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引入“税收与GDP增长偏差”的概念,文章以平均增长偏差值趋零作为划分依据,将泉州的偏差波动曲线划分为四个波动周期。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引擎的“泉州模式”是导致偏差波动的决定性因素。但受周边区域政策洼地、“互联网∥、房地产业发展风险增加等因素的冲击,泉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处于负重跨越的紧要关口,亟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税收与GDP均衡增长。

  • 标签: 增长率偏差 泉州模式 工业化 城镇化
  • 简介:通过建立人口模型测算了未来中国人口,再以养老保险收支模型模拟了未来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情况,研究了在1.1-2.1不同总和生育指标下中国2011-2050年的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状态,获得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相应年份养老保险当年资金缺口的影响情况。结论认为,中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着资金缺口,但"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总和生育指标平均每上升0.1,2050年中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将会减少1.04万亿,当年支出占收入比将会减少4.32%,累计资金缺口将相应减少9.05万亿,累计资金缺口占收入比下降30.70%。政府部门应坚持开源节流,同时稳妥推进生育政策调整以缓解养老保险资金缺口。

  • 标签: 全面二孩 总和生育率 养老保险 资金缺口
  • 简介:文章运用新新贸易理论,采取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异质性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5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研究结果与新新贸易理论的推演结果相吻合,即各银行的生产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分解后的规模效率变化是影响银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对外直接投资 新新贸易理论
  • 简介:基于1994年至2014年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在一个模型系统中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中贸易逆差、美国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尽管美中贸易逆差、美国失业和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表现为非平稳过程,但它们都是一阶单整过程,且满足协整关系,相应的VAR模型也是稳定的。脉冲响应显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冲击仅在短期内对美中贸易逆差产生影响,甚至有益于美国失业的降低。方差分解分析发现各变量仍是解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的结构冲击贡献较低,VAR模型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独立。美国政界和学界认为人民币汇率是美中贸易逆差进而美国失业的罪魁祸首在经验上得不到支持,将美中贸易逆差、美国失业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言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而非经济目的。

  • 标签: 人民币汇率 美中贸易逆差 失业率 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