温度,还能减小能源的浪费,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 标签: 照明系统,热能,芯片基板
  • 简介:摘要大功率的照明场合,一般采用阵列式LED照明系统,但是大功率LED在使用中稳定性、安全性、使用寿命普遍较差。主要是大功率LED的光学设计和热管理技术不够完善。针对大功率LED存在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进双出型射流冲击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均温性能,且能在较低的散热功耗下保持良好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08 nm SQ LED光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理疗科采用308 nm SQ LED光(LED组)或308 nm准分子光(准分子光组)治疗的稳定期面部白癜风患者。每周治疗1次或2次,纳入治疗8次以上的患者,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D组纳入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25.01 ± 13.37)岁,90处皮损接受治疗;准分子光组纳入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7.15 ± 14.30)岁,28处皮损接受治疗。治疗8次、16次时LED组有效率(23.33%、46.67%)与准分子光组(14.29%、46.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1.05、< 0.001,均P > 0.05)。LED组36例(52.94%)出现持续性红斑,准分子光组有17例(85%)出现过持续性红斑或水疱,LED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与准分子光组(χ2 = 16.43,P < 0.001)。结论308 nm SQ LED光治疗面部白癜风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同样有效,但安全性更好。

  • 标签: 白癜风 紫外线疗法 308 nm SQ LED光 308 nm准分子光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