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物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本文通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进行分析,旨在为当今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供应链管理 港口 物流
  • 简介:影响港口周边企业聚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鉴于此,探讨影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因素,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做铺垫。

  • 标签: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竞争力 影响因素
  • 简介:结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规模和地市经济发展状况,将山东沿海7地市划分为4种类型,选取5个代表性港口群,基于2002-2014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个体内和个体间两个视角对港口与产业经济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实力与港口群实力的对应情况不能成为港口与产业经济关联一致性分类的基础;同一港口群在不同样本期与产业经济关联或具有一致性或存在差别甚至差别很大;同一样本期不同港口群与产业经济的关联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又各具特征。

  • 标签: 港口群 产业经济 灰色关联度 山东
  • 简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国际经贸合作网络的支撑点,提升沿线港口的运行效率是加快沿海贸易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海上战略与港口建设的重要研究,运用DEA分析法评价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1个港口2012-2014年的动态效率,进而运用Malmquist指数与聚类分析对近三年港口区域差异与发展特征进行比较,深入研究了引起港口生产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新常态 效率 DEA MALMQUIST
  • 简介:本文尝试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等产品层面的大型微观数据,基于进口商品种类增加的视角,测算中国进口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商品种类多样化、进口地区结构多元化也是贸易利益的源泉;中间品、消费品、低技术商品、高技术商品的进口都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升;如果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化,中国由于进口商品种类增加所获得的消费者福利会小幅上升;在不考虑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情况下,基于HS-6商品层面数据,中国消费者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相当于1998年GDP的0.40%的福利增加,基于HS-8商品层面数据,中国消费者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相当于2000年GDP的0.42%的福利增加,即中国每年可以从进口商品种类增长中获得338亿—417亿元的福利增加。因此,今后在制定进口战略时,我国政府不仅要重视进口规模本身的变化、进口商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还要高度重视进口商品种类的多样化、进口地区结构的多元化。

  • 标签: 进口商品种类 进口价格水平 消费者福利
  • 简介: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各省之间的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耐用品拥有"为指标,运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SPSS19.0为工具,将各省市的耐用品拥有的特点提取出来,客观地反映各省市的经济状况。从而总结出我国发展的平衡状况,为决策者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相应依据。

  • 标签: 耐用品拥有量 因子分析 宏观经济
  • 简介: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银行信贷、货币供应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货币供应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股票价格上涨能导致银行信贷的显著增加,但银行信贷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股票价格的显著上涨;货币供应的增加显著促进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并不是促进货币供应增加的原因;货币供应与股票价格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基于此,在调控银行信贷规模时,同时要考虑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的影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以及货币供应的变动,并预测其对银行部门产生的影响。

  • 标签: 银行信贷 货币供应量 股票价格 动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