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嗓音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中枢性运动和姿势障碍会对言语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与言语有关的呼吸功能障碍。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有半数以上伴有言语障碍。目前,对患有言语障碍儿童呼吸功能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根据痉挛型脑瘫儿童言语呼吸不规则、浅快、起音困难等特点,对其的定量评估和动态评估进行综述,为临床康复医师、治疗师针对性地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言语呼吸功能提供思路。

  • 标签: 脑性瘫痪 呼吸 生理学 言语障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铝接触对作业工人总体认知水平和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7至8月,以整群抽样方法收集山西省某铝业集团公司46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接触铝的工人232人为接触组,未接触铝人员228人为对照组,采集血样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AS)测定血铝浓度,接触组根据血铝浓度中位数(M)分为高接触组和低接触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研究对象总体认知功能言语功能,比较各组总体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评分差异,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和饮酒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MoCA总分、动物命名测试(ANT)得分和类别流畅性(CFT)得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ANT满分率低于CFT满分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接触组MoCA总分、ANT评分和CFT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 μg/L为界分组时,高接触组’MoCA总分、ANT评分和CFT评分低于低接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血浆铝浓度、ANT评分、CFT评分和SR评分为职业性铝接触作业工人M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性铝接触可导致工人言语功能受损,ANT评分、CFT评分、SR评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发生MCI的风险就越小。

  • 标签: 职业暴露 言语功能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术且术前存在残余低频或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将38例0.5、1.0 kHz作为低频组,将40例2.0、4.0 kHz作为高频组。所有患儿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后实施系统化言语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言语识别率;干预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可懂度(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评分、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高频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70.00%,28/40;67.50%,27/40;75.00%,30/40)均高于低频组(45.00%,18/38;42.50%,17/38;50.00%,20/38),P均<0.05。干预3、6、12个月,高频组SIR、CAP、MAIS评分均高于低频组(P均<0.05)。结论与术前低频残余听力患儿相比,高频残余听力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

  • 标签: 人工耳蜗术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 言语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年龄老化对言语感知过程中大脑皮层神经成像特征的影响。方法2021年3—6月招募听力正常成人34名,其中青年组17名[男6名,女11名,年龄(32.1±5.0)岁(20~39岁)],老年组17名[男6名,女11名,年龄(63.2±2.8)岁(60~70岁)]。测试材料为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句表,采用任务态block实验设计,以左右颞叶、Broca区、Wernicke区、运动皮层为感兴趣区,运用客观脑成像fNIRS技术并结合主观心理物理学测试方法,分析老年人及青年人在不同聆听条件(安静、信噪比为10 dB、5 dB、0 dB、-5 dB)下,与听觉言语感知功能相关的大脑皮层激活区域及激活程度。采用SPSS 2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在各个任务条件下的激活区域及激活程度均较青年组减小;青年组整体激活通道数明显多于老年组,且左半球激活通道多于右半球,而老年组左右半球激活通道数差异不大;大脑左半球受年龄因素影响显著的通道较右半球多。青年组在信噪比为0 dB时的激活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信噪比条件(P<0.05),而老年组在5种条件下的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年组各条件下的言语识别得分均高于老年组,两组得分在信噪比为5 dB时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在信噪比为0 dB时的言语识别正确率下降明显,而老年组在信噪比为5 dB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结论年龄老化导致嘈杂环境下言语感知能力以及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逐渐发生退化,言语优势半球(左半球)受年龄老化影响显著,老年人在不同言语清晰度任务下的整体激活区域及激活程度均较青年人减小。

  • 标签: 衰老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 言语识别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初步探索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言语流畅性下降的脑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MCI患者(MCI组)及16 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入组前分别采集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rs-fMRI)数据。采取ALFF分析方法,比较MCI组与健康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差异,并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观察ALFF变化的脑区与言语流畅性测试量表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CI 组患者右侧岛叶/颞上回ALFF降低(高斯随机场校正,voxel P<0.005,cluster P<0.05)。未发现ALFF升高脑区。降低的ALFF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基础版的流畅性测试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500,P=0.025)。结论MCI存在右侧岛叶/颞上回大脑活动降低,可能是患者言语流畅性下降的原因。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言语流畅性下降 岛叶 颞上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指标评估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嗓音障碍的有效性,分析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方法采用言语主观功能评估将29例言语障碍患者分为重度言语障碍组(19例)和轻度言语障碍组(10例),用计算机言语测量仪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范围、平均强度、共振峰、下颌距和舌距的异常发生比率及其均值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的MPT和MCA值均存在异常,且重度组患者的MPT值[(4.37±3.89)s]明显短于轻度组[(8.22±4.03)s],MCA值[(3.39±3.77)s]亦明显弱于轻度组[(8.56±3.24)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在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F2(i)以及舌距指标中存在异常情况的比率为73.68%、63.16%、73.68%和78.95%,明显高于轻度组(30.00%、30.00%、30.00%和40.0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参数测量可以有效评估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出现言语呼吸功能受损的现象非常普遍,值得重视。

  • 标签: 构音困难 言语参数测量 康复 语音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因不能按时完成疗程而剔除,对照组中有2例因并发心血管疾病而转科治疗,最终纳入本研究病例84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单纯一对一方式训练,每日2次,每次30 min,共6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观察组在每日上午进行一对一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下午进行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分项积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8项分项积分中,观察组除颌位置积分[(3.15±0.8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7项分项积分[呼吸(1.02±1.03)分、唇的运动(2.04±1.25)分、反射(1.02±0.74)分、软腭运动(1.00±0.88)分、喉运动(1.30±1.23)分、舌运动(2.36±1.30)分、言语(2.23±1.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1.99±0.91)分、唇的运动( 4.14±1.91)分、反射(2.08±1.29)分、软腭运动(1.79±1.45)分、喉运动(3.22±1.64)分、舌运动(5.31±2.62)分、言语(3.8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的各指标评分[生理领域(68.51±4.32)分、心理领域(67.53±4.52)分、环境领域(68.86±5.22)分、社会领域(50.36±4.6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理领域(41.22±3.90)分、心理领域(48.66±5.00)分、环境领域(43.63±4.60)分、社会领域(43.92±4.10)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构音障碍 生活质量
  • 作者: 刘菱珊 赵久良 何泳蓝 宋亦军 曾小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女,25岁。因关节痛5年,停经16个月,言语不利3个月就诊北京协和医院。患者5年前间断出现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游走性疼痛,未予特殊诊治。近1年余出现月经不规律,进展至闭经,查雌二醇<5.00 ng/L,孕酮0.058 μg/L,卵泡刺激素56.09~62.50 IU/L,促黄体生成素49.32~58.71 IU/L,催乳素198.7 μIU/ml,妇科超声检查示无窦状卵泡,考虑卵巢功能早衰,予性激素替代治疗,期间监测仍无排卵。4个月前患者反复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3个月前突发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持续不缓解,查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急性卒中,停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完善病因筛查,发现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抗磷脂综合征。结合患者发病初期出现闭经,性激素水平为绝经后水平,此前无性腺毒性药物使用史,考虑患者闭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自身免疫性卵巢炎可能,予口服泼尼松(60 mg,1次/d,规律减量每周5%)联合吗替麦考酚酯(0.75 g,2次/d)及羟氯喹(0.2 g,2次/d)治疗,4个月后患者月经来潮,此后规律行经至今。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自身免疫性卵巢炎的认识。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抗磷脂综合征 闭经 自身免疫性卵巢炎 卵巢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言语性幻听(auditory verbal hallucinations, AVHs)是常见幻听类型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现有的治疗方法对难治性AVHs疗效欠佳。近年来,阿凡达疗法用于治疗AVHs越来越受学界关注。研究表明阿凡达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幻听声音频率、痛苦、持续时间、对声音来源的信念等方面,提高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我们对阿凡达疗法治疗AVHs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探究AVHs的发病机制、治疗、预后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言语性幻听 阿凡达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方法,探讨伴发腭裂言语障碍(cleft palate speech disorder,CPSD)的唇裂合并腭裂(clefts lip with palate,CLP)儿童的脑灰质结构形态学变化,为深入探索CLP人群腭裂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整形创伤外科,伴发CPSD的CLP患儿29例(CLP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20例,年龄(9.6±3.2)岁(5~17岁)。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招募健康儿童33名(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9名,女性24名,年龄(9.6±2.4)岁(5~16岁)。两组受试者均行MRI三维T1结构像序列扫描,并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12软件中VBM和CAT12工具箱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皮质厚度、折叠系数等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进行全脑灰质形态学分析,团块水平采用族错误率(family-wise error rate,FWER)校正进行多重比较校正,以双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与CLP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4;χ2=0.11,P=0.74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左侧颞下回、右顶下缘角回、左小脑上部灰质体积显著减小(P<0.05),右内侧额上回体积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受试者的左侧额下回岛叶部以及右侧脑岛部皮质厚度显著变薄(FWER校正,P=0.03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右侧半球扣带回峡部折叠系数显著增大(FWER校正,P=0.040)。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发CPSD的CLP儿童存在多个语言相关脑区灰质体积减小、皮质厚度减小、折叠系数增大,这些与语言相关的脑区灰质形态学异常改变可能与CLP人群特有的腭裂言语障碍相关。

  • 标签: 腭裂 唇腭裂 言语障碍 灰质体积 皮质厚度 折叠系数
  • 简介:摘要老年性听力损失,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不仅造成患者听力下降,还会导致日常言语交流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大量研究表明,助听器对ARHL患者的言语识别、心理和认知功能具有改善和保护作用,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梳理近年来助听器在言语识别、心理、认知三方面对ARHL患者的影响,在介绍国内助听器使用现状的同时,对未来推动助听器在ARHL领域的应用提出思考和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素可作用于骨骼、肾脏及肠道,在人体钙磷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目前尚知之甚少。本文着重讨论甲状旁腺疾病与生殖功能和生殖健康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 生殖系统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和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患者前额叶激活特点。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脑成像(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采集并比较69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和68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在言语流畅任务下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受试者前额叶激活的相关性。结果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患者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区和眶额皮质区检测通道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而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单相抑郁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双相抑郁患者和单相抑郁患者在前额叶外侧区和眶额皮质的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和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的激活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 标签: 谱学,近红外线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早期胃癌比例增加,局部进展期胃癌预后改善,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相应提高,胃功能重建手术和功能保留手术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生理通道、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等。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留或重建不同的生理功能功能重建手术生活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功能保留手术肿瘤根治性的验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学者应该未雨绸缪,积极关注与开展胃癌功能重建及功能保留手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工作,以争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功能保留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言语障碍患者呼吸控制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7例脑卒中后运动性言语障碍伴呼吸控制异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及常规构音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训练、语音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构音训练基础上辅以"六字诀"训练,"六字诀"发音顺序为嘘、呵、呼、呬、吹、嘻,采用鼻吸口呼方式进行训练。于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以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综合评价(FDA)结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响度等级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改良FDA评分、MPT、MCA及响度等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改良FDA改善值[3.99(3.49-4.48)分]、MPT改善值[3.38(2.86-3.90)s]及MCA改善值[3.01(2.43-3.59)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响度指标改善幅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训练联合常规构音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言语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及综合言语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运动性言语障碍 六字诀 传统呼吸训练 基础构音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年上升。虽然根治性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何在追求肿瘤根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胃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更需关注的问题。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是在保证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前提下,通过减少胃切除范围、保留幽门、保留迷走神经等方式充分保留胃功能,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对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目前尚无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后的功能评价标准,临床上多通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主观性。通过内镜、血液学检查等客观手段的评估,虽然能够提示功能重建带来的生活质量获益程度,但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限。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的评价、术后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辅助检查等项目在胃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本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胃肿瘤 功能保留性胃切除 功能评价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缺陷与脑功能连接间的关系及特征。方法从特殊教育学校招募28名聋哑儿童和27名人口学指标匹配的正常听力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别选用磁共振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估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脑灰质体积之间的差异,采用功能磁共振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分析聋哑儿童与正常听力儿童脑执行功能网络内连接的差异,用执行功能测试工具评价聋哑儿童各执行子功能与听力正常儿童的差异。结果聋哑儿童的脑灰质体积在左侧角回(MNI坐标:-48,-72,45;700 voxels)、右侧顶上回(MNI坐标:20,-62,57;594 voxels)和左侧枕中回(MNI坐标:-32,-87,42;782 voxels)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小。聋哑儿童在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额下回(MNI坐标:-24,21,3;54 voxels)功能连接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弱。在行为学测试结果中,聋哑儿童在转换功能上较正常儿童存在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9,P=0.02)。结论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其神经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相关脑区出现功能连接减弱及脑灰质体积减小有关。

  • 标签: 聋哑 执行功能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言语感知和空间听觉能力发育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3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男16例、女15例,年龄(2.3±1.2)岁(x¯±s,下同),分别在术前、开机6个月以及开机12个月,应用普通话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普通话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和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test,MESP)评估听觉能力和言语感知能力发展,应用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父母版问卷(Speech,Spatial,and Other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 for Parents,SSQ-P)评估空间听觉能力的发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开机时间延长,31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IT-MAIS/MAIS、MESP得分率持续提高,术前、开机6个月及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eech)和SSQ-P(Spatial)得分:术前分别为(0.9±0.2)、(0.8±0.3)分,开机6个月为(4.6±0.2)、(2.6±0.3)分,开机12个月为(6.2±0.2)、(6.3±0.3)分,两项得分在术前、开机6个月、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atial)从术前至开机12个月的增长率为675.3%、开机6个月至12个月期间的增长率为140.6%,明显高于IT-MAIS/MAIS、LV-MESP及SSQ-P(Speech)的增长率。CI开机后12个月,SSQ-P(Speech)得分与SSQ-P(Spatial)得分呈中度相关(r=0.465,P=0.00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随开机时间延长,其听能、言语感知能力、空间听觉能力均呈现持续性显著进步。开机12个月时空间听觉能力增长率大于言语感知能力,且空间听觉能力在人工耳蜗开机6个月后仍呈现快速发育特点。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言语知觉 空间听觉 儿童,学龄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