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肠内窥镜技术的完善与提高,末端回肠内镜检查逐渐普及,末端回肠活检已成为病理临床实践中的常见标本之一。末端回肠黏膜病变非常复杂,既可以是炎性病变,也可以为肿瘤性病变,既可以是原发性病变,也可以为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末端回肠活检的病理诊断问题已经构成了病理医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末端回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信息,认真观察活检末端回肠组织结构,注意绒毛改变、上皮损伤性变化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特别关注有无肉芽肿形成、溃疡或糜烂、淋巴组织增生及肿瘤等特殊病变。为协助病理医师,特别是基层医院病理医师强化对末端回肠活检诊断工作的认识和把握,该文从末端回肠的组织结构特点、常见病理变化、末端回肠活检的诊断思路、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等方面做了初步梳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过程中常遇到的且十分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皮肤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皮肤称之为“药物性皮炎”,即“药疹”,少数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累及生命的重症药疹,但由于临床混合用药的情况导致真实的致敏药物难以明确,致使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无法使用。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许多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和特定药物导致的药疹发病有着密切联系,用药前进行HLA风险基因筛查可显著降低相关药物重症药疹的发病率,但HLA基因筛查仅能预防有限的药物导致的重症药疹,大多数药物尚未发现HLA风险基因位点,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检查明确致敏药物。目前药物激发试验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明确致敏药物的“金标准”,但由于此测试方法风险较大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除此之外,多种体内外检查方法(体内试验包括斑贴试验及药物皮肤试验,体外试验包括血清IgE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也为明确致敏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药物过敏 药疹 人类白细胞抗原 易感基因 致敏药物 药物激发试验 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
  •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中型动脉血管炎,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约25%的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由于川崎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诊断川崎病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标准,因此,对于典型的川崎病诊断不难,但对于表现不完全和不典型的川崎病诊断却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情况下,使川崎病的诊断更为复杂。本文结合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的川崎病诊治指南,对川崎病诊断中的热点问题给予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川崎病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2018年由Chang等首先提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的概念,并依据这类肿瘤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特征将细支气管腺瘤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两型。经典型细支气管腺瘤是由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共同构成,同时也是与肺腺癌鉴别的要点。随着临床诊断病例数的不断增加,作者发现存在非经典型细支气管腺瘤病例(表现为肿瘤局部区域缺乏基底细胞层,有些甚至完全缺乏基底细胞层),致使细支气管腺瘤在临床病理诊断实践中遇见一些问题和困难。该文将作者在诊断这类肿瘤遇到的问题诊断体会提出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儿童TB的特殊性,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儿童TB临床表现和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病原学检测标本难以获取、现有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不足、缺乏儿童友好型抗结核药物、缺乏儿童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数据和基于儿童数据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等。现就上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和展望进行总结。

  • 标签: 结核病 儿童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国际上提出的一些肺肿瘤诊断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有一些不确定性,常对临床病理诊断提出挑战。本文结合新出版的第5版WHO肺肿瘤分类相关内容,就目前肺肿瘤诊断病理学中早期肺腺癌诊断、肺腺癌组织类型的评估和分级、细支气管腺瘤转归、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癌鉴别诊断及SMARCA4缺失肺癌的病理学特点等若干问题提出作者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诊断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我国结直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及诸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结直肠癌的检出及治疗。越来越多的病理医师,包括西方国家的病理医师承认结直肠黏膜内癌的存在。接受结直肠黏膜内癌的概念将使病理医师在进行黏膜活检诊断时避免诊断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和降低其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相关异型增生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是降低IBD相关结直肠癌发生率的关键因素。IBD相关异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但医师诊断异型增生的主观性常较强,不同病理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并不理想。为提高病理医师对IBD相关异型增生诊断的准确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组织专家进行IBD相关异型增生病理诊断的测试和讨论,测试结果表明专题讲座和共同讨论有助于提高异型增生的诊断正确率,在组织形态学检查基础上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异型增生的诊断。建议在诊断IBD相关异型增生时,由2位及以上病理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一致方能作出诊断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克罗恩病 结肠炎,溃疡性 专家共识 临床指南 病理 异型增生
  •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是青壮年人群神经功能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明确MS的诊断和临床分型,对于MS患者的尽早治疗和治疗策略选择至关重要。临床医师可充分收集患者客观的临床证据,排除其他鉴别诊断后,参考目前的诊断标准对MS的时间多发性和空间多发性进行全面评估,并依据其临床分型标准指导治疗策略选择。目前针对MS诊断的检查技术和评估方式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相信未来MS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诊断 鉴别诊断 指南
  • 简介:摘要肾脏是维持血钾平衡的最主要器官,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肾小管排钾功能障碍,导致血钾升高,使得高钾血症成为儿童肾脏疾病容易伴发的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肾性高钾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临床医师尤为重要。

  • 标签: 高钾血症 肾脏 诊断
  • 简介:摘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化治疗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化病理学检查是判断内镜下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缺乏一套完整的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标准及流程,导致病理与临床内镜诊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消化道早癌规范化病理学检查及诊断需要内镜和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早期诊断 病理学 规范化
  • 简介:摘要文章对铁路信号设备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表现、分类进行介绍,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故障诊断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铁路信号设备 故障诊断 问题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遗传代谢性疾病(IMD)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从发病率来看IMD属于罕见病,虽单一病种发生率均较低,但作为一类疾病的群体患病率较高。迄今发现的IMD疾病有700多种,并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增加。由于IMD受累基因多,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不具有特异性,对IMD的准确诊断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IMD发生的分子基础、疾病诊断思路、检测手段及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代谢缺陷 先天性 分子诊断技术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慢性肝脏损害基础上由肝硬化结节发展演变为HCC的多步癌变模式和主要病理改变已得到公认,这些改变成为了影像学检出、诊断和评价HCC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对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病理特征、HCC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加深影像医师对HCC影像表现的认识,帮助提高影像诊断HCC的能力。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诊的干眼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4个临床研究中心连续纳入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141例141眼。所有患者均自行完成中国干眼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和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调查以评估干眼相关症状,患者均接受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无麻醉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以评估干眼相关体征,评估受检眼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关联;根据有无角膜荧光素染色将受检眼分为角膜染色阳性组和角膜染色阴性组,采用各问卷评分方法评估两个组受检眼干眼症状情况。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标准将受检眼分为水液缺乏型干眼组、蒸发过强型干眼组、混合型干眼组和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组,比较组间受检眼干眼相关体征的差别。结果受检眼中国干眼问卷总评分为12.00(7.00,16.00)分,OSDI问卷总评分为25.00(17.50,36.93)分,DEQS问卷总评分为32.02(15.77,52.34)分。最常见的症状是受检眼中有眼干燥感者130眼,占92.2%;有眼疲劳症状者109眼,占77.3%;有异物感者108眼,占76.6%。眼干、异物感、畏光评分与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正相关(r=0.177、0.297、0.172,均P<0.05);受检眼眼痛不适、畏光、视力波动评分与泪液分泌量呈弱负相关(r=-0.178、-0.197、-0.174,均P<0.05)。43.3%(61眼)患者使用视频终端。蒸发过强型干眼75眼,占53.2%;混合型干眼43眼,占30.5%;水液缺乏型干眼18眼,占12.8%;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3眼,占2.1%。结论首次就诊的干眼患者以轻中度干眼为主,症状与体征具有一定关联。蒸发过强型干眼是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中国干眼诊断标准诊断干眼与亚洲干眼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2%。

  • 标签: 干眼 干眼症状/诊断 干眼体征/诊断 亚洲干眼协会
  • 简介:摘要实性肾细胞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包括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本文总结了3种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并同主要的良恶性肿瘤及类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肾脏集合管癌、淋巴瘤、转移瘤、嗜酸细胞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及肾梗死等,旨在使影像科和泌尿科医师更好地认识实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从而理解及掌握其鉴别诊断

  • 标签: 癌,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一组主要由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抗神经细胞抗体密切相关。AE往往临床病程严重、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免疫综合治疗对临床转归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同类型A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有其相应的特点。笔者对AE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影像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乳腺单纯梭形细胞病变少见,但发生于乳腺的部分肿瘤或瘤样病变可以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在取材不够充分、活检或粗针穿刺的标本中,甚至全部由梭形细胞构成。它们往往不同于其他部位软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而有其独特规律。乳腺梭形细胞病变通常是乳腺特有的病变,如梭形细胞化生性癌、叶状肿瘤、细胞性纤维腺瘤等,而不是纯粹的肉瘤。如果缺乏对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特征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诊断思路,容易导致误诊。本文主要讨论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乳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思路、鉴别诊断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