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为国有企业解困,政府出台了“债转股”在内的诸多措施,虽然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但却没有遏制住其不良资产增量,针对企业而言,已出台或实施的解困措施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国有企业,目前,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量企业仍然遭受着高负债和高不良负债的困扰,因此,不良债务的解决依然是我国银行和企业面临着的重要课题。

  • 标签: 银行 企业 债务重组 重组模式 投资基金
  • 简介:本文对比研究了巨灾保险的三种可负担性定义,分别是参考法定义、规范性定义、有效需求定义,并对其划分办法在巨灾保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参考法定义简单直观但是划分结果却比较模糊,规范性定义和有效需求定义分别从收入分配和代表性群体的保险需求为划分依据定义可负担性,后两者结果比较精确且各有优劣。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更支持有效需求定义,然而进一步具体的实施还依赖于政府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大样本下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可负担性 巨灾保险 保险需求
  • 简介:医保垫付制度设计下,参保人群需要先行垫付全额医疗费用,无疑带给个人或家庭垫付医疗费的经济压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就医保垫付制度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得出,当面临信贷约束和预算约束时,穷人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付医疗费用时,实际的医疗消费将低于最优消费水平。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发现医保垫付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更差的倾向,但是其住院医药总费用比实时结算人群低12.7%;医保垫付导致低收入和农村参保人群分别缩减64.2%和23.1%的住院医药支出。因此,医保垫付制度给经济水平有限的参保人群造成了明显的垫支压力,进而抑制其医疗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将严重影响医保制度的实际受益人群。

  • 标签: 医保垫付制度 医疗服务利用 信贷约束 医疗保障
  • 简介:保险采购招标的兴起和发展,是保险需求方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是保险买方市场形成的标志,同时也是保险市场成熟的标志。保险投标展业,早已成为保险业的国际惯例,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我国保险公司开拓市场进行竞争的新方式。作为保险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保险采购招标工作对于保险营销的作用,必将随着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彰显其重要性。

  • 标签: 采购招标工作 保险市场 保险投标 政府 意识觉醒 市场形成
  • 简介:2013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发布;11月17日,《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些与保险业息息相关的政策都强调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发挥商业保险的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标签: 政府购买 经验借鉴 服务制度 商业健康保险 养老服务业 英国
  • 简介:政府与市场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政府和市场都可能失灵,两者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在分析我国保险资源配置时,应正确地看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缺陷,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前提下,确立政府修正保险市场失灵的政策目标取向,保障我国保险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保险 资源配置 政府 市场
  • 简介:社会保险基金入市是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投放模式的一种,其投放的基金不是全部,而仅是其中,暂时闲置的资金,人市的目的是为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以期积累,结余资金以多元投资组合的形式,由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到证券市场进行投资。

  • 标签: 证券市场 社会保险基金 政府监管 中国
  • 简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追求经济效率的必然.因为,在竞争中人们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调节着整个社会的需求,使得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是,竞争的自我调节具有盲目性、事后性和短期性等特征,由于个体的利己主义会导致由正当竞争趋向不正当竞争,由完全竞争趋向市场垄断、由竞争不足趋向竞争过度.因此,在竞争中还须发挥“看得见的手”——政府管理的职能,使市场经济在内在调节与外在控制的双重作用下,竞争显示出其真正的效应.

  • 标签: 寿险业 保险法规 寿险市场 保险市场 寿险公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保险公司必须接受监督。保险业的政府监管和公司内部监督都是保险公司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保险公司更加自主地实现其经营目标,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促进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 标签: 政府监管 内部监督 监事会 独立董事
  • 简介:面对人口老龄化目益严重的挑战,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实现“老有所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参加三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征与过去一年住院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从住院行为、住院支出以及住院自付费用比例三个方面进行医疗保险的绩效评价。其中对住院行为和支出分别建立两部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群的住院率和住院支出,并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对于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而言,提高的比例更大。对自付比例建立OLS进行实证,基本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但降低的程度根据医疗保险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标签: 医疗保险 老年人 住院 两部模型 样本选择模型
  • 简介:今年五月十三日,犍为城区遭受特大暴风雨冰雹袭击,在二十分钟内降雨量达17.6这毫米。造成城区停电、停水、工厂停产、商业停业、学校停课,

  • 标签: 县人民政府 犍为 赔款 财产 保险 暴风雨
  • 简介:由于保险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保险消费者专业知识缺乏,保险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保险消费者教育机制不足等原因,保险消费者在保险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保险消费者提供保护,但由于信息不完全,保险消费者诚信问题,委托人一代理人等问题,制约了保险消费者的集体维权行为,使市场失灵,无法自动给保险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政府要不断提高对保险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并防范保险消费者保护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 标签: 保险消费者 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 简介:信用是贷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和支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行的特殊形式,信用是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衡量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信用规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运行准则。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催助器,相反,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则会阻碍和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状态况不佳,部分地区,企业逃废债行为相当泛滥,已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扭曲了正常的银企关系。混乱的社会信用秩序已成为当前危及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天敌,也是目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症与毒瘤,为此,这些年银信部门使出浑身解,要取了许多措施打击和防范逃废债行为,力求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但由于受各种利益的驱动,效果并不明显。

  • 标签: 社会信用 信用秩序 政府行为
  • 简介:保险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的交易及规模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通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及政府的行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民的期望财富量,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刺激农业保险需求和激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为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供求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农业保险 行为主体 期望财富量 政府作用
  • 简介: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种手段。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救济费用增加既有可能引起农民增加投保(汲水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农民减少投保(挤出效应)。基于2001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政府救济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各省的上年受灾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人均农村自然灾害救济费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汲水效应。进一步引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的救灾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实证结论。该研究对我国健全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标签: 政府救济 农业保险 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保险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