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农资打假整治工作重点:一是深入开展以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为重点.继续推进“红盾护农行动”和“农资打假下乡”。二是强化日常监管。重点是把好市场准入关:搞好质量监督;开展打假宣传。三是继续加大对假劣农资案件的查处力度。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推动连锁经营。五是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和地方政府责任。

  • 标签: 工作重点 专项整治 信用惩戒机制 农资打假 日常监管 质量监督
  • 简介:<正>提起假币、假药、假酒、假烟,人们无不深恶痛绝,义愤填膺,杀之而后快。然而对“假”氏家族另一重要成员:假帐,人们却未有足够的认识,使之得以“蔓延”,成了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害。

  • 标签: 会计 假帐 “假” 填膺 深恶 义愤
  • 简介:<正>近年来,我们发现经济领域里的造假现象十分普遍,有的令人发指。如:假报表、假帐目、假帐户、假发货票、假收据、假凭证、假库存、假印鉴、假合同、假证明、假验资报告、假破产等等。不仅造假手段五花八门,不断翻新,造假档次逐渐升级,而且造假行为更加隐蔽。

  • 标签: 审计手段 造假手段 造假现象 验资报告 造假行为 假帐目
  • 简介:“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反映了当前会计人员工作的难题。于是,许多单位的会计要想干下去,就得根据领导的意图和需要开展工作,而使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行同虚设,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违法违纪行为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而难以及时发觉和纠正,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也导致了会计工作本身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信息价值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会计管理,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和研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一、打假治乱是加强会计管理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作为国民经济运行和资金运行具体反映的会计信息在经济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情况看,

  • 标签: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管理 打假治乱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人员素质 财务会计工作
  • 简介:1999年,工业交通审计处突出真实性审计,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账、报假账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组织有关市地局对我省16户微利企业(1998年报表利润50万元以下)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净审减资产499亿元,净审增负债096亿元。审计后,16户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877%,其中5户企业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最高一户达1317%。16户企业1998年决算上报利润32446万元,审计认定实际亏损513亿元,共虚增利润516亿元,是企业决算上报利润的159倍。其中1998年度隐瞒亏损最多的一户是24亿元,是决算利润的1481倍。微利企业审计情况引起了厅领导的重视,并以《

  • 标签: 打假治乱 真实性审计 资产负债率 重点国有企业 所有者权益 实际亏损
  • 简介:面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人人喊打,而且都采取了相当有力的措施。有的出“重拳”,有的施“猛药”,群治之下已大见成效。然而,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重拳”“猛药”之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且如此猖撅?关键问题是我们只注重了虚假会计信息出现以后的“打”,而忽视了出现之前的“防”。虚假会计信息出笼后,损失也就形成了,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就成了“马后炮”。长此以往,假被打“皮”了,而不怕打;打假者也打“疲”了,而力度大失水准。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能仅限于发现假之后的“打”,应重点放在假未出现之前的“防”。只有把假信息消灭在未出现之前,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使虚假信息得到根治。

  • 标签: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监管 法人治理结构 所有经 经营权 会计管理体制
  • 简介:<正>今年,笔者到部分乡镇调查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发现一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乡镇是靠“超常规”的措施完成的。如某镇“完成”25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中,有46.5万元是靠强制职工干部集资(月率30‰)取得的。某镇花炮厂借款超前纳税45万多元,致使该镇“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书记、镇长均获得了“优秀”称号。在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某镇1995年度强制该镇支柱企业——水泥厂超前

  • 标签: 财政收入 完成情况 支柱企业 水泥厂 灵山县 超常规
  • 简介:自1998年以来,铁道部为严厉打击和遏制侵犯铁路运输收入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铁路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连续6年在全路组织开展了大规模、长时间、声势浩大的运输收入专项检查活动。运输收入专项检查活动的开展,为严肃运输收入纪律,遏制各种侵犯运输收入的违法违纪行为的蔓延,保证运输收入

  • 标签: 郑州铁路局 运输收入 专项检查工作 财务管理 经济利益 财经纪律
  • 简介:为了严肃财经纪律,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要求严格执行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政策。然而,在一线审计工作中,却发现一些基层单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假冒伪劣”行为。

  • 标签: “收支两条线” 政策 行政性收费 出台 打假 执行
  • 简介:无论采用何种审计方法,其核心问题都是为了收集占有翔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即材料。事实上,专项审计调查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材料、收集材料和使用材料的过程。本文主要是根据现有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工作经验,按照专项审计调查收集证据材料的工作流程,对调查过程中如何选材、取材和用材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专项审计调查 证据材料 审计方法 审计证据 审计理论 工作经验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将"专项储备"划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笔者认为不妥,专项储备应该是企业负债类会计要素。另外,本文对专项储备的计提标准进行了探讨,讨论了现行计提标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足,并以"ST贤成"为例,指出专项储备正成为上司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之一。

  • 标签: 专项储备 所有者权益 负债 盈余管理
  • 简介: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对与国家财政收支相关事项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开展的专项调查活动。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了解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情况,

  • 标签: 专项审计调查 人民政府 财政收支 审计机关 调查活动 财经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