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中坚力量。从组织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参与式观察、主题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组织参与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表现出职能+区域+虚拟的多重组织架构特征,催生了多元的组织参与形式及轻松的组织参与氛围。基于职能任务的线上参与小组是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主要组织参与形式,技术性决策和利益性决策是主要的决策类型。个人层面上,习得性组织参与技巧是最直接的积极结果;组织层面上,组织参与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效果。此外,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社交媒体使用频率极高,消解了组织参与的正式性,重构了话语权体系,但也带来了矛盾。因此,建议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厘清复杂的组织架构,完善组织参与的相关利益保障,开展组织参与技巧培训活动。

  • 标签: 组织参与 组织传播 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 社交媒体使用
  • 简介:互联网技术引发新一轮媒介形态的嬗变,引发了学界、业界对媒介形态研究的关注。本研究以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近30年间(1988-2018)CNKI数据库中关于媒介形态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共现分析和历时分析发现,我国媒介形态研究正在实现由“媒介形态理论”到“媒介融合”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共词分析看,“媒介融合”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议题;从历时分析看,早期的研究范式以“媒介形态理论”为主,受到技术和政策双重因素影响后,出现了以“媒介融合”为主的研究范式,呈现出“范式转换”的趋势。

  • 标签: 媒介形态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媒介融合 范式转换
  • 简介:媒介健康传播议题呈现的框架结构及其信息组织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个体健康观念及行为。宫颈癌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其预防手段和筛查方法却被多数公众长期忽视。以宫颈癌健康传播为例,基于劝服效果理论,通过线上随机实验的方法,重点探究媒介信息的威胁强度以及数据型、叙述型两种信息证据类型对女性受众的恐惧效力感知和积极预防意愿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威胁程度低的信息,高威胁强度信息对于提高受众的疾病恐惧效力感知具有显著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提高信息威胁强度能够换来公众更积极的预防意愿。相反,低威胁的数据型信息甚至比具有较高恐惧效力的高威胁叙述型信息更能提升个体的预防意愿。实验指出,受众个体的疾病恐惧效力感知和预防意愿并非受某个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威胁强度、证据类型等信息组织方式的交互影响。

  • 标签: 健康传播 宫颈癌预防 劝服效果 恐惧诉求 证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