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实证数学规划模型(PMP模型),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3省5个县340户农户调查数据,定量评价了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各种补贴形式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对农户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按播种面积补贴的增产效果好于按商品粮数量补贴的增产效果;无论哪一种补贴方式,在当前补贴标准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农户粮食产量以略高于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增加。第二,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及绝对额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补贴方式;如果提高补贴标准,三种补贴方式下农户的种植业收入都相应提高。

  • 标签: 补贴政策 粮食产量 评价 农民收入 补贴标准 中国
  • 简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运用制度创新,对粮食补贴进行改革,改原来对流通领域的间接补贴为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这对于提高补贴效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这项政策改革出台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就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标签: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国家粮食安全 制度创新 粮食补贴 生产环节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改革试点中实行的与计税面积与计税常产挂钩的粮食直接补贴方案存在的政策隐患,提出了利用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体系,在储备粮轮换收购时实行与商品粮挂钩的直接补贴新思路。认为,必须进一步明确粮食直接补贴作为保障农民收入和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目标,实行针对商品粮农户和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的有限度、有条件的直接补贴。同时,要在稳定粮食长期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可以对粮食供求进行双向微调的政策机制。

  • 标签: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中国 改革 粮食风险基金 农民 两级储备粮体系
  • 简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增收效应并不显著。为此,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确保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发挥,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 标签: 粮食直接补贴 政策效应 对策建议
  • 简介:1998年我省在贯彻中央粮改精神时提出建立“三个三”制度,即在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省、地(市)、县三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省、地(市)、县三级政府负责制,经过几年的实吓,“三个三”制度在全省各地执行不一,许多地、县(区)的职责不到位,我省是缺粮大省,缺口在60亿公斤以上,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负起粮食安全的责任,林确保各级粮食储备任务的落实,要负起调控粮食市场的责任,当粮价过低时,要通过收购增加储备和制定出台收购保护价,防止粮价过度下跌,保护农民利益;当市场粮价过高,要及时抛售储备粮平抑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要不行些调控手段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常年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的落实,切实地落实“三个三”制度。

  • 标签: 福建 粮食安全 粮食补贴 财政补贴
  • 简介:新年前夕,正当粮油价格又成人们关注焦点的时刻,一位资深粮食专家,在粮油专业报上一篇“冷静看待粮食市场涨价”的文章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应不断降低粮食成本,逐步减少粮食补贴至“零补贴”,以此作为应对市场变化的“正确决策”之一。虽然文章作者对逐步减少至“零补贴”的“灵丹妙药”来不及作点具体赐教。

  • 标签: 粮食补贴 粮食市场 粮油价格 关注焦点 科学技术 粮食成本
  • 简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等根据本国或本地区情形,实施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如何采取有效的补贴政策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对国外粮食补贴政策成效与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粮食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运作有机结合的视角来探寻这些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内在规律和主要特点;并借鉴他国粮食补贴政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粮食生产 补贴政策 收入支持
  • 简介:为了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刺激粮食生产,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从10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其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所以,从2016年全面实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将农业"三项补贴"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较之以前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有很大进步,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政策目标的初衷难以达到,因此,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 标签: 粮食安全 农业“三项补贴”政策 地力保护补贴
  • 简介:为对比分析不同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作用,本文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T型关联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与粮食产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该四项粮食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其中良种补贴粮食产量的关联度最强,其余依次为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差,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仅为0.0049。为充分发挥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实现补贴资金效益最大化,首先,在不违背WTO关于农业补贴规定的限度内,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其次,粮食补贴资金应有重点地向与粮食产量关联度高的补贴政策倾斜,并积极探索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 标签: 粮食补贴 粮食产量 关联度
  • 简介:当前我国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对于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三农”问题的破解等方面具有局限性。为此,应创新农业补贴方式,在保留现有补贴政策的同时,从战略上逐步构建旨在加快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转型的农业补贴机制,并使之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补贴方式。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对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企业进行补贴。这既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破解、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实施成本的降低,也更符合WTO的规则要求。

  • 标签: 农业补贴 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非农企业
  • 简介:国家粮食储备局将直接管理部分库站国家经贸委、中编委办公室、国家计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由国家粮食储备局逐步做到直接管理若干大中型储备库、转运站。第一批先选择十个粮库、两个进口粮转运站,进行无偿划转为国家粮食储备局直属库(站)试点。通知规定,直...

  • 标签: 国家粮食储备 管理部分 直属库 国家储备粮 转运站 粮食主产区
  • 简介:从6月1日起,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去年在来安县和天长市进行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扩大到全省试点,也就是说,安徽省5000万农民从此将直接拿到“种粮补贴”。这意味着粮食市场终于迈向了完全市场化。

  • 标签: 安县 天长市 粮食补贴方式 安徽 粮食市场
  • 简介:世贸组织认为,各国发展对外贸易不应该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销售本国的商品。

  • 标签: 倾销 补贴 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贸易
  • 简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安徽省粮食补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笔者使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和统计学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效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粮食财政补贴政策是粮食总产量、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收入性补贴政策要比生产性补贴政策的效果要好。研究表明,安徽省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应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从而促进我省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粮食补贴政策 农业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度 粮食产量
  • 简介:提高农户收入是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这一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安徽省天长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粮食补贴金额越高,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越高,非农就业时间相对越短,在非农报酬率高于农业报酬率的情况下,农户总体收入水平反而会降低。(2)农户收入更多地受到非农收入的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国家应实施相应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报酬率的提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合理发展。

  • 标签: 粮食补贴政策 农户收入 影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