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疲劳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陈淑惠中文网络量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scale,FA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8 37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正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337~-0.269;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负性情绪得分均呈正相关(r=0.338~0.417;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疲劳严重程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029~0.040;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疲劳的环境特异性得分、疲劳的结果得分部分呈正相关(r=0.021~0.028;均P<0.05)。大学生情绪和疲劳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网络成瘾总分36.9%的变异量(F=979.336,P<0.01),在网络成瘾和负性情绪之间,疲劳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负性情绪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还可以通过疲劳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

  • 标签: 网络成瘾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21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与20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采用3.0 T磁共振设备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首先,基于左侧执行控制网络感兴趣区计算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两组间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区功能连接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左侧后顶叶与左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上述区域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提示美沙酮有助于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大脑执行控制功能,从而降低复吸风险;大脑左后顶叶与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长期服用海洛因导致的对毒品线索刺激异常适应的表现。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美沙酮维持治疗 执行控制网络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脑网络核心节点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26名海洛因成瘾短期戒断者(heroin abstinence,HA)与25名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余的海洛因成瘾者(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及42名健康对照者(health control,HC)。对三组被试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基于图论理论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大脑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值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DC值与海洛因成瘾史及美沙酮治疗史的相关性。结果MMT组和HC组左内侧前额叶及双侧顶下小叶DC值均低于HA组,MMT组左侧楔前叶比HC组显著性增高,HA组与MMT组左侧眶额回、左侧额中回DC值均比HC组显著性增高,MMT组右侧岛叶比HC组、HA组显著性降低(P<0.001,Alphasim校正后P<0.05,体素>2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能有利于海洛因成瘾者自我意识、自我监测等功能的恢复。但突显性、决策制定、抑制性控制等功能仍存在异常,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或其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恢复。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成瘾 度中心度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融合和网络交往在人际困扰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论证接纳承诺疗法在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干预中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认知融合问卷对某医学院7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使用AMOS 21.0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结果(1)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3.56%。(2)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各因子得分[交谈(3.49±1.85)分、交际与交友(4.53±1.83)分、异性交往(2.70±1.55)分、待人接物2.02(1.00,3.00)分]、认知融合得分[(40.60±7.55)分]与非手机成瘾大学生[交谈(2.51±1.64)分、交际与交友(3.21±1.72)分、异性交往(2.01±1.60)分、待人接物1.46(0.00,2.00)分、认知融合(33.91±7.95)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Z=2.752~5.385,均P<0.05];网络交往问卷中除信息沟通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得分[消极结果(28.60±6.77)分、社会知觉(32.36±6.68)分、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23.36±6.61)分、交往认知(28.19±6.85)分、休闲娱乐(6.74±1.81)分]与非手机成瘾倾向[消极结果(23.31±7.03)分、社会知觉(29.17±7.82)分、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18.18±6.30)分、交往认知(22.75±6.76)分、休闲娱乐(6.00±1.67)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7~5.195,均P<0.05)。(3)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手机成瘾倾向、认知融合、大学生网络交往得分呈两两正相关(r=0.226~0.423,P<0.01)。(4)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困扰到手机成瘾倾向的直接效应为0.20,人际交往困扰通过认知融合和网络交往影响手机成瘾倾向的总间接效应为0.18,人际交往困扰不仅通过认知融合和网络交往这两条并行途径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而且还通过认知融合—网络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间接影响,其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4~0.19)、(0.02~0.14)和(0.01~0.05),认知融合、网络交往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占分别占总间接效应的50.0%、33.3%、16.7%。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通过认知融合和网络交往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手机成瘾倾向,认知融合在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认知行为干预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机成瘾倾向 人际困扰 网络交往 认知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应对方式、时间管理及家庭功能的影响,为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分筛选70名网络成瘾中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理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参加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32人,试验组33人完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IA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implified style questionnaire,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scale,FAD)对两组中学生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网络成瘾中学生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在积极应对[(1.89±0.51)分]、消极应对[(1.55±0.51)分]、时间监控感[(58.39±12.10)分]、时间价值[(26.64±4.48)分]、时间效能[(30.42±5.18)分]及家庭功能中沟通[(18.85±2.40)分]、角色[(24.18±3.77)分]、行为控制[(18.82±2.57)分]、总的功能[(24.79±3.90)分]方面与对照组[分别为(1.62±0.44)分、(1.84±0.55)分、(52.09±11.72)分、(19.34±3.96)分、(21.91±6.13)分、(21.16±2.63)分、(26.09±3.75)分、(20.59±2.54)分、(28.69±3.68)分]及干预前[分别为(1.46±0.48)分、(1.97±0.56)分、(48.73±13.46)分、(18.27±4.84)分、(20.00±5.79)分、(21.76±2.72)分、(26.58±3.86)分、(19.76±2.96)分、(29.27±4.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FAD中解决问题[(12.67±2.50)分]、情感反应[(14.03±3.73)分]评分与干预前[(14.15±2.83)分、(14.61±3.6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SQ各分项、ATMD各分项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能优化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对家庭功能的角色、沟通、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有显著改善。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 中学生 网络成瘾 应对方式 时间管理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运动对于预防药物成瘾及复吸具有积极作用。运动对药物成瘾各个阶段(包括起始阶段、维持阶段、戒断阶段以及复吸阶段)均有保护作用,运动的有益作用取决于运动程度、类型、时间以及不同的成瘾药物、吸毒人群和吸毒所处阶段,但过度运动不仅无效、甚至还会带来有害作用。本文着重从行为学角度综述了运动在预防成瘾以及对成瘾不同阶段的调节作用,提示运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预防及治疗药物成瘾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运动 药物成瘾 行为学 复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法分析戒断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与健康人全脑活动强度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平塘强制戒毒所的戒断MA成瘾男性患者29‌例和同期招募的健康男性对照31‌名。记录所有戒断MA成瘾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初次使用MA年龄、使用MA月数、每个月MA用量、最后1‌年频率、最后1‌个月频率、目前戒毒月数、戒毒次数、吸毒时渴求自评分数、吸烟史(是否吸烟和吸烟年限)、饮酒史(是否饮酒和饮酒年限)。采集静息态功能MRI数据,使用DPABI软件包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计算2组受试者全脑每个体素的ALF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体素水平上P<0.01且体素个数>71的核团被认为是具有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对应校正后的P<0.05,并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上提取ALFF均值。将是否吸烟和饮酒作为协变量,计算差异显著脑区的ALFF均值与MA使用以及戒断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戒断MA成瘾组左侧额中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t=-4.707),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t=4.4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戒断MA成瘾组患者右侧额下回的ALFF值与最后1‌个月MA使用频率及每个月MA的使用量均呈负相关(r=-0.396,P=0.034;r=-0.429,P=0.020)。结论戒断MA成瘾患者的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异常主要表现在与认知、执行、情绪等有关的前额叶,且MA使用越多对应脑区损伤或改变越大。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荡振幅
  • 简介:摘要概述深部脑刺激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机制,列举深部脑刺激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成瘾的动物实验结果及临床实例,阐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讨论推广此技术应用于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成瘾的前景及困境。

  • 标签: 深部脑刺激法 物质相关性障碍 伏隔核
  • 作者: 钟慧 张晟瑜 焦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以长期上腹痛、呕吐、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的诊治经过,经追问病史发现其非甾体类抗炎药成瘾,并引起多发消化性溃疡、继发蛋白丢失性肠病、肾间质损害以及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等多种并发症。

  • 标签: 消炎药,非甾类 蛋白丢失性肠病 血小板增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成瘾青少年与非吸烟健康对照组大脑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自发活动的差异。方法采用低频振荡振幅百分比方法(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perAF)对吸烟青少年(n=18)和非吸烟健康对照组(n=20)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进行比较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吸烟成瘾青少年perAF值的变化与烟龄、尼古丁成瘾评估得分(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吸烟量(包年数)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吸烟健康对照组相比,吸烟成瘾青少年在海马旁回、颞中回及额上回的perAF值均显著增加(海马旁回:2.026 5±0.516 7比0.781 6±0.148 9;颞中回:0.796 7±0.203 2比0.545 5±0.134 1;额上回:2.734 5±0.372 8比1.962 4±0.416 8;均P<0.001)。海马旁回perAF值的增加与吸烟成瘾青少年的烟龄呈显著负相关(r=-0.600 7,P=0.008 4)。结论吸烟成瘾青少年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活动强度增加,主要表现为海马旁回perAF值的显著增加,且该区域功能活动差异与吸烟者的吸烟年限有关,该发现有助于理解青少年吸烟成瘾的神经机制。

  • 标签: 吸烟成瘾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荡振幅百分比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上超重或肥胖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健康宣教和个体化饮食指导,并通过智能手机体重管理APP上交饮食日志,营养师对饮食不达标的受试者进行指导和纠正12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耶鲁食物成瘾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食物成瘾症状计数得分及食物成瘾者比例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体成分测量值、血生化指标以及症状计数得分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共纳入101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男性31例,女性70例,年龄为(30.4±7.3)岁,体质指数(BMI)为(32.76±4.46) kg/m2,体重为(89.95±17.12) kg,食物成瘾者占比为26.73%。通过手机APP膳食干预12周后,患有食物成瘾的人数从27例减至14例,比例下降了12.9%,症状计数≥3的比例从41.6%下降到19.8%(χ²=5.17、11.26,均P<0.01),症状计数由2.25±1.61下降到1.50±1.31(t=3.64,P <0.001);同时,体重、BMI和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6.54±1.03) kg、(2.35±0.36) kg/m2、(6.50±0.86) cm (t=6.36、5.62、3.78,均P<0.001);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改善,分别下降了(0.38±0.10) mmol/L、1.83±0.46、(0.22±0.75) mmol/L(t=3.67、3.59、2.97,均P <0.01)。结论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膳食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食物成瘾状态。

  • 标签: 膳食 肥胖症 食物成瘾 耶鲁食物成瘾量表 应用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文版回报可能性指数量表(reward probability index,RPI)在阿片类物质成瘾治疗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随机招募接受治疗的160例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使用中文版RPI量表进行调查,IBM SPSS22.0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AMOS 24.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中文版RPI量表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度为0.325~0.657(均P<0.01),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了正向回报和环境抑制2个因子,各条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负荷为0.519~0.744;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指标为χ2/df=1.623,RMR=0.030,RMSEA=0.063,IFI=0.902,TLI=0.885,CFI =0.90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00。各维度及总量表均不存在天花板/地板效应。结论中文版RPI量表维度划分基本合理,该量表作为评价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从环境中获取回报能力的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回报可能性指数量表 信度 效度 阿片类物质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成瘾现状,分析工作成瘾与职业承诺水平、护士长关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的方式于2019年3月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临床注册护士6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成瘾量表、职业承诺量表和护士对护士长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工作成瘾与职业承诺水平和护士长关怀程度的相关性。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74份,有效回收率95.7%。结果574名临床护士工作成瘾量表总得分为(53.25±7.84)分,处于中度工作成瘾状态;职业承诺量表总分(74.38±10.31)分;护士长关怀程度总分(151.27±24.7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和婚姻状况的临床护士工作成瘾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护士工作成瘾与职业承诺水平呈正相关(r=0.437,P<0.01),临床护士工作成瘾与护士长关怀程度呈正相关(r=0.397,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称、经济成本承诺和促进个人发展是临床护士工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处于中度工作成瘾状态,工作年限、职称、经济成本承诺和促进个人发展可影响其工作成瘾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临床护士工作成瘾现状,合理调节职业承诺水平和组织关怀支持程度,采取措施帮助临床护士以积极、健康的状态应对临床工作。

  • 标签: 护士 工作成瘾 职业承诺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网络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生物网络构建、网络分析和实验验证预期结果的方法研究药物-基因-靶点-疾病之间复杂的生物网络关系。网络药理学在研究复杂成分药物治疗复杂发病机制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网络药理学主要在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制、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药物重定位和毒理学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在眼部疾病中主要涉及细菌性结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网络药理学在眼科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探寻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物质、疾病靶点和通路,药物重定位和在眼科基础研究寻找下游靶点3个方面,我们需要加大网络药理学在眼科中的应用范围。本文对网络药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在眼科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使用障碍(AUD)者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DMN)和执行控制网络(ECN)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AUD患者23例(AUD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利手等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名(HC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密歇根酒精中毒筛查试验(MAST)认知及酒精依赖程度评分,并进行T1WI-3D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扫描,采用组空间独立成分分析(ICA),选取DMN及ECN独立成分,然后通过滑动窗和聚类方法获得DMN及ECN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将参数值与MMSE、MAST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相比于HC组,静态功能连接分析显示AUD组DMN中楔前叶和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P=0.016,t=2.496),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显示DMN和ECN功能连接显示出4类不同的脑活动状态,AUD组state1占比增加约6.81%,state2占比减少约6.83%,state3和state4相对稳定,state1状态下,AUD组DMN内部功能连接增强,同时DMN和ECN间功能连接以增强为主;state2状态下,ECN内部功能连接增强,DMN和ECN间连接以减弱为主;AUD组state2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与MAST评分呈负相关(r=-0.433,P=0.039)。结论AUD者脑DMN和ECN动态功能连接模式发生改变,动态功能连接能揭露大脑活动的瞬时变化,可为发现AUD深层次脑活动变化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酒精相关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默认网络 执行控制网络
  •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可以通过"竞争",即依靠共同的miRNA反应元件竞争性结合而构建成一错综复杂的ceRNA网络。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多种癌症中存在多种ncRNAs表达异常,包括肺癌。在肺癌中,我们发现了多种ceRNA-miRNA-mRNA信号轴,且该轴已经被证明参与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耐药以及预后等生物学过程,能够成为早期肺癌诊断的一种生物学标记物和治疗新靶点。本文即围绕ceRNA网络成员在肺癌细胞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特异性改变对肺癌的影响做一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典型国家临床研究网络运行机制的经验,为我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归纳分析法系统分析多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网络的官方网站信息及文献资料,总结它们在运行机制上的特点和经验。结果典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已形成一套优化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包括开发信息化平台、开发工具和模板、简化审核流程、推行成员制、建立共享机制、临床中心与研究所互补模式、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奖惩机制等。结论我国国家临床研究网络尚处在起步阶段,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人才投入,加快研究探索创新管理机制。

  • 标签: 临床研究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临床研究网络 运行机制 国际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失神癫痫(CAE)注意网络损害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CAE患儿40例及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运用改良版的注意网络测试工具(ANT)分别进行注意网络检查。结果CAE组患儿注意网络检查正确率为(94.98±2.20)%,低于对照组的(97.58±1.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1,P<0.001);CAE组患儿注意网络检查总平均反应时为(1 076.95±190.32)m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863.85±200.00)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2,P<0.001);CAE组患儿的警觉网络效率为(43.18±48.98)m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18±37.3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P<0.05);CAE组患儿的执行控制网络效率为(103.65±58.72)m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28±42.5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P<0.05);CAE组患儿的定向网络效率为(26.73±45.10)ms,低于对照组的(29.45±27.15)m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P>0.05)。发病年龄是影响CAE患儿注意网络检查总平均反应时长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E患儿存在注意网络的损害,且其发病年龄是CAE患儿注意网络损害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癫痫,失神性 注意网络 警觉网络 定向网络 执行控制网络 认知 儿童
  • 简介:摘要纵观脑科学的发展历史,对大脑运动功能的探索始终居于脑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学术界对大脑运动功能产生与传导的载体及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革新,如从皮质到皮质下结构,从简单连接到复杂功能网络。当前,神经外科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及保护技术的应用在推动对大脑运动功能深入理解的同时,也有助于逐步攻破运动功能区病变的手术壁垒。放眼未来,全面解析大脑运动功能网络性质,大力发展神经外科辅助技术,必将为大脑运动功能研究的发展和神经外科术中的脑功能保护开启崭新的篇章。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