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与其他新生项目的推行过程一样,开始是少数学者呼吁,继而少数学校开展实验,之后通过不断的研讨、论证、推广,一个有益的教育项目逐渐普及。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无论从理论认识,还是从学校实践来看,虽有不少学校进行实验,但尚未获得普及。

  • 标签: 国际理解教育 能力 教育项目 学校 实验 新生
  • 简介:“组党结社”不仅是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传统,也是影响美国教育变迁的重要力量。由于地方分权、主权在州的教育管理体制,在联邦层面不存在协调和组织解决全国性教育问题的政府机构,这便为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教育社团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而各种社团也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有效地发挥了各自的影响力。

  • 标签: 教育管理体制 美国 早期 协会 专题 社会生活
  • 简介:各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团体会员,“十一五”课题组各有关电教馆、学校:我会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已开始结题。我会将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围绕着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日常教学的理论、方法、策略、实践和应用开展征文交流和研讨。

  • 标签: 2010年 技术协会 中国教育 征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一五”规划
  • 简介:美国、日本和经济合作开发组织等均设计了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指标。我国应在适合自己本国和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与借鉴他国经验,设计能发挥规范与引领作用的全国性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指标。结合院校类型等差异,设计各专门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国际化评估指标,使之发挥改善与促进之功效。国际化评估指标的设计主体尽量多元,高等院校参与评估的方式应当多样。

  • 标签: 高等教育国际化 评估指标
  • 简介: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是美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全国性教育组织。与目前全国教育协会施行的“会员代表大会制”不同,20世纪20年代以前,全国教育协会按照以理事会为核心的“会员大会—理事会—部门”三层组织管理结构运行。通过分析全国教育协会章程及会议记录,发现这一组织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857年成立至1886年获得哥伦比亚特区法人地位,为维持稳定,全国教育协会齐力推动建立制度化组织结构的时期;1907年获得国会特许状,全国教育协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组织,以教育行政管理者为代表的教育管理者们拓展理事会职权,并最终成为协会组织管理结构核心理事会集权时期;1907年至1920年全国教育协会改行代表大会制度,伴随协会内部矛盾冲突加剧,协会组织结构经历了民主化改革的预备时期。在全国教育协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争斗及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推动下,协会为求自身生存与发展激发出生命力——对协会组织结构的自觉调整。

  • 标签: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制度化组织结构 科层化组织结构 民主化变革
  • 简介: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作为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教师组织,自1857年诞生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非官方的教育组织,其为美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关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已有的少量研究或以百年叙事的形式进行线性研究、或以该协会的组织性质进行宏观的对比和案例研究,而真正从组织发展角度来剖析协会诞生的历史原因、合并更名的社会动因、以及通过下属分部做出了哪些教育努力的研究较少。在对全国教育协会的会议论文集、发布的报告以及相关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对协会诞生的历史原因、合并更名的社会动因、以及下属分部变化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协会在早期通过成立各种专门委员会对美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师范教育和印第安人教育作出的教育努力与贡献。

  • 标签: 美国教师组织 全国教育协会 教育努力
  • 简介:林庚先生在《天问论笺》一书中两次强调"《天问》中‘帝’字均指天帝",此语恐与《天问》内容不太吻合。先秦古人心目中之"帝"字,一为历史概念,二为神话概念,就是没有后来西方那种的宗教概念。李陈玉似乎对天主教有所了解,并试图用天主教的某些教义来诠释《天问》一诗。这种解读楚辞的方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与屈原以及其他先秦古人的思维并不吻合;但将屈原作品与西洋文化相联系、作比较,明末李陈玉大概是中国第一人。李陈玉的这点功绩应予肯定。

  • 标签: 楚辞 《天问》 李陈玉 笺注 西化 林庚
  • 简介:本文就国际学者对于“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概念和实施有效性的争议进行了评析。认为将还款额与收入相联系是发达国家学生贷款政策实现公平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可资借鉴的方案。但是,还款方式本身的设计及相关的文化、制度建设是确保“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目标实现的关键。

  • 标签: 按收入比例还款 争议 概念 国际 有效性 教育经济学
  • 简介:抓好“辍”巩固“普九”□张振忠(沈阳市教育督学室)巩固、完善、发展、提高,是“普九”达标后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就巩固“普九”成果而言,“辍”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辍工作必须实事求是,抓紧抓实,注重实效。“辍”作为巩固“普九”成果的...

  • 标签: “控辍” 巩固“普九”成果 政府行为 九年义务教育 过程管理 应试教育
  • 简介:全美幼教协会(NAEYC)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民间幼儿教育组织,其在制定幼儿教育从业者专业标准、保证美国幼儿师资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NAEYC发起的"幼儿教育从业者系统行动计划"(ECWSI)明确提出了美国幼儿教育从业者专业发展系统的政策领域、基本原则及一系列支撑措施,为帮助各州建立专业、稳定、高效的幼儿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幼儿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我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 标签: 全美幼教协会 幼教从业者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民间幼儿教育组织
  • 简介:2008年5月15日,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国顺路校区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人大教科卫主任瞿钧,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珠珠,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民,上海市社团管理处处长宋小凤,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和理事,以及来自本市高校,普教系统的会员代表200余人。

  • 标签: 第三届代表大会 教育集团 技术协会 上海市 中央电化教育馆 常务理事
  • 简介:农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上摸索出了特有的经验。在社会保障方面,不仅有教师社会地位的保障,也有经济待遇保障和专业奖励性保障,其中经济待遇保障包括农村任教津贴、农村任教奖励津贴。在农村教师发展专项计划方面,不仅有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新任教师支持计划,也有优秀教师任教农村计划。此外,高校与中小学专业合作模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模式、农村教师“自我成长”策略及农村教师交流机制等相关经验,对当今我国保障农村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 国际经验
  • 简介:芬兰“CIMO国际培训生计划”是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和对接“欧洲2020战略”的途径之一。该计划主要通过国际合作的培训项目的实施,促进学员职业生涯发展、助力高等院校发展和为用人单位带来附加值:该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创建教育品牌和塑造国家形象。

  • 标签: 芬兰 CIMO国际培训生计划 实施 成效