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繁荣的代价这看起来像是经济困难的背景增加了选民对总统支持力度的简单案例。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在1955年发表的《激进右派的来源》文章中,西摩·马丁·利普赛斯试图解释现在人们将战后的繁荣(如今被视为经济的黄金时代)也引起了偏执狂的政治运动,比如约翰·伯奇协会(美国极右翼组织)和麦卡锡主义(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肯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党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美国文革”之称)。

  • 标签: 群体思维 力量 经济困难 1954年 1950年 麦卡锡主义
  • 简介:阐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分析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使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依法运行,网民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应遵守法律。

  • 标签: 网络群体性事件 应对机制
  • 简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经济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都非常重视。尽管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兹国或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法律意识和外部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但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则是各国政府和地区领导人的共同话题。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WTO 苏北地区 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 简介:以外来人口集聚的北京市城中村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状况及留京意愿,研究发现年轻化、家庭化、群体稳定性和教育程度提高已成为这部分流动人口的趋势。利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得到:城中村流动人口职业、单位属性、住户就业人数、居住时长、工作和城中村交通满意度等因素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留京意愿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城中村 流动人口 留京意愿
  • 简介:我国城市市政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其中对道路和照明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道路照明工程的发展呈现大型化的趋势。因此,大量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新灯具拥有了相当好的发展前景,新的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技术近几年在城市道路照明建设、管理和监控系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文主要对城市路灯照明节电的现实要求、对策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 标签: 城市道路 路灯 节电措施
  • 简介: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和愈发迫切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成为现阶段有效缓解我国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首选方式。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制度化体系正在生成,但还在起步阶段,与老年人相匹配的专项服务明显不足,养老服务各方面亟待完善。政府要整合社会、市场、家庭等各方面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供给,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标签: 社区 养老服务 供给
  • 简介:现在城市里的厕所是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能够方便人们生活、满足生理功能需要,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建筑的公厕设施本身是人文景观之一,公厕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所以本文就对于城市公厕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要点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 标签: 城市 公厕 规划设计 建设管理
  • 简介:美国社会学家EricKlinenberg在《人民的宫殿》一书中阐述创造共享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好城市的愿景应该从图书馆开始,这是一个提供免费知识,又极具包容性的地方、当有洪水、飓风来临时,图书馆又可以成为市民的避难所。这些公共场所与生俱来的社交性又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但遗憾的是,近年来英国和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正以惊人的速度关闭。如何保住公众的“宫殿”并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 标签: 城市空间 社会基础设施 公共图书馆 ERIC 社会学家 人际交往
  • 简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旨在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详细探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期望以此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城市基础设施 基金 运作机制
  • 简介: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联合国亚太技术转让中心、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果蔬博览会作为国家重大经贸活动的年度例会,每年秋季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自1999年以来,果蔬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在中外果蔬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业内人士高度赞赏。

  • 标签: 亚太 博览会 果蔬业 经贸 商务部 例会
  • 简介:2018年12月15日,联合国首份致力实施SDG11的国际标准《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评价标准、管理体系、实施纲要》在首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发布。该指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编,旨在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第11个目标)提供明确指引。指南为各国城市与社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明确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具体实施方案及国际化评估标准并附各国最佳参考范例。

  • 标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可持续城市 社区 指南 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际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人口数量、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了城市等级规模对技术创新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创新分工存在差异。目前,中国城市的技术创新仍然较多地依赖物质资本投入,科技人员尚未发挥最大效用,创新性技术水平和创新效率较低。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副省级城市应利用区位优势,加强海内外人才和技术交流,为区域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地级市应进一步加大教育与科研投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 标签: 城镇规模 技术创新 影响 创新分工
  • 简介:中国和中东欧16国有160对友好城市(截至2017年12月)。借助这一平台,双方在高层互访、人文交流、经贸促进、专项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人员文化性交流少、实质性合作少、协同合作少、交流模式单一等问题,距离很好地实现服务“16+1”合作和“一带一路”使命有一定的距离。国家和政府层面应更加重视中国一中东欧友城平台,统筹协调,形成中国一中东欧友城交往大格局;友城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具体而言,要纵深推进人员和文化交流,把民心相通做到极致;要探索实质性合作可能领域和空间;要加强对友城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要拓宽“一对多”和“多对多”友城交流模式;要构建中东欧友好城市群和协作网络,发挥区域辐射作用;要组建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智库,为友城参与提供智力支持。

  • 标签: 友好城市 “16+1”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本从经营城市理念入手。介绍了经营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及引入资本的重点领域,提出加快城市基础投资改革步伐,借助资本市场经营城市基础设施。

  • 标签: 经营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 资本市场 项目经营
  • 简介:通过建立城市低碳交通拥挤收费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对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在低碳交通背景下,根据小汽车的不同碳排放水平实施拥挤收费政策后,不但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抑制,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也明显提高,对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都明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城市低碳交通 拥挤收费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