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古今中外吃过“急躁”之亏的人很多,所以留下的与此相关的成语、俗语、警句很多。比如,有人考证出孔子是胃病患者,所以,他留给我们的警句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病原生物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连接纽带,是学好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了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作者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和尝试,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馈。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 病原生物学 教学探讨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职医护生的必修学科,该学科病原生物相关知识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相关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非常普遍,因此该学科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为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必须提高中职医护生“病原生物”知识模块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中职医护生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该学科课程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分析。

  • 标签: 中职医护生 病原生物教学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体(mycoplasma)是目前在生物界中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活细胞。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首先证明它的存在。胸膜肺炎的病原(或称拟胸膜肺炎类简称PPLO)是最早发现的枝原体。1931年科学家用更精确的方法证实枝原体能复制自已,过独立生活。

  • 标签: 枝原体 活细胞 世界 胸膜肺炎 生物界 病原体
  • 简介:幼儿需要通过体验生活、获得经验并得到快乐才能健康地成长,所以,快乐应当从幼儿时期开始而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幼儿的积极的“原体验”,是在幼儿所处的当下环境和状态中表现出的主动的、积极的情绪投入和感情支撑,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快乐原动力和各项能力逐步增强的快乐体验。积极的原体验,将为培育幼儿一生的幸福能力奠定基础。

  • 标签: 幼儿原体验 快乐感 健康成长
  • 简介:为弄清引起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常春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单胞分离法对引起3省炭疽病的常春藤病原进行了分离。通过显微形态特征和ITS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常春藤炭疽病病原为常春藤炭疽菌(Colletotrichumtrichellum(Fr.)Duke)。

  • 标签: 常春藤 炭疽病 常春藤炭疽菌 分子系统学
  • 简介:目的调查并分析2013~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针对首都医科大学见习生的教学效果。方法以问卷形式对2013~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见习生进行调查,收集《皮肤科见习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使用SSPS19.0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卷包含15个问题,其中'治疗原则的掌握'和'见习感受'2个问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皮肤科见习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境,重点知识的讲授等方面做得很好;而对实验室检查及技能操作的教学尚需改进。

  • 标签: 皮肤病与性病学 见习 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通过对砂仁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glycinesThum.)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病菌菌丝在含淀粉和硝酸钙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佳碳源是乳糖;菌丝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但紫外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形成;无碳、氮源时,菌丝生长不良,长势差;RH95%以下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分别为55℃和60℃。

  • 标签: 砂仁 叶斑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联系相当紧密。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学好病原生物学与基层工作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更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

  • 标签: 农村医学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本文以《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细菌总论”为例,讲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无菌意识培养。即观察检查细菌,通过细菌的分布培养无菌意识;培养细菌,通过细菌的生长现象体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走进灭菌,通过物理化学灭菌的原理学会选择消毒杀菌的方法;感悟启智,通过榜样的力量达到无菌操作意识的升华。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其与临床各专业学科联系紧密,根据当前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进行了与工作岗位有效衔接的课程改革尝试,取得一定成效。

  • 标签: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牛消化系统疾病对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饲料管理和营养不平衡、感染性因素以及饲养环境和管理条件等。治疗方法方面,针对感染性疾病常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同时进行支持性治疗;而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着重改善饲料配方和营养补充。此外,饲养管理和环境调控也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兽医的指导和监测对于治疗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牛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 治疗方法 饲料管理 营养不平衡 感染性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致力于了解大学生群体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达到在年轻群体宣传慢性病预防及治疗的效果。调研过程中使用分层抽样法研究团队2022年11-12月在大连市6所高校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了解的慢性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54%)、医务人员(53%)、家人朋友(52%)。大部分调查者曾经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专业、年级、家庭出身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群体获取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行为。大学生群体对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且大部分来源于其自身的社会生活,高校应加强对慢性病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知识教育,预防患病群体年轻化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行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加常规检查,对比两组临床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对照组确诊率(80.00%)与观察组(97.50)相比明显更高。观察组治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 感染 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真诚、合作等原则。这样的教育形式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内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技能,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 标签: 对话式教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中职护理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应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等方面努力。

  • 标签: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