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父母陪伴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及此关系是否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间存在差异,对北京市436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母亲陪伴水平显著高于父亲;(2)城市儿童的父母陪伴水平与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3)父母陪伴各维度均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养育陪伴和学习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父亲;(4)无论是城市还是流动儿童,父亲、母亲陪伴均可显著预测儿童自我价值感,两组儿童的父母陪伴对自我价值感的总体作用无差异,只是城市儿童的母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父亲,而流动儿童的父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高于城市儿童较多。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发展密切相关,母亲陪伴的作用总体高于父亲,且这种作用在城市儿童身上更加突出,父亲陪伴对于流动儿童可能比城市儿童更有意义。

  • 标签: 父母陪伴 自我价值感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
  • 简介: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教师罢课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生活压力,教师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工资待遇能够提高。针对这样的背景和实际,想要切实了解到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研究者进入杭州市某一公办小学进行实践调研。调研真实了解到了该校教师实际工作情况、工资和福利待遇情况。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适当提高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使得教师更加努力工作,作为国家发展根本的教育也会更加发展。

  • 标签: 小学教师 工资 福利待遇 教育
  • 简介: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偏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欠缺,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有关。大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普遍的隔代抚养,使他们难以获得一种相对开放的、融洽的交流环境。交流交际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信心和自我表现欲望的缺失,造成他们内向的性格。因此,目前亟须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促进开放性格的形成。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人际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家庭 干部轮换 交际能力培养 表现自我
  • 简介: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推动力。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对少年儿童进行信仰启蒙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在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开展优质的少先队活动和家校信仰观念互动等途径来对少年儿童进行信仰启蒙教育。

  • 标签: 少年儿童 信仰启蒙 教育策略
  • 简介:儿童观的话题历久弥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都有独到见解的儿童教育观,但两者观点是共性之中又包含个性。福禄贝尔揭示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比较,从中把握天性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期为儿童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

  • 标签: 福禄贝尔 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