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艺术观念阐释入手,依托伦理美学,认为节目主持艺术应该追求人以载道的审美内涵。节目主持艺术既存于具体的传播关系之内,也活跃在传播关系之外的社会空间。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反映了当代社会公共交往的图景和质量。对于节目主持艺术审美特质的再认识以及由此发展出批评理论有利于实践者重新认识专业评价的杠杆,有利于理论和实践展开对话。

  • 标签: 主持人 节目主持艺术 传媒艺术 审美 伦理美学
  • 简介:本文梳理分析了西方健康组织传播研究的学科路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和现实意义,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健康组织传播研究内涵丰富、学科来源多样,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分支。该领域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提升健康组织整体医疗水平和提升病人福利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研究和社会现实,文章提出国内健康组织传播研究的路径和内容。

  • 标签: 健康传播 健康组织 研究路径 研究内涵
  • 简介: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活跃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播到英、法、日等国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传入我国,对促进我国新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西方 深度报道 新闻写作 客观报道 调查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
  • 简介:政治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对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有重要意义。自西方近代政治科学产生以来,政治修辞作为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一直深受关注,其内涵和外延在历史演进中不断扩展。本文以影像修辞为核心,对政治修辞的历史演变及其核心特征进行了概括梳理,提出政治的影像修辞从逻辑性到直观性进而到多元性的发展路径,并且深入诠释了现代修辞情境论的内涵变化,由此导引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即:现代修辞已经从文本言说扩展为人的活动,活动成为修辞。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 标签: 政治活动 影像修辞 政治修辞 修辞情境
  • 简介:1988年4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通讯员钟勤华、李伟力合写的一篇社会新闻。标题是:历史系学生投身经济志在雄才大展(肩)敢为天下先苏州大学突破现行制度大学生郑飞鸿保留学籍创办企业(主)这篇社会新闻,说的是23岁的苏州大学历史系学生郑飞鸿,近日被学校特批保留学籍一年,回苏北阜宁县创办企业。目前,郑飞鸿已是拥有11万元资金、400平方米厂房、20多名工人和3000只种禽的私营企业——阜宁县三灶家禽示范养殖场的场长。就这篇新闻的标题来说,不仅新颖而鲜明,还具有信息含量大的特点,对读者颇有吸引力。

  • 标签: 社会新闻 中国青年报 历史系 合写 阜宁 信息含量
  • 简介:习近平的"党性人民性统一论",阐明人民性是党性的内涵和基础,强调坚持党管媒体和实行政治家办媒体,提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阐述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和统一的,传承党的新闻工作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南。

  • 标签: 党性 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 新闻观 新闻工作
  • 简介:中国现今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很难用"85美术运动"中时常提及的"启蒙"和"批判"这两个词来诠释作品了。正如这两个词汇所直观传递的内涵一样,"85美术运动"即是中国20世纪最为重要的一场艺术思潮运动,又是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碰撞。然而近四十年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却逐渐使当代艺术作品变得晦涩难懂,似乎我们的当代艺术走入了一个渐渐封闭的怪圈。本文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为线索,运用书籍、网站、期刊等手段,从观者与作者两个方面去剖析原因,解释当代艺术变得晦涩难懂的六个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争夺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的必要性结论。

  • 标签: 当代艺术 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身份
  • 简介:本研究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西方报业深度危机为背景,探析专业新闻记者运用新兴媒体技术进行高质量新闻发布的实践活动特征,梳理目前欧洲“网生新闻网站”的相关研究及成果,解析其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盈利模式,从而界定其学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寻究数字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最新博弈及其规律。

  • 标签: 网生新闻网站 辫子式新闻 报道理念 另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