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1993-1996年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中国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防范通货紧缩。

  • 标签: 货币政策 统货紧缩 货币信贷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速度 资本市场
  • 简介:本文使用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度量了经济开放度,并通过修正后的Karras产出与价格模型,对开放经济下中国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动机在开放经济下受到制约,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中国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起着积极作用;(2)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主要通过金融-市场和影响工资一价格调整速度两个渠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两个渠道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机制不同;(3)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减弱,对价格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为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逐渐由数量性指标向价格性指标过渡,最终目标应确定为以稳定物价为单一目标,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国际协调因素。

  • 标签: 经济开放度 货币政策 产出效应 价格效应
  • 简介: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阈自回归(DPTAR)模型检验1990—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效应在时间上和个体上是否存在非线性变化,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在1990—2012年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对货币政策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在1998年前后出现明显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城市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效应也并不一致。(2)收入增长率是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在收入增长率达到11.5%后,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约束的影响下降,货币政策会因此而产生更明显的消费需求效应。

  • 标签: 货币政策 消费需求 DPTAR模型
  • 简介:本文通过一个简单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预算软约束和中国政策传导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着重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等行为扭曲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构建微观基础,最后给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政府补贴 预算软约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简介:本文融合“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时变中间目标和阈值效应的特征,提出了含时变产出中间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并利用时变阈值的“泰勒规则”从通胀和产出两方面对我国货政策规则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利率的调节同时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且调节程度依赖于通胀、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表现出“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策略的特征。利率对经济增长与其中间目标较小的偏离([-1.478,1.522])就会作出反应,而对通货膨胀与其中间目标较大的偏离([-2.55,2.15])才会作出反应。在我国“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总体目标,我国货政策应该采取更加灵活成熟的“机会主义”策略,调整对通货膨胀调节的力度和敏感度,同时应增强经济可能遭受负面冲击的预期,努力实现“控通胀稳增长”的目标。

  • 标签: “机会主义”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时变阈值
  • 简介:摘要:“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经济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货政策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也在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炒房”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基于 2001年到 2021年的年度数据构建 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 M2、实际利率 R 和商品房销售面积 ND之间具有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 M2对 ND的解释力度大于 R对 ND的解释力度,但两者均是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 M2对 ND的为正向影响,R对 ND的则是反向影响。为此提出三条建议:推进利率市场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完善房地产市场管控,给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护航。

  • 标签: “双循环背景下”货币政策 房地产需求 VAR模型
  • 简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内学术界主要在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量对于经济增长及实际产出的影响孰大孰小,及究竟是货币渠道重要还是信贷渠道重要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国内学者对我国货政策传导阻滞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就我国货政策传导效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对策
  • 简介:1997年下半年伊始,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内多年积累矛盾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环境空前严峻,物价持续走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这种需求紧缩情况,中央银行采取了多项旨在反通货紧缩,反经济衰退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限制等,但直到2002年中旬中国也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至2003年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过猛等问题已非常突出,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为此,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行政性措施,意图予以收缩信贷。但从全年看,2003年仍为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信贷同比增长率最高年份,而且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货币增长现象。2004、2005年,中央银行依然采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对冲操作,

  • 标签: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公开市场操作 东南亚金融危机 扩张性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制度 反通货紧缩
  • 简介:文章从作为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入手,结合我国'渐近主义'改革的特点,以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目前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着某些不足,进而提出提高我国货政策作用、效果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货币政策 运行 对策建议 中国
  • 简介:2009年,我国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超常增长,在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资产市场的泡沫膨胀,给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这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但也使经济运行中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是央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2010年 货币政策 2009年 结构性问题 超常增长 狭义货币
  • 简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但随着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日益弱化,其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中介目标的选择已到了需要重新考虑的时候。鉴于以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我国宜构建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通胀目标制
  • 简介: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这使我国货政策传导产生梗阻,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 标签: 货币政策效应 传导梗阻 公开市场业务 国债市场
  • 简介: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以及货币政策是通过什麽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是我国金融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两个问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信贷量的变化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松紧,且对国内生产总值有着显着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用发挥是通过银行信贷这一传导渠道来实现的,但是效用的发挥出现了弱化的趋势。

  • 标签: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银行 信贷
  • 简介:文章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同时发挥作用,但信贷渠道在我国货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2相对贷款比较持久和稳定。

  • 标签: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JOHANSEN协整检验 VAR 脉冲响应函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有力的两个经济手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态势的分析,提出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取向及宏观构想.主要包括整体目标导向.“适度从紧”的客观把握以及深层次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现实取向等。

  • 标签: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中国 存款准备金 宏观调控 财政收入
  • 简介:针对失业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常态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应把充分就业作为我国货政策的重要目标,认为这种政策目标选择是市场经济体制约束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影响我国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5个方面因素的分析,认为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4.5%;以下,应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的近期阶段性目标。文章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指出了中央银行为实现充分就业所应选择的货币政策措施。

  • 标签: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我国货币政策 人力资本 二元劳动力市场 社会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