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金融危机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吸引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由于企业所得税是公司重要的现金支出,而且公司避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因而从公司避税活动视角探究金融危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已有文献关注此问题的还不多。鉴于此,本文首先检验金融危机对公司避税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融资约束程度、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等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伴随外部融资环境恶化,公司的内源融资需求提高,另外风险转移倾向也会变得更为明显,这些都使得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提高;与融资不受约束公司相比,融资约束公司金融危机期间避税程度提高更为明显;伴随公司所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危机对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被削弱。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金融危机微观作用机制方面的学术文献,而且还提供了公司避税程度影响因素方面新的经验证据。

  • 标签: 金融危机 公司避税 融资约束 金融市场化
  • 简介:作为现代大型企业集团经营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企业金融资本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资本运营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实现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的经营手段,与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密不可分.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GE的企业金融与资本运营的成功融合、互相支持的结果.面对后WTO时代国际竞争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如何有选择地借鉴GE经验、拓展企业金融和资本运营业务,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GE公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资本运营 金融资本 企业管理 金融服务体系
  • 简介:  金融约束是一种轻度的金融抑制,是金融深化中由金融抑制向金融自由化的过渡阶段.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金融约束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一些政策使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能获得"租金",对促使金融部门在金融深化中提高效率和完善金融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尽管金融约束理论是一种动态的理论、不完善的理论,但其对指导我们反思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推进"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我国金融 改革启示 理论我国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迎来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整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受时代整体趋势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逐年深化,经济结构转型也愈发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逐渐增多。本文基于金融会计视角,介绍了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中的常见金融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金融会计视域 浅谈金融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近些年,陵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呈强劲之势,无论是其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等都保持了“重庆第一区”的地位。这一切,无不与当地良好的金融秩序,人行涪陵区中心支行和各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 标签: 地方经济发展 支行 增长速度 金融秩序 国内生产总值 金融机构
  • 简介:麦肯锡公司调查了15家领先的跨国金融服务公司,旨在了解这些公司希望将地区总部设在什么样的城市。这个话题在亚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蓬勃发展正将跨国公司和国外人士从亚洲其他地区吸引到中国扎根,此前这些公司和个人已与亚洲其他地区建立了长久

  • 标签: 跨国金融服务公司 地区总部 城市经济 投资环境 国际金融中心
  • 简介:政策金融的机能及限度[日]土田正显期待政策金融发挥作用(一)政策金融的定义政策金融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如改善生活环境、中小企业对策、住宅对策等,对仅仅依靠基于市场原理的民间金融难以适应的领域,通过国家机构(政策金融机构)供给资金。这样的金融是用...

  • 标签: 政策金融 民间金融机构 融资 日本开发银行 企业对策 政策目标
  • 简介:目前,金融危机仍在亚洲肆虐,一切已经显露出的信息仍然不是完整的,一个起码的判断是,对东亚金融危机进行实证分析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耐心地等待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而问题的关键则是,这场危机为什么会在东亚发生?它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它是否会影响东亚社会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信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东亚经济发展是否更加深入地融人了一个已经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本文无意于对东亚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分析,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东亚金融危机是否与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关。一.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几年前,“东亚奇迹”论几乎主导了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发

  • 标签: 东亚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东亚奇迹” 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 东亚社会
  • 简介:现有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非效率资本配置治理效果的检验大多局限于静态层面,本研究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进程的动态层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随企业生命周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变化,且不同阶段差异显著,但投资不足在企业生命周期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发生演变。在过度投资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成长阶段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大股东持股在衰退阶段加剧过度投资。在投资不足组,管理层持股能够降低公司投资不足;成长阶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成熟阶段中的独立董事反而加剧投资不足。

  • 标签: 资本配置效率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公司治理 企业生命周期
  • 简介: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相互持股的比较研究,从企业战略联盟的角度,得出了顾客参与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联盟类型——治理权战略联盟——的结论,它与现有的包括公司相互持股在内的股权型战略联盟和契约型战略联盟相比更具生命力和优越性。在当前经济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的形式在供需双方间建立治理权的战略联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 标签: 顾客参与公司治理 公司相互持股 战略联盟 治理权联盟
  • 简介:自从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在国内便渐成燎原之势.由于正值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现实意义更加凸现.一时间,理论界言必称产权,言必称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的名词成为许多报刊杂志重要文章的关键词.

  • 标签: 公司 治理结构 治理原则 中国 国际比较 中国
  • 简介:一、信托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信托、证券、保险、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且在数量上超过商业银行,是建设金融中心的必然。

  • 标签: 金融信托 信托机构 金融体系 中国 信托业务
  • 简介:中国金融改革:现状与展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节研究部副部长米建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真正的中央银行体...

  • 标签: 中国金融改革 中央银行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商业化 金融体制改革
  • 简介:近两年,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和个体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与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密不可分。德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几年来立足当地实际,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践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职责,竭尽全力为经济发展输血供氧,为支持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个体、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

  • 标签: 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个体民营经济 城乡一体化进程
  • 简介:信号传递理论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关注所投资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还会关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投资者的这种投资决策行为,如果在业绩预告中的业绩比行业平均水平差,那么上市公司会感知到行业竞争压力。在此压力下,上市公司可能在披露年报盈余时把原预告盈余调高。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感知的行业竞争压力与公司盈余的上调幅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及销售收入在同行业中排行5%-95%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及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动机不影响研究结论。

  • 标签: 行业竞争压力 业绩预告 盈余管理 信号传递
  • 简介: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最近一期德国《经济周刊》上发表的访谈录中说,亚洲最终必定能克服目前的经济危机。他同时呼吁,要降低将来再度发生金融危机风险;必须建立具有透明度的金融体制。李光耀认为,西方国家应说服它们的银行注销部分的信贷,并且给予亚洲的借贷国

  • 标签: 金融危机 李光耀 金融体制 再度发生 新加坡 国际货币
  • 简介:海外子公司定位问题起源于对全球战略的研究,反映了子公司地位更加重要的现实.海外子公司定位的差异性主要源于环境因素、总部指派以及子公司的选择,三种来源反映了海外子公司定位方面总部和子公司两种视角.在日益复杂的跨国化经营环境下,总部主导的子公司定位需要更多地考虑子公司本身的积极主动性.结果,从总部视角到子公司视角的转换在经营战略逻辑、资源配置格局以及考核、协调和控制子公司方面产生新的挑战.

  • 标签: 跨国公司 海外子公司 定位模式:环境决定主义 总部指派 子公司选择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