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是难治性青光眼可供选择的治疗术式。UCP装置简单,学习曲线低,操作便利。UCP具有双重降眼压机制,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显著降低睫状体房水分泌量,同时通过增加房水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流出降低眼压。因此对各类型青光眼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50-156)

  • 标签: 青光眼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MR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是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手段,以MRI为引导,精准地将超声波聚焦于肌瘤瘤体组织,产生65~85 ℃的高温,使肿瘤细胞蛋白质失活、细胞凋亡并凝固坏死,在精准消融肌瘤组织的同时避免损伤治疗区域以外的正常组织。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子宫肌瘤的MRgFUS治疗水平,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治疗,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微创治疗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国内外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 标签: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聚焦超声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肿瘤治疗新方法,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抑制免疫逃逸来消灭或对抗肿瘤。由于肿瘤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单纯应用免疫治疗较难达到理想效果,而同时联合免疫治疗和其他治疗模式以协同增强治疗效果成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超声在人体组织中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特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可破坏肿瘤组织,暴露肿瘤抗原,增强免疫应答,且超声具有穿透性,可作为一种激发方式定点触发或增强免疫细胞、免疫药物和靶向多功能微粒体的抗肿瘤过程,在介导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超声联合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及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免疫治疗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并发症应用价值的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治疗15例因腹股沟疝术后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对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进行注药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分别评估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注药治疗后,患者短期疼痛明显缓解,24 h尤为显著,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3.5±0.8)、(0.7±0.8)、(1.5±1.0)、(2.5±0.8)、(2.7±0.8)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术后2周与4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短期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实时引导、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故可作为临床缓解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 超声检查 疝,腹股沟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60例高位肛瘘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超声刀切开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3、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疼痛较轻,2次手术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高位肛瘘直肠黏膜下瘘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疗效确切、止血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手术次数少、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震颤相关疾病,均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是二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只有部分患者获益;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射频消融术等,但这些方法有创。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以其无创性、无电离辐射、实时温度监测和实时动态定位等优势逐渐成为二者的外科治疗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MR引导下聚焦超声技术发展史及原理、有效性、安全性、MR引导的优势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助于评价MR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 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26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HIFU,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即刻优良率、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优良率(99.25%,132/133)与对照组(100.00%,133/13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SSS、UF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75%,1/133)低于对照组(6.02%,8/133),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3.01%,4/133)与对照组(1.50%,2/13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促进肌瘤的消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疗效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中心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治疗前肌瘤体积与平均经线、肌瘤位置、肌瘤类型、MR 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1WI强化程度与均匀性、子宫位置)。利用术前子宫肌瘤体积与术后无灌注区体积,计算得到肌瘤的消融率,以70%消融率为界将130个子宫肌瘤分为两组(充分消融组与非充分消融组),分析以上因素是否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有影响。结果70个(53.8%)充分消融肌瘤,60个非充分消融肌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瘤体积、肌瘤平均经线、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IWI强化程度与子宫位置对消融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WI呈低信号的肌瘤(P=0.035)与TIWI轻度强化的肌瘤(P=0.038)更容易达到满意消融效果。结论肌瘤体积、肌瘤平均经线、T2WI信号强度与均匀性、T1WI强化程度与子宫位置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对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消融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脊柱源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脊柱源性疼痛的注射治疗日渐普遍。本专家共识介绍超声引导脊柱源性疼痛注射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实施前提、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超声引导下常见部位的脊柱源性疼痛注射治疗技术,以期为临床医生开展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脊柱源性疼痛 注射治疗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滑膜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目前RA的治疗以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为目标,然而仍有患者治疗达标后在影像学上存在亚临床滑膜炎,本文拟对超声在RA亚临床滑膜炎的诊治、病情监测及其在以"超声缓解"为目标的达标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 达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纹引起的皮肤及其下肌层的厚度改变。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26例中重度眉间纹受试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16周,采用50 MHz高频超声检测注射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厚度,20 MHz高频超声检测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Bonferroni法比较受试者注射治疗前后3个时间点超声检测的组织厚度。结果注射前,真皮层、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分别为(2.01 ± 0.48)、(4.32 ± 0.73)、(4.51 ± 0.67) mm。注射前、注射后4及16周真皮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94,P = 0.199),而皮肤全层厚度、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28、24.19,P = 0.020、< 0.001)。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4周皮肤全层厚度显著增加[(4.88 ± 0.93) mm,t = 3.72,P = 0.004],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3.82 ± 0.79) mm,t = 4.65,P = 0.001]。与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相比,注射后16周时皮肤全层厚度(4.61 ± 0.73) mm和肌层厚度(4.38 ± 0.90)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16 7)。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改变皮下组织和肌层厚度,高频超声可用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 标签: 超声检查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真皮 皮下组织 肌层 眉间纹 高频超声 皮肤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9例(57个囊实性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结节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57个囊实性结节有效51个,总有效率为89.5%;治疗前结节体积(12.4±5.2)cm3,治疗后体积(2.8±3.1)c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5);49例患者中出现疼痛2例,术中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3/49)。结论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超声疗法 硬化疗法 聚桂醇注射液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改进,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再次获得临床认可,成为青光眼降眼压治疗的非侵入性术式之一。虽然目前尚缺乏高级别的证据,但是现有文献显示,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可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的引流,有效且安全地降低各种类型青光眼的眼压。本文以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重点,针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从设备的发展、治疗原理、手术步骤、降低眼压的幅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6-70)

  • 标签: 青光眼 高强聚焦超声消融 睫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133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资料,按照引导方式分为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收集其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超声引导组消融时间明显短于CT引导组[(29.0±12.0) min比(55.0±19.0) min,P<0.05)],单个肿瘤的消融次数少于CT引导组[(1.1±0.3)次比(2.0±0.6)次,P<0.05]。两组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引导组局部肿瘤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超声引导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是局部肿瘤复发(HR=0.266,95%CI:0.073~0.967,P<0.05)和无进展生存(HR=0.415,95%CI:0.213~0.806,P<0.05)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甲胎蛋白>20 ng/ml(HR=4.821,95%CI:1.714~13.560,P<0.05)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局部治疗效果优于超声引导,其原因可能与CT引导下布针次数较多、消融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癌,肝细胞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CT引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眼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5例(5眼)的临床资料。5例手术中出现前房变浅以至消失、眼压升高,前房注BSS液、消毒空气和黏弹剂均无法维持。经1~3次自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抽吸玻璃体液后前房形成,眼压下降后顺利完成后续手术。随访1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全部患者角膜透明,前房适中,瞳孔圆,人工晶状体位正,眼压正常。视力均提高,术中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发生后睫状体平坦部穿刺抽吸玻璃体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综合征,迷流,灌注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