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英国巴思大学的科学家目前研制成功一种能够发出人造太阳光的发光二极管(LEDs)。专家表示,一旦这种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得到普及,那么因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工厂的人造光环境下工作而导致的头疼以及眼睛疲劳等现象,将有望得到解决。这项经过5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新技术称为电晶体光技术。利用电晶体光技术,不仅能够全天24d、时为住家与办公室带来自然光,而且可以为能源消耗节约数十亿英镑的开支。据专家介绍,发出黄色可见光谱的传统电灯泡不久将成为历史,它的位置将由发光二极管取代。

  • 标签: 照明技术 太阳光 发光二极管 能源消耗 办公室 科学家
  • 简介:1991年春,我收到北京一个民间邮购组织寄来的几本书,其中有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幻象》汉语全译本。它的印刷量是如此微不足道,据说书店根本就没有征订过。我敢断定,在我生活着的这座拥挤着三百万人民的城市,拥有此书的不会超过三人。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张承志在《心灵史》中描绘的哲合忍耶信徒,

  • 标签: 苹果 光照 《心灵史》 《幻象》 哲合忍耶 全译本
  • 简介:2001年8月31日,被称为“中国光电学之父”的两院院士王大珩来到了深圳一家创办了4年零9个月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公司。当他看到由这家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激光打标机几秒钟内就能在各种材料上刻上精美的图案文字,他的眼睛顿时一亮。这位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中国光电学的主要奠基人隐隐觉得,自己一生关注的将激光技术民用化使之服务于万千大众的梦想,很有可能在这次临时安排的短暂参观访问中找到答案。

  • 标签: 中国 参观访问 资本 自主研发 公司 创办
  • 简介:2010年12月3日,余姚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把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报社、文联等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进行有机统筹,具体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配送、文体活动策划和文体资源开发利用等任务,常年通过“阳光文化直通车”的形式,将戏剧、歌舞、综艺等文化产品配送到余姚各个乡镇(街道)、

  • 标签: 公共文化 服务中心 余姚市 城乡 演出 大地
  • 简介:身份证,作为中国公民的第一身份证件,在历经三年的酝酿、研讨、修改和完善后,终于在2004年3月揭开神秘面纱,推出了第二代,当我们开始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时,很少有人知道衍射光学专家——陈林森。在采访陈林森之前,我们从多方了解得知。陈林森是苏州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有着衍射光学专家的称号,还是苏州高校中惟一获得“发明创业奖”的人。2005年开评的“发明创业奖”,是科技部批准的第一个专门为发明家设立的最高奖项,由中国发明协会负责评选。陈林森是第二届评选中获此殊荣的。获奖对于陈林森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在行业内该获的奖他几乎都拿到过,其中最高的就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林森创办的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中创新典型企业。陈林森从一位科学工作者转变为企业家,成为苏州工业园中产学研相结合的代表人物。经多次联系,怀着对他的崇敬与好奇。我们有幸采访到陈林森。他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脸庞,说话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目光透露出坚毅和睿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型企业家的风范。

  • 标签: 光学专家 林森 衍射 苏州工业园 第二代身份证 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