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六年有余,其对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效应十分值得思考。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得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但鲜有文献研究国际贸易竞争力效应。其次,基于历史数据,通过货币因素分析,认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通过提升货币国际地位会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再次,通过实证分析,可验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正效应。

  • 标签: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国际贸易竞争力 货币供应量
  • 简介:尽管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全世界生产力的提高,但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既然是一个实现世界经济布局最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淘汰非最优经济体的过程,必然对部分产业造成冲击。产业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贸易自由化就是全球产业的一个不断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在贸易实践中,各国都希望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因此贸易壁垒将持续存在下去,贸易自由化注定难以实现。在现实中,自由贸易谈判只不过是各国围绕贸易规则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自由贸易谈判是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调节器,在自由贸易谈判中大国比小国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世界贸易规则很可能对小国不利。

  • 标签: 国际贸易 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
  • 简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释自由贸易园区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利用1993年-2013年2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且呈明显的强化趋势;东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总体呈强化趋势,但其进口贸易效应则明显弱化;中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总体呈强化趋势,但进口贸易效应明显弱化;西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但总体呈明显弱化趋势。因而东中西部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因地制宜,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 标签: 对外贸易 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园区 贸易效应 一带一路 进出口贸易
  • 简介:中日服务贸易都处于一个逆差的状态,但对于中国而言这种逆差日益严重,而对于日本而言,这种逆差逐渐缩小,且服务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日本整体经济的好转,这就需要我们从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入手分析,探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结合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区别等,对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的发展及经济环境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我国服务贸易政策的不足和发展的影响、制约因素,以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最佳途径。

  • 标签: 中日服务贸易 发展概况 政策分析 不足 对策
  • 简介:近年来,随着各国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单一的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各国基于国家产业安全及对高额利润、规模经济的追求,进行产业结构重构,形成了国际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导致各国产品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通过对出口相似性指数的测算,可证实国际产业结构同构现象逐渐加剧,并基于此,运用泊松模型对中美1984--2014年反倾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同构是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的结论。

  • 标签: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出口相似性指数 泊松模型
  • 简介:以中国与20个最大贸易伙伴在2005—2011年的双边贸易流量数据为分析依据,建立引力模型,试图寻找影响中国与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因素。研究表明:空间距离、GDP、是否为APEC成员、汇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对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关联关系,这也是影响当前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APEC成员的经贸往来,特别是深化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

  • 标签: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文章从边境贸易规模、贸易地位、贸易层次和贸易商品结构四个维度对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边境贸易存在着贸易格局失衡、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依赖性强、边境贸易方式单一和区域间的互补性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云南 边境贸易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基于2003年~2014年中国与143个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投资动因以及出口结构等指标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和比较顺、逆梯度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差异,以及不同投资动因对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效应的大小。结果显示:投资动因方面,我国顺梯度OFDI表现为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导向型,逆梯度OFDI表现为技术获取型;差异性投资动因O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技术获取型OFDI对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作用贡献最大,且这一影响效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有所强化。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商品出口 贸易结构 投资动因
  • 简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增加最新的、能反映贸易新理论、发展新战略和经济新常态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两大种类、三个层面、两种方式”: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大种类,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层面,必修与选修两种方式,建设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从重视实验室、教材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 标签: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随着我国与其他周边各国建立的自贸协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化程度不断深入,这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民众带来众多价廉、质优的产品,不仅强化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效应以及国际竞争效应,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中国为全面推动自由贸易进程以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我国实施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福利影响以及竞争效应,建议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我国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竞争效应,并提升我国的福利影响水平.

  • 标签: 贸易自由化 竞争效应 福利
  • 简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服务贸易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地位,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因此,本文从当下“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探索出新疆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从而为新疆服务贸易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提供政策上的建议.

  • 标签: 服务贸易 结构优化 路径
  • 简介: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引力模型,可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及其时空差异。研究发现:FDI与各要素对中国旅游贸易出口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FDI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接待水平、市场化进程是推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时间上FDI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FDI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效应不太显著。从省级层面来看,FDI越高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越明显,两者之间具有区域协调性。

  • 标签: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FDI 创汇效应 区域差异
  • 简介: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全样本时期和分阶段角度,对BDI,~数和中国干散货贸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从中国干散货贸易量对BDl指数的影响来看,相比于金融危机之前,近年来BDI指数受中国干散货贸易量影响非常小;从BDI指数对中国干散货贸易量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过后的近几年BDI指数对中国干散货贸易影响虽然呈现小幅下降,但影响程度高于以往年份。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因素”对BDI指数的影响有限,“中国因素”的作用有待重新考量,判断BDI走势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BDI指数的确可以对中国干散货贸易量变动起到一定的预见作用,可以将BDI指数作为判定中国干散货贸易量变动趋势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BDI 中国干散货贸易 VAR 相关性
  • 简介:近日,中国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TIR公约,成为该公约第70个缔约国。中国加入TIR公约是推动亚欧大陆道路运输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逐步融入全球运输和贸易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信号。更重要的是,TIR系统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器,为重振古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和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贸易发展 TIR 中国 公约 沿线 大发
  • 简介:"一带一路"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给予新疆地区通过向西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契机。新亚欧大陆桥使新疆发展对外贸易的独特区位优势得以发挥,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口岸,也成为中亚内陆国家出海的必经之道。以新亚欧大陆桥对新疆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新亚欧大陆桥发展概况,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定性分析,借助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从加强各国铁路互联互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中欧班列,强化上海合作组织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新亚欧大陆桥 新疆货物贸易 运输通道 贸易引力模型
  • 简介:近日,全球最大的高端商务设施和服务一体化网络,世界贸易中心协会(WorldTradeCentersAssoclatlon)正式与EventBank捷会易完成签约,成为EventBank捷会易的又一位权威性代表的客户。EventBank捷会易云科技经过全球竞标,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的云技术支持平台。

  • 标签: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 客户 组织 一体化网络 商务设施 支持平台
  • 简介: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2015年10月5日达成,并在2016年2月4日完成协议签署仪式,由此TPP谈判进程正式结束。TPP是后复苏时代美国重要的增长战略依托,农产品贸易是美国国内一致公认的将最大受益于TPP的行业。基于此,文章就TPP中涉及美国农产品一起机器人相关内容条款进行分析,认为TPP协议为美国争取更多市场准入的同时,SPS、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的协议内容为美国未来对贸易规则的掌控争取了更多权限空间。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协议内容对我国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举措。

  • 标签: TPP协议 农产品贸易 关税 SPS 商业模式 供给侧
  • 简介:基于引力模型,利用我国及23个OECD国家2000-2012年的数据,考察金融危机前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本土市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的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整体上并不具有本土市场效应;(2)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出口仅在0.1分位点上存在微弱的本土市场效应;(3)以金融危机为节点的研究也没有发现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但在金融危机前,扩大内需对促进出口的影响更大;(4)完善的法律制度、共同的边界以及共同的官方语言可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加入OECD和APEC对服务贸易出口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两国距离却制约着服务贸易的出口。

  • 标签: 本土市场效应 服务贸易出口 分位数回归 金融危机
  • 简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内工资差距。企业进口投入品的行为使其内部普通员工的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提高约50%,总经理与中层经理的工资比提高约30%,中层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提高约12%-20%。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使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绩效工资、进行研发投资、提供员工培训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因素均导致工资差距的上升。

  • 标签: 贸易自由化 工资差距 制造业企业
  • 简介: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纺织)跟单职业能力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通过我院连续五年参加该技能大赛的实践活动,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纺织品贸易操作实务》课程改革进行了新的思考。

  • 标签: 教学改革 大赛 行动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