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意义]以评估定级为契机,提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的策略,以促进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法/过程]从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三个方面对第五次、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指标体系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出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特点,在分析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转型升级策略建议.[结果/结论]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有四个特点更加注重地域差异;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方法和过程更加先进、科学;评估标准要求更高.西部图书馆面临基础薄弱、数字资源建设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应从空间、资源、服务和管理四个方面着力实现转型升级:想方设法拓展服务空间;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不断丰富数字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推进智能化管理水平,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 标签: 评估定级 公共图书馆 西部地区 转型升级
  • 简介:[目的/意义]对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期相关的创新服务工作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8~2017年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结果/结论]得出近十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研究热点为:以基层图书馆为重点;“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面向大众的延伸服务;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针对创新服务研究及实践层面中的不足,提出创意文化共享、拓宽合作渠道、用户监督和反馈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和用户信息告知的策略。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创新服务 热点分析
  • 简介:[目的/意义]通过对跨市域公共图书馆同城化建设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正起步发展的公共图书馆同城化建设事业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过程]在简要梳理我国跨市域公共图书馆同城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深莞惠三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案例分析,从服务效能、业务和资源建设、保障条件几方面对深莞惠三地现有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与广佛肇跨市域公共图书馆同城化建设进行对比,发现不足和问题。[结果/结论]针对跨市域公共图书馆同城化建设提出五点思考:选择文化同源、地域相近的城市;免押金借阅服务;以城市规划和产业合作为导向配置图书馆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构建讲座资源共享机制。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深圳 东莞 惠州 同城化 公共文化
  • 简介:介绍增强现实(AR)技术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总结该项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探索,分析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风险,指出图书馆要充分理解AR的特点,注意其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适用性,避免盲目采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 标签: 增强现实技术 AR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 简介:[目的/意义]提高公共图书馆对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的重视程度,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方法/过程]调研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实践现状,借鉴“评估维度-基本指标-指标要素”的逻辑框架,运用“3E”评估理论经行评估。[结果/结论]从政府、公共图书馆和用户3个评估维度出发,构建以保障条件、业务建设和服务效能为一级指标,囊括6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的,面向生理性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信息弱势群体 信息无障碍服务 服务标准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既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自身职责所在,同时也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方法/过程]介绍和分析金陵图书馆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案例,包括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办专题讲座,开设主题展览,举办演出,开设培训班,将非遗作品纳入文创经营范围,组织读者深入非遗创作第一线七个方面.[结果/结论]基于对这一案例的分析,针对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提出思考利用好网络直播平台,扩大非遗受众面;利用好名人效应,提高非遗关注度;利用好AR/VR技术,提高非遗吸引力.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传保护 金陵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