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正>淮北市位于淮北平原北端,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城市。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业呈现客运量、货运量及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已成为地税收入新的增长点。以主体税种营业税为例2001年缴纳营业税1069.4万元,同比增长4.96%,2002年缴纳营业税1097.4万元,同比增长2.61%。虽然交通运输业税收有所增长,但是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交通运输业税收的行业管理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为加强该行业的征管,淮北市地税局对该市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及税收情况开展了调查

  • 标签: 交通运输业 缴纳营业税 地税局 主体税种 旅客周转量 车船使用税
  • 简介:<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省交通运输的征管和票管工作,根据省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组成三个考察小组于9月1日至4日分别对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交通货运业发票管理和税收征管工作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专题考察。通过考察学习,三省地税局在加强交通货运业发票管理和税款征收方面有比较成功的做法值得我省借鉴,突出表现为:

  • 标签: 发票管理 交通运输业 地税局 货运业 专题考察 税务机关
  • 简介: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有关信息,为了保证现金流量表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准确、合理、可靠,对其进行审计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一、现金流量表审计的重点对象现金流量表审计的重点对象就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会计处...

  • 标签: 现金流量表准则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净额 增值税 经营活动 筹资活动
  • 简介:基于中国股票型基金2005—2015年的数据,通过估计基金规模变化对基金业绩变化的影响,研究基金市场的规模报酬现象,检验了Berk-Green模型。分析发现,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基金市场上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即随着资金流入增加,基金规模扩大,基金业绩会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较小的基金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而规模较大的基金并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但也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减现象。研究表明,Berk-Green模型的关键假设——规模报酬递减——在中国基金市场并不成立。

  • 标签: 资金流量 规模报酬 基金业绩 市场均衡
  • 简介:1999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降低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这已是自1996年5月1日以来央行连续第七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众所周知,银行降息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利息率调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税收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交通银行太原分行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详细情况及我们的一些分析和建议。一、利率下调对交通银行太原市分行的影响(一)收入方面一是由于国家调整利率,直接引

  • 标签: 商业银行 利率下调 调查及分析 税收的影响 交通银行 利息收入
  • 简介:《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是连结《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桥梁,了解《现金流量表》的一些基本勾稽关系,有助于编表人员及时发现错误,提高编表水平。

  • 标签: 企业 《现金流量表》 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 简介:红极一时的“百富勤”终于随着东南亚金融体系的崩溃而衰败了。这个在短短十年中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巨人,终因缺少一笔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而碎然“倒”下了,尽管其在经营上是盈利的。“百富勤”的衰败告诉我们,面对到期债务,现金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承销商发行企业债券时,更应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控制发债企业的偿还风险。发债企业的现金比盈利更重要——盈利并不等于现金。当前发行企业债券,强调发债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也规定:发债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但是,仅仅有盈利是不够的,盈利并不等于现金。企业盈利仅表示该企业在帐面上是有利润的,可并不代表该企业增加了相应的现金,在许多情

  • 标签: 现金流量 企业债券 债券偿还 营运资金 财务状况 应收帐款
  • 简介: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这里指的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现金流量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财务指标很多,现介绍常用的几种。

  • 标签: 企业 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 财务指标
  • 简介:<正>1998年3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笔者不揣浅陋,将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与美国现金流量表准则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两国准则的主要内容存在着诸多的相同点,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1、适用范围不同。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适用于我国的所有企业。非盈利组织不在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适用范围之内。而美国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应当每期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其经营成果。”

  • 标签: 现金流量表准则 现金流入 非盈利组织 向银行透支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适用范围
  • 简介: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局限性从会计发展的历史看,财务状况变动表起先是基于企业资金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一张内部报表,后来,一些国家的会计管理机构认识到财务状况变动表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后必须公开的第三张报表。七十年代,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要求企业编制此表。我国在1985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又要求全国所有企业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然而,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不少西方国家出现持续的通货膨胀,于是

  • 标签: 现金流量 财务状况 营运资本 变动表 量表 应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