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是肝胆疾病大国,但在肝胆疾病大数据领域却发展滞后,目前尚无全国层面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标准,且行业内缺乏肝胆疾病的规范化标注专家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全国肝胆专家制定首个《肝胆疾病标准数据规范》团体标准。笔者团队就标准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及建立临床意义等对《肝胆疾病标准数据规范》3项标准(标准号分别为T/CMDA 001-2020、T/CMDA 002-2020、T/CMDA 003-2020)进行解读。旨在通过解读有助于临床医学研究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机构对数据采集、标注、质量控制规范的理解,有利于该标准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疾病 胆道疾病 数据采集 数据标注 质量控制 标准数据集 标准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83.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6,50.0%)和头痛(3/6,50.0%)。在影像学检查中,ICVT的直接征象为斑点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脑叶出血、梗死或水肿。结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是ICVT的常见表现,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作者: 边原 熊堉 龙恩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成都 610054;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成都 61005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在造船业仍在经历寒冬,船舶的建造质量与效率对于造船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槽型隔舱结构钢板厚度薄、完工平整度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对原槽型隔舱结构施工变形原因及制作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船舶槽型隔舱部件制作的优化工艺,记录了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和过程探索,为该类型结构提供了一套较为详细的施工作业程序。本文为后续同类型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薄板建造 工装制作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视频简介】颈椎的骨质增生,组织增生(如黄韧带,前、后纵韧带的增生)、颈椎骨之间的移位,其第一位的病因都是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导致的。针刀医学立足于第一位的病因为软组织的动态力平衡失调,第一位的发病机制为神经发病机制,所制定的临床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方法简便,效果显著。针刀治疗颈软组织的损伤或病变就是针对各型颈椎病的基础的、根本性的治疗。颈椎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动态力不平衡,最后这些力都要集中传递到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这3个部位,即高应力点。颈椎的移位,其异常的力必然导致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的瘢痕粘连等,当这些病变不能被自我代偿或修复时,就要用针刀把这些病理改变切开、剥离、疏通等,使这些病理改变的范围、大小、强度等缩小到人体的自我代偿,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并最终达到全部修复或基本修复,使颈椎病得到根本性治疗。本视频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做详细讲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各行各业生产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越来越重视对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当前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使这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们逐渐引用了PLC自动控制技术。将PLC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同时,企业在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安装时,维护安装的成本有了明显的降低,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进步。

  • 标签: 电气自动控制 PLC 应用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港口规模也日益扩大,港口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在港口设备中,PLC设备对于港口的正常运行和控制至关重要,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鉴于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PLC设备在港口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PLC在港口设备中的应用系统设计以及安全保障设计等方面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扣带回(cingulate cortex, CC)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CC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梗死组和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梗死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卒中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结果。发病后1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价。结果共纳入21例急性CC梗死患者,男性12例(57.14%),年龄(67.14±12.36)岁(范围45~89岁)。ACC梗死16例(76.19%),其中单侧CC梗死13例(81.25%),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淡漠、注意力下降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PCC梗死组5例(23.81%),均为单侧起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视空间障碍。21例患者中,18例(85.71%)患者伴有≥2种血管危险因素,13例(61.90%)伴有≥3种血管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90.48%);19例(90.48%)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2例(9.52%)为心源性栓塞。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Z=4.07,P<0.01)。随访时16例(76.19%)转归良好,5例(23.81%)转归不良,且无一例死亡。结论ACC和PCC梗死主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认知损害。CC梗死若诊疗及时,总体转归良好。

  • 标签: 脑梗死 扣带回 认知障碍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简介: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中,液压传动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其无论是在实践性上,还是在技术性上都非常强,这也使其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重要基础内容。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PLC控制模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液压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为此,本文便对液压实训课程中PLC控制模块的相关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液压实训中对PLC控制模块的应用能力及学生的拓展职业就业能力。

  • 标签: 液压实训 PLC控制模块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讲者回顾了目前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根据临床病理资料的研究,证明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MVI对肝癌患者的预后意义显著;着重从MVI的精准病理诊断以及MVI指导复发性肝癌治疗方面展开深入的阐述和讨论;对MVI的分布情况以及术后多点取材检测提供了宝贵经验;详尽介绍了利用首次术后MVI情况作为复发性肝癌治疗选择的参考标准的系列研究成果;展望了分子影像指导下精准基因疗法为肝癌MVI治疗提供的新思路。讲座内容对于临床早期诊断MVI、建立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细胞癌 复发 微血管侵犯
  • 简介:摘要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领域的应用,促进了煤矿生产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同时,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对于设备控制的安全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控制水平,也就成为了关系煤矿机电设备价值发挥,保证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PLC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控制系统,基于PLC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矿机电设备控制的安全性。本文将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展开研究。

  • 标签: 煤矿 机电设备 安全控制 PLC
  • 简介:摘要PLC技术在电力工程系统中是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发展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进程。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因此电力工程PLC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力工程 PLC技术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及单基因水平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在孤立性胼胝体发育异常(CCA)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超声及MRI检查诊断为孤立性CCA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对所有胎儿样本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或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检测,对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或CNV-seq)检测结果未见异常的胎儿及其父母样本进一步行WES检测。结果65例孤立性CCA胎儿中,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8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例,检出率为8%(3/38)。共计49例孤立性CCA胎儿行CMA(或CNV-seq)检测,检出致病性CNV 6例,检出率为12%(6/49),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进一步行CMA检测的检出率为1/1;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进一步行CMA(或CNV-seq)检测的检出率为14%(3/21);以CMA检测为一线检测技术的检出率为7%(2/27)。共计25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结果阴性的孤立性CCA胎儿行WES检测,检出致病基因9例,检出率为36%(9/25)。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及WES三种检测技术的梯度遗传学诊断使26%(17/65)孤立性CCA胎儿得到明确的遗传学诊断。结论对孤立性CCA胎儿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MA检测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CMA检测可作为孤立性CCA胎儿的一线检测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结果阴性时,WES可额外提高孤立性CCA胎儿的致病性检出率。

  • 标签: 胼胝体发育不全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微阵列分析 全外显子组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