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很多论者仅把纳税意识概括为纳税的自觉遵从与诚信意识,但完整的现代纳税意识包括了纳税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意识,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分析,阐述了纳税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内在联系,据此剖析了自觉诚信纳税意识的由来和当前我国“纳税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并引出树立现代纳税意识对培养公民的现代民主意识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纳税意识 民主意识 纳税义务 纳税人权利
  • 简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税收的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文章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在政策、银行、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等方面予以解决的对策。

  • 标签: 民营企业 融资 分析 对策
  • 简介:<正>国民政府时期,制定了不少的审计法规,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介绍,兹将其中重要者缕述如下。1925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审计法》17条,《审计法施行规则》18条和《监察院单据证明规则》20条,这些法规与北洋政府颁布的审计法规内容相差无几,兹不赘述。1928年4月,国民政府公布《审计法》。这次《审计法》在事前审计方面有所突破,在此之前,北洋政府和广东革命政府所订审计法规均侧重于事后

  • 标签: 国民政府时期 审计院 《审计法》 审计法规 事前审计 公有营业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这充分说明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滨州地区近几年村级财务公开来看,虽然有了一定进展,农村财务“双代管”也取得了...

  • 标签: 村级民主 审计手段 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公开 民主监督 审计人员
  • 简介: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机制。本文从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审计方式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手,探索改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

  • 标签: 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 简介: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利率的特征,认为我国民间虽有利率“自由化”的特征,却无“自由化”的本质,这主要归因于我国民间利率的非市场化缺陷。

  • 标签: 民间金融 利率市场化 利率自由化
  • 简介: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跨世纪建设的大学生,他们应该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爱国之情、建国之才、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的新一代.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已经下发二年多了,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使爱国主义教育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校园氛围 教育途径 国家意识 课堂教育
  • 简介:审计在人类历史上是长期作为查错防弊、维护财经纪律而存在的。随着现代审计的确立,效益审计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不管是传统的财经法纪审计,还是更高层次的效益审计,其直观的目的仍然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促其整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这一点来讲,审计本身就是法制建设的工具。另一方面,审计的结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披露,让相关方面都知道,这也是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审计的法制化与审计结果的披露是社会民主的产物,同时,审计也是民主的工具,是人类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器。

  • 标签: 现代审计 民主与法制 终极目的 财经法纪审计 效益审计 人类历史
  • 简介:一、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监督的主要内容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进而言之,应接受审计的涉农资金主要有哪些?笔者对浙江省207个行政村进行了词研,词研和收集的资料显示,审计的内容卞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及财务情况的审计;另一部分是对涉农部门、支农资金和支农项目的审计。

  • 标签: 农村财务公开 审计监督 民主理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支农资金 财务情况
  • 简介:"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性调整,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构性矛盾调整的主要目标--通过改革、转轨、制度建设,建立起由市场经济力量推动的适宜于国民经济结构自行调整、持续调整的运行机制,主要措施有设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积极加快体制创新、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等.

  • 标签: 结构性调整 运行机制 国有资本 出资人制度 体制创新 国资进退
  • 简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亦称“国民账户体系”。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出发,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观察和计算的核算体系。以西方经济学的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量核算为主。为西方大多数国家(地区)所采用。1968年实行、1993年重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为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生、资金流量、国际收支和资产负债五大核算,并编制整套账户、矩阵表和平衡表,把五大核算各自反映的有关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实物与资金、流量与存量联系起来,组成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和逻辑严密的核算体系,为指导经济发展、制定宏观决策、进行经济预测、编制经济计划和制订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 标签: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思维方式 国民账户体系 西方经济学 审计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今年,中央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6亿元。(二)继续用好管好长期建设国债,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 标签: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长期建设国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增收 财政扶贫资金
  • 简介:民主化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综合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并指出了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民主化视角的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的内涵、组织流程及建设思路;最后文章就如何在高校中稳步推进和进一步巩固新型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政策建议。

  • 标签: 民主化 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流程
  • 简介:《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历时13年,1990年3月12日,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作为在特定背景下中央反腐倡廉为群众办实事的重大举措之一。1990年以后的13年里,十四大,十五大都一再重申拟定《党内监督条例》,

  • 标签: 《党内监督条例》 1990年以后 学习 民主 人民群众 中共中央
  • 简介:许多审计史学家认为,1748年出现了美利坚合众国最早的民间审计业务,至19世纪中叶以前,民间审计的主要业务为会计代理,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审计业务。19世纪末,英国特许会计师的到来,为美国民间审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标签: 民间审计 会计师 美国 英国 19世纪中叶 审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