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患者趋向于年轻化。目前国内外仍缺乏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管理的相关规范与指南。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在既往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和康复管理问题,制定《腰椎间盘突出诊治与康复管理指南》。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治与康复提出科学性建议,以期规范腰椎间盘突出诊疗与康复流程,达到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康复 指南
  • 简介:摘要中药外治法是腰椎间盘突出常用疗法,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敷贴、热熨疗法等,可配合中药内服、推拿按摩、针刺等手段,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疗效。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效作用时间长、操作方便、用药安全性高,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腰椎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控神经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发挥镇痛效应等方面。

  • 标签: 外治疗法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与推拿组,每组43例。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针灸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灸。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推拿组(81.40%,35/43),P<0.05。治疗后,针灸组VAS评分低于推拿组,JOA评分高于推拿组(P<0.05)。治疗后,针灸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推拿组(P均<0.05),针灸组腰部僵硬、腰腿疼痛难忍、难以俯仰及痛处固定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推拿组(P均<0.05)。针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与推拿组(11.63%,5/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能提高疗效,减轻炎性状态和疼痛度,并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推拿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刮痧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30例非急症期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11例,湿热痹阻型8例,寒湿痹阻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主要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病变或疼痛段的夹脊穴、阿是穴、肾俞穴、委中穴,每次以刮至出痧为度,2~5 d(痧退)刮1次,2次为1个疗程,共刮3个疗程。比较刮痧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结果与刮痧前比较,刮痧后患者JOA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血清IL-1β含量减少、血清IL-10含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患者JOA评分提高高于湿热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患者血清IL-10含量提升高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治疗LDH疗效确切,对实证证型疗效更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刮痧 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腰腿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LDH腰腿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与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时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采用肌电图检测仪测定胫神经传导速度(tibial nerv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TNMCV)、腓总神经传导速度(common peroneal nerv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CPNMCV),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51.1%(23/45)、对照组为28.9%(1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46)。观察组随访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1.26,P<0.01);治疗后1个月、随访6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9、18.30,P<0.01)。治疗后1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组CPNMCV(t值分别为2.08、1.99),NTMCV(t值分别为2.46、2.1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中药热敷可有效改善LDH腰腿痛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缓解腰腿痛症状。

  • 标签: 椎间盘 腰椎 腰腿痛 推拿疗法 热敷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157例;年龄25~70(50.6±10.4)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4/5273例、L5/S1227例。患者均行椎间孔镜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6个月行MR检查。观察指标:(1)评估手术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测量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椎间盘还纳值、硬膜外压痕纵轴值;(3)观察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椎间孔、侧隐窝的狭窄发生率,计算手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椎间隙高度率的变化;(4)分析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患者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81±0.94)和(2.50±0.65)分,均低于手术前的(7.14±1.48)分;JOA评分分别为(20.64±3.26)和(27.03±2.45)分,均高于术前的(16.06±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2、P=0.010;F=4.15、P=0.016)。(2)患者术后1、6个月的硬膜外压痕纵轴值分别为(6.37±2.47)、(6.37±2.65)mm,均低于术前的(8.45±3.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34,P<0.001);术后1、6个月的椎间盘还纳值分别为(5.25±2.06)、(5.3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3)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56/500)、3%(15/500),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2%(31/500)、1%(5/500),均低于术前的48.2%(241/500)和20.4%(1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01、120.71,P值均<0.001)。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6)。(4)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r=0.73,P=0.015),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68,P=0.023)。结论MRI可作为评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并获取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循证数据库、原始研究数据库、骨科专业相关网站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相关证据,包括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分类和整合,有异议时经过讨论或由第三方裁决。结果纳入14篇文献,包括3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围绕康复评定、康复原则、康复时间、康复强度、康复方式、患者教育、康复心理治疗、随访监测8类共汇总了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13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能够为护理人员开展术后康复指导提供循证依据,但在临床实践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文化背景状况,结合当地医疗水平和条件,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 标签: 康复 腰椎 手术后期间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应用功能锻炼所取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天津市红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8~75(56.63±5.78)岁,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8~76(56.78±5.33)岁,联合功能锻炼。就两组所评定出的临床疗效、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加以比较。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结果经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为95.2%(20/21),与对照组71.4%(15/21)结果展开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居较高水平(P<0.05,χ2=4.285)。在开展干预工作前,经对两组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开展干预后,各评测分值均有显著变化,其中,观察组疼痛较轻,腰椎功能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均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应用功能锻炼,可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守治疗 功能锻炼 疼痛 腰椎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侧和患侧腰椎椎旁多裂肌形态及纤维类型的差异,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多裂肌肌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腰椎手术的单侧病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例,于术中取其L4~L5、L5~S1水平双侧椎旁多裂肌,冷冻组织后切片,然后行改良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ATP)组织化学染色。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中心和4个周边视野,共5个视野,计数5个视野内I、II型肌纤维的数目,并采用显微镜刻度尺随机测量20条I型肌纤维和20条II型肌纤维的直径,取其平均值为肌纤维的最小直径。结果5个视野下,患侧I型肌纤维个数为60个,健侧I型肌纤维个数57个,两侧的I型肌纤维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II型肌纤维个数为39个,健侧II型肌纤维个数40个,2侧的II型肌纤维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微镜刻度尺测量,患侧I型肌纤维和II型肌纤维的最小直径均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侧椎旁多裂肌的I型肌纤维和II型肌纤维的最小直径均显著低于健侧,即患侧与健侧多裂肌的组织学特性不同,均发生了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改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旁多裂肌 肌纤维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6.32%,29/38),P<0.05。治疗后,两组腰腿痛、下肢麻木、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疗法结合通督正脊术治疗LDH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及疼痛程度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疗法 通督正脊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2D透视引导机器人辅助下和常规行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探讨2D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分别采用2D引导机器人辅助和常规方法行TESSYS手术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男34例,女36例,年龄(44.57±6.10)岁(范围27~60岁)。2D引导机器人辅助行TESSYS手术组(机器人组)32例;常规方法行TESSYS手术组(常规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并对并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机器人组和常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SU)分级、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机器人组穿刺次数(1.22±0.79)次,常规组(4.66±1.8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0,P<0.001);机器人组透视次数(10.97±1.96)次,常规组(17.45±4.3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3,P<0.001);机器人组穿刺-通道时间(10.66±3.62) min,常规组(20.21±5.4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6,P<0.001);机器人组手术时间(62.25±6.68) min,常规组(72.89±10.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6,P<0.001)。机器人组术前VAS评分(6.91±0.93)分、术后第1天(2.97±0.65)分、末次随访(1.53±0.51)分,常规组术前(7.29±1.14)分、术后第1天(2.89±0.56)分、末次随访(1.42±0.50)分;机器人组术前ODI 40.13%±1.54%、术后第1天17.28%±1.69%、末次随访10.84%±1.25%,常规组术前40.03%±1.46%、术后第1天17.42%±2.45%、末次随访10.92%±1.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组椎间盘残留2例(6.3%),常规组4例(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在经皮靶点穿刺阶段规划穿刺路径,刚性制导准确穿刺靶点,在降低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方面优势明显。

  • 标签: 机器人 X线透视检查 椎间盘移位 穿刺 辐射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肾通督”针刺结合百笑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神经根阻滞术联合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强肾通督”针刺结合百笑灸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估腰痛程度,日本骨科学会系统评分(JOA)评估生理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估肢体活动能力,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9、2.75、6.70、3.33,P<0.01或P<0.05),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1、6.26,P<0.05或P<0.01),JOA评分高于对照组(t=4.39,P<0.01),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中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74、4.59、5.93、5.42、4.68、4.04、4.73、5.68,P值均<0.001)。结论“强肾通督”针刺结合百笑灸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针刺疗法 灸法 百笑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椎体之间和椎体内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1~69岁。1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5个年龄组,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在L1~S1椎体CT正中矢状位影像选择松质骨范围最大的区域测量其HU值,进而将L1~5椎体自上而下三等分,分别测量每一等份内松质骨的HU值;基于腰椎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比5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及同一年龄组内L1~5不同椎体间的松质骨HU值,分析同一腰椎节段上、中、下不同区域椎体松质骨HU值;观察不同Pfirrmann分级的腰椎间盘上位与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的变化趋势。结果各年龄组间患者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病变节段、术前腰椎侧凸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密度HU值在L1~5各椎体之间并未表现出梯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L1~5椎体HU值表现出下降趋势。L1~5椎体内部存在骨密度梯度变化,上、中、下1/3椎体松质骨HU值依序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例500个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4例、Ⅱ级204例、Ⅲ级186例、Ⅳ级93例、Ⅴ级13例;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随着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而减小,而上、下位椎体松质HU值差值则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25、20.39,P值均<0.01)。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不同椎体之间骨密度无梯度差异,而各腰椎椎体内部骨密度HU值表现出从头端向尾端增加的趋势。骨密度下降以及上下相邻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梯度的较大差值对于椎间盘退变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椎间盘移位 腰椎 HU值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依从性曲线(PBCC)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纵向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9月入住杭州市中医院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出院时开始测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每隔2周测量1次,连续测量至第24周后,以时间为自变量(x)、功能锻炼依从指数为因变量(y)绘制功能锻炼PBCC。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24周依从指数的影响因素。共发放88份问卷,其中3例患者因手术退出、11例患者失访,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为84.09%(74/88)。结果出院24周内,患者功能锻炼总分PBCC公式为y=0.005x3-0.196x2+1.436x+59.197(R2=0.898,F=26.517,P<0.01);身体锻炼PBCC公式为y=0.008x3-0.337x2+3.616x+56.153(R2=0.878,F=21.570,P<0.01);锻炼效果监督PBCC公式为y=-0.006x3+0.309x2- 5.315x+76.371(R2=0.910,F=30.458,P<0.01);主动寻求建议PBCC公式为y=0.012x3-0.460x2+3.931x+44.071(R2=0.865,F=19.217,P<0.01);除效果监督PBCC呈直线下降外,其他PBCC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4周平均依从指数为(57.73±8.20),高峰值出现在第4周,指数为(64.08±8.91),低峰值出现在第18周,指数为(52.42±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功能锻炼方法、疾病知识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知识、疼痛程度、病程和功能锻炼方法(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横"S"型动态变化;在依从性下降期间,定期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疼痛管理、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必要措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锻炼 依从性曲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两节段突出腰椎间盘自发吸收或回缩在临床上鲜有报道。本病例中,患者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5月余",结合影像学和临床表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L4~5,L5~S1)"。经药物对症治疗8个月后,L4~5椎间盘出现自发回缩,L5~S1椎间盘出现自发吸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骨 吸收 回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恐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恐动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和术后1、3个月恐动Tampa量表(TSK)、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ABQ)、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RS)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TSK、FAB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EARS及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恐动水平及恐惧逃避信念,提升其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恐动症 早期康复 功能锻炼 认知行为干预 恐惧逃避信念
  • 简介:摘要冯淑兰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针刀神经触激学说与经络理论,内外兼治,刀药联用,常获佳效。外治运用针刀神经触激术,以“定点施刀、神经触激、一点三向”为施术要点,通过在椎管外口触激脊神经根,诱发神经“应激”反应,可“气至病所”;内治予经方桂枝附子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减,可疏通太阳膀胱经气、扶正壮督祛寒湿、温肾助阳壮腰骨、活血化瘀止痹痛。

  • 标签: 针药并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神经触激术 桂枝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冯淑兰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经手法点穴推拿联合缪刺“挫闪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确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64例,女56例,年龄26~62(44.18±6.24)岁,采取简单随机分组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缪刺“挫闪穴”治疗,观察组接受六经手法点穴推拿联合缪刺“挫闪穴”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和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肌张力测定仪测定患者的屈曲过程和伸直过程表面肌电值(surface emG value,AEMG),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脊椎功能,并分析比较所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复发情况。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χ2=4.183,P=0.04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PI和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直过程AEMG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屈曲过程AEMG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3.33%(2/60),对照组为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3,P=0.143)。结论六经手法点穴推拿联合缪刺“挫闪穴”可以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痛苦,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六经手法点穴推拿 缪刺“挫闪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病护理模式对经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经椎间孔镜治疗的LDH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专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出院当天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出院当天VAS评分分别为(8.00±0.76)分、(1.27±0.70)分,对照组分别为(7.93±0.80)分、(2.60±1.40)分,两组出院当天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t=3.29,P=0.003)。观察组优良率为87%(13/15),对照组为73%(11/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5.20±1.26)d,短于对照组的(6.73±1.28)d,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t=3.30,P=0.00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7±1.88)%,高于对照组的(89.87±4.0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t=6.03,P < 0.001)。结论采用专病护理模式护理椎间孔镜治疗的LDH患者,可提高短期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椎间孔镜检查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医院专科病房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筋骨并重”理论强调“筋束骨,骨张筋,筋骨相连,骨折筋损”。中医治疗骨科疾病重视骨与软组织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病理状态下重塑了紊乱的脊柱内部生物平衡。其中,内镜下临床2种常用微创入路技术重视软组织保护,术后进行积极适当的功能锻炼,已成为现代脊柱骨科手术中“筋骨并重”理论的典型表现。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筋骨并重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